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马腺疫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计有外科疗法、青霉素疗法、磺胺疗法、鲁戈氏液,以及抗腺疫血清等,或以数种疗法共用,都可收到较好的疗效。但这些治疗方法的最大缺点,是疗效缓慢。苏联学者沙道夫斯基和茨维特科夫等,制造出了腺疫反病毒,收到了良好的疗效。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22.
以新城疫(ND)Ⅰ系苗对非典型ND污染场的产蛋鸡及一月雏鸡进行紧急预防接种,不仅安全可靠,产蛋鸡群的HI抗体水平很快由50%的鸡呈高滴度(1:1024)转变为60%的鸡呈正常免疫水平(1:64),且可保持100天以上,产卵率明显上升,死亡数显著减少。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科学的免疫程序,经一年的观察,再无ND发生。  相似文献   
23.
应用薄膜分散法(TFDM)和反相蒸发法(REM)制备了两种脂质体一新城疫(L-ND)疫苗.由REM制备的L-ND疫苗,无论应用于高母源抗体鸡,还是低母源抗体鸡,L-ND疫苗组的HI抗体效价均明显高于单纯疫苗组(P<0.05);在免疫后2~3周内,其ANAE~+淋巴细胞百分数也均高于单纯疫苗组(P<0.05);对高母源抗体鸡的有效免疫期比单纯ND疫苗延长1周,对低母源抗体鸡的有效免疫期延长3周.  相似文献   
24.
以细胞培养的猪流行性腹泻(PED)病毒致敏醛化鞣酸化红细胞,对46份健康猪血清作间接血凝(IHA)试验,当血清1∶4稀释时,无一阳性反应.而对不同地区病愈后不同日期采取的144份血清所作的IHA,其阳性率为45.83%。病愈后20~45天的血清检出率可达54~100%。用间接荧光抗体(IFA)染色法检查病愈后不同日期采取的93份血清,其阳性率高达89.25%。IFA明显高于IHA。用IFA对经口实验感染PED病毒(PEDV)的仔猪进行定期抗体检测,第一周内即可测到低滴度抗体,第二周可达1∶8,第三周时达1∶8~1∶16。  相似文献   
25.
应用BVD-双抗体夹心ELISA对内蒙某地区5个农场的1341头奶牛和157头绵羊的粪便进行了检测.结果,牛BVDV阳性率为47.8%(641/1341),羊为14.6%(23/157)。将12份ELISA阳陛和10份ELISA阴性粪样作电镜检查,结果两者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为该地区BVD/MD的防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鸡链球菌病主要是由兽疫链球菌和粪链球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86年4月,长春市某种鸡场饲养的成年种鸡中发生了一种以急性败血症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及细菌学检查,确诊为由粪链球菌引起的鸡链球菌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发病情况:该场的一栋鸡舍共养鸡7227只,包括510(2806只)、312(3904只)及罗斯(517只)三个品种,均为8个月  相似文献   
27.
应用微量中和试验(MT)、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对三种不同途径即滴鼻、口服和肌肉注射人工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12头仔猪的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感染猪在第1~2周时即可测出抗体,3~5周后抗体滴度达高峰,抗体持续时间最短为18周,最长可达22周以上。其中以肌注和滴鼻组抗体产生较早,而口服组稍晚。肌注组抗体上升较快,抗体持续时间较短,而滴鼻和口服组抗体上升稍慢,抗体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28.
国内自1973年开始,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离培养、荧光抗体诊断、中和试验和人工感染猪肠管标本的电镜观察等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初步认为是冠状病毒(Coronavirus)(3)(5)(6)。但有些单位根据血清学试验的结果认为国内毒株与美国  相似文献   
29.
从长春、天津、大连地区分离到10株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经电镜观察、琼脂扩散试验、痘斑及蚀斑形成试验,均符合MDV的特点.通过MDV单克隆抗体、鸡胚细胞培养及致病性试验等鉴定,10株病毒均为血清I群MDV.火鸡疱疹病毒疫苗对其中的C-4株的保护率低于京-1株(P<0.01),而对其它株的保护率与京-1株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0.
将健康猪1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分别以肌肉接种、口服和滴鼻三种不同途径感染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用ELISA、电子显微镜技术对PEDV实验感染猪的排毒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PEDV感染猪除了可经粪便排毒外,还可经呼吸道分泌物向外排毒,即PEDV除了可在肠上皮细胞增殖外,还可在呼吸道内复制。实验感染猪一般于接种后2.5~5.2d尚未出现临床症状时开始排毒,持续排毒时间长达54~74 d。因此认为,不仅处于潜伏期的猪可以排毒,而且病愈后的猪也可以长期排毒,是潜在的危险传染源,在防疫上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另外,也证明PEDV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肌肉接种途径感染猪体。而此三种途径感染的猪,其临床表现存在着明显差异,即肌肉接种猪易感,日服猪次之,滴鼻猪不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