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26篇
  20篇
综合类   20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61.
利用受环境因子胁迫不利于生产粮食的农田种植能源作物,不仅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为生产生物质能源提供原料,缓解能源危机。由于能源作物中的糖分是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基础,所以本文综述了水分、盐碱、温度、NPK(氮、磷、钾)养分、种植密度、植物激素和重金属等因子对能源作物糖分积累的影响,发现干旱、盐碱、适宜低温等非生物胁迫及适量的施用NPK肥、稀土元素或ABA(脱落酸)有利于促进作物糖分的积累,表明合适的非生物胁迫及适量的补施肥料或叶面微肥可极大促进乙醇产量,这将为更好地利用受环境胁迫不适宜生产粮食的农田种植能源作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62.
463.
为评估布鲁氏菌病净化场省内引进成年羊传入布鲁氏菌病的概率,绘制路径“情景树”,建立了引进动物无实验室检测(无检测)以及进行1次或2次实验室检测(单检测或双检测)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Risk软件进行模拟运算,获得模型的相关参数分布取值。研究发现,经过“双检测”“单检测”“无检测”3种情景模型引进方式,引进1只成年羊传入布鲁氏菌病的可能性分别为0.048%(95%Cl:0.024%~0.083%)、0.306%(95%Cl:0.196%~0.447%)、1.975%(95%Cl:1.454%~2.587%)。对比发现,“无检测”引进成年羊的平均风险是“单检测”的6.5倍,是“双检测”的41.1倍。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诊断试验敏感性是主要的保护性因素,其相关系数为-0.89;群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是主要风险因素,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17。研究表明,降低群流行率、个体流行率,倡导开展混群前检测,能够有效降低布鲁氏菌病的传入风险。  相似文献   
46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浓度二甲酸钾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指数及血清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为(8.16±0.40)kg的杜长大三元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0.4%二甲酸钾组、0.8%二甲酸钾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0.4%二甲酸钾组、0.8%二甲酸钾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0.4%、0.8%的二甲酸钾。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4%二甲酸钾组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0.8%二甲酸钾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是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0.4%二甲酸钾组与0.8%二甲酸钾组均可以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的腹泻指数(P<0.05),且0.8%二甲酸钾组效果更好。0.8%二甲酸钾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0.4%二甲酸钾组无显著差异(P>0.05);0.4%二甲酸钾组与0.8%二甲酸钾组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8%二...  相似文献   
465.
为明确脱贫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思路,本研究通过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政策演变的梳理和典型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的问卷调研,探讨脱贫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框架。结果表明,2004年以来,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分阶段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查县农业废弃物中农膜和棚膜未回收的村庄占比为29.33%和22.51%,但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程度较高;公共厕所、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村庄普及率相对较低,农户院落闲置率和倒塌率分别为21.93%和13.28%,倒闭的种养企业厂房废弃率较高,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57.44%。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应着力促进政府“自上而下”决策和社会组织及农户“自下而上”参与的有机结合,加强农户层面的卫生设施配套、移风易俗推进和环保意识提升等。  相似文献   
466.
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思想为依据,通过充分调研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5方面主要问题:科研投入不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产品销售竞争压力大、劳动力成本增加、菌种质量和产品安全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利用SWOT分析法对吉林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加大野生菌资源保护力度,加快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推动产业发展集约化,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加大科研投入,培养高质量人才;建立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保障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67.
朱琳 《新农业》2023,(11):59-60
本文基于2000~2019年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数据资料,首先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该地区近20年来农村雷电灾害的雷击部位及伤亡情况,然后概述了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防雷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尽可能减少雷电对农村地区造成的影响及危害,保障农村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68.
农业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多面性的功能。文中对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做法、科技创新支撑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科技创新驱动辽宁乡村振兴发展措施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辽宁乡村振兴、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9.
本研究旨在探究0~28日龄塔里木鸽生长发育特征并选择适宜的生长曲线模型,以揭示塔里木鸽生长发育规律。选取0日龄塔里木鸽雏鸽80只,记录0~28日龄雏鸽的体重,并利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同时测定14、21、28日龄雏鸽的羽毛发育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25日龄时,塔里木鸽体重达到最大,为317.01 g;0~9日龄的绝对生长量逐渐上升,而9~28日龄的绝对生长量逐渐下降;3种模型中Logistic模型拟合度(R2=0.929)最大,拐点体重为159.85 g,拐点日龄为8.996 d,更接近实测值,因此Logistic模型对塔里木鸽的生长发育规律拟合效果最佳。塔里木鸽羽毛的主翼和覆主翼的长和宽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主翼羽毛与覆主翼的差值随日龄增大。由此可见,塔里木鸽早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Logistic模型对塔里木鸽生长发育曲线拟合程度最佳,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依据最佳的生长模型指导塔里木鸽雏鸽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