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为了对番鸭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方法,对疑似番鸭巴氏杆菌病例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从病变部位划线接种血平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用微量生化法结合分子生物法对分离菌进行种属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和牛津杯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抑菌活性;用腹腔注射分离菌来复制病例。结果:获得菌株Y-X-1、Y-X-2、Y-G-1、Y-G-2,在血平板上半透明、不溶血;对蔗糖产酸不产气,对乳糖不产酸也不产气;于1800bp处出现分离菌PCR电泳条带,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高度吻合,Y-G-1与MG597107.1菌株,Y-X-1与KX579748.1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进化树上处于同一分支;头孢曲松高度抑制分离菌生长,青霉素不影响分离菌生长;鸡唾液乳酸杆菌、猪小肠乳酸杆菌对分离菌均表现较强的抑菌性能;复制病例的试验动物,均死于攻菌后的12h之内,死亡动物呈现典型症状。结论:Y-X-1、Y-X-2、YG-1、Y-G-2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例确诊为番鸭巴氏杆菌病。该病防治首选抗生素为头孢曲松,头孢曲松结合乳酸杆菌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2.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Eimeria)的球虫寄生于鸡的肠道引起的原虫病,以0.5~2月龄内的小鸡最易感染,而且患病严重,死亡率很高。患鸡临床症状以消瘦、贫血和血痢为特征;病变主要发生在肠道。我国以往多使用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治疗鸡球虫病,近几年来则使用增效磺胺、氯苯胍和氨丙啉等药物。长期使用其一种药物,常导致产生抗药虫株,所以在生产上多采用定期更换药物品种、多种药物交替使用或不同药物联合使用等方法,以防止抗药虫株的产生,提高药物的疗效。同时还必须不断地生产和引进新药,供养鸡业发展的需要。南昌霉素A是江西农业大学微生物教研室研制的一种酸性脂溶性聚醚类抗生素。上海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通过人工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发病鸡的笼养试验和舍饲试验证明,南昌霉素A以20ppm剂量拌入干粉混合料中喂鸡,可以有效地防治自然感染混合型鸡球虫病,并优于复方氨丙啉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在江西省成新农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田间试验,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雏鸭肝炎病毒江西株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病毒肝炎 (DVH)在世界主要养鸭地区均有爆发 ,我国包括江西省在内的很多省份也时有发生。为了调查研究江西地区雏鸭病毒肝炎发生情况和病原血清型 ,作者将江西农业大学实验室收集的我省部分地区鸭肝炎病料制备生理盐水悬液 ,通过鸡胚接种分离到三株 (FCD、QYPD、ZSD)病毒。经动物试验显示 ,3个病毒分离株的致死率分别达到 :6 9.2 % ,80 .0 % ,73.3%。经过观察临床表现、剖检变化、血清被动保护试验 ,初步确诊所采集的病料均为鸭肝炎病毒。经和鸭胚中和试验证明 ,该病毒的血清型为I型  相似文献   
24.
随机选择南昌某兔场养殖的的獭兔,从十二指肠中分离出多株乳酸菌,对其中7株优势菌用常规生化法结合分子鉴定法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7株优势菌均为G+杆菌,生化特性与乳杆菌相符,分子特性与唾液乳杆菌相符.结论:7株优势菌均为唾液乳杆菌,唾液乳杆菌为獭兔肠道的优势常在菌.本试验可为开发獭兔源益生菌制剂提供优质的后备菌株分离方...  相似文献   
25.
为研制三肽囊素(Bursin,KHG-NH2,BS)抗体,采用EDC法将三肽囊素分子赖氨酰(K)上的氨基与载体蛋白(BSA、OVA)定向偶联,分别制备免疫抗原(BSA-KHG-NH2)和检测抗原(OVA-KHG-NH2)。以BSA-KHG-NH2免疫5只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均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其中5号小鼠血清抗体效价达1∶125 000。免疫小鼠血清多克隆抗体与检测抗原的结合不仅能被三肽囊素阻断,而且能被GKHG-NH2四肽特异性阻断,但不能被KHGK四肽阻断,表明本试验制备的三肽囊素人工抗原是由载体蛋白的羧基与三肽囊素分子赖氨酰(K)上的氨基定向偶联而成。利用小鼠多克隆抗体建立了三肽囊素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15~1 000 ng/mL,IC50为160 ng/mL。  相似文献   
26.
为研制抗三肽囊素(bursin,KHG-NH2)的单克隆抗体,本试验采用EDC法将三肽囊素分子赖氨酰(K)上的氨基与载体蛋白(BSA或OVA)定向偶联,分别制备三肽囊素免疫抗原(BSA-KHG-NH2)和检测抗原(OVA-KHG-NH2)。以BSA-KHG-NH2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到18株能稳定分泌抗三肽囊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这18株单克隆抗体与三肽囊素人工抗原的结合均能被三肽囊素、GKHG-NH2四肽阻断,但不能被KHGK四肽阻断,表明18株单抗与三肽囊素分子的结合具有高度特异性。以本研究制备的单抗2D2建立间接竞争ELISA方法,检测三肽囊素含量,检测下限为4 ng/mL,线性范围为4~500 ng/mL,加标检测回收率为85.0%~92.4%。  相似文献   
27.
对江西省某养鸭场送检的病死鸭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经生化鉴定确定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分离菌株对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头孢唑啉、甲氧嘧啶、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高度敏感;对大观霉素、卡那霉素等中度敏感;对头孢噻肟、四环素、林可霉素和诺氟沙星低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吡肟不敏感。将分离菌株人工感染鸡、鸭、兔和小白鼠,感染后24 h内死亡率为100%,死亡动物均分离到与原分离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一致的细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  相似文献   
28.
江西某猪场的后备母猪发生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剖检病死猪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肺水肿,肺脏、肝脏和脾脏肿大并有少量灰白色坏死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和出血。肺门淋巴结触片,经瑞氏染色镜检可见镰刀形或半月形的弓形虫滋养体;无菌取肺门淋巴结腹腔接种BALB/c鼠,分离得一株弓形虫,该弓形虫分离株对小鼠具有稳定的致病力,小鼠接种弓形虫腹水(0.05~0.1 mL/只)后4~5 d死亡,腹水中有大量成丛、双在或分散的弓形虫滋养体。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后备母猪场的疫病为猪弓形虫病。  相似文献   
29.
为了诊断一起南昌白猪腹泻死亡病例,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试验。从死亡猪病变部位分离出D2、D3、D4;在5%兔血平板上,菌落中等大小不溶血,革兰氏染色镜检均为G-直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菌落闪发金属光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菌落呈红色;在三糖铁斜面培养基上,底部无黑色沉淀;分离菌发酵木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棉子糖和侧金盏花醇;对头孢曲松等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等完全耐药;兔肠道乳酸菌对其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鉴定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头孢曲松和乳酸菌配合使用可治疗该菌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30.
20 0 2年 5月上旬 ,江西奉新某养殖场的鱼大批暴亡 ,笔者通过对病死鱼剖检 ,细菌分离及细菌鉴定等工作 ,确认该病原菌为嗜水性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   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江西奉新一个体养殖场占地约 2 0亩 ,分为 4个鱼塘。其中一个鱼塘水质呈黄绿色 ,其内所有鱼类 ,包括鲫鱼、鲢鱼、草鱼、鲤鱼 ,甚至泥鳅都暴亡于水面上 ,死亡率为 1 0 0 % ,损失惨重。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死鱼全身出血 ,呈典型的败血症病变 ,有的角膜混浊 ,甚至失明。   2 .病理变化病死鱼剖检症状为 :肌肉出血 ,肝、脾、肾、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