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和《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精神 ,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群团的优势 ,调动广大科技人员为我省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的热情 ,省科协会同省农办联合举办“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学术研究”活动 ,作为这次大型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组织省科协所属农口等学会开展专题调研。本文是省茶叶学会同宁波、余姚有关单位提出本行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专题报告 ,为求提升我省现代化的理论层次、为政府部门进行决策 ,指导各地科学制定和实施《纲要》的规划和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33.
谈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体会朱跃进,张升强(浙江省义乌市农业局·义乌·322000)我市于1990年10月开始在杨梅岗农场建立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先后从8个县(市)引进了9个茶树良种,种植了良种母本园6公顷,通过几年的努力,良繁基地业已初步建成...  相似文献   
34.
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指导下,浙江省义乌市道人峰茶厂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开发有机茶。由于道人峰茶园早在1996年以来就未施过化肥、农药,因此,1998年9月道人峰茶园就获得有机茶的国内颁证,1999年6月又通过了国际认证,获得了由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颁发的国际有机食品证书,并于当年开始出口有机茶。到2000年止,已有经国际颁证的有机茶园92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累计出口有机茶105吨,创汇16.61万美元,解决了中低档茶的卖难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日  相似文献   
35.
茶叶生产历来被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茶叶教科书上,在茶叶报刊上所倡导的茶园栽培管理要求,把劳动力投入描绘成一幅“人海战术”的图画。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村劳力充裕而又廉价,对茶园管理实行“人海战术”也在情理之中。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劳力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力了,二三产业与农业的劳力之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茶叶产业,由于种种原因,在劳力竞争中已无优势可言。同时,劳动报酬、农资价格的上扬过快、过猛,也与茶价涨幅缓慢产  相似文献   
36.
将超绿活性茶粉(Ultra-green Active Tea Powder,UGA-TP)添加到低筋粉、中筋粉、高筋粉中,加水形成小麦粉面团,利用粉质仪、拉伸仪测定含超绿活性茶粉的不同筋度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超绿活性茶粉的添加可以提高小麦粉面团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含茶低筋粉和中筋粉面团与空白面团样品相比,在醒发时间45、90、135 min时,拉伸曲线面积、拉伸阻力、拉伸比例显著增加,延伸度显著下降;其中超绿活性茶粉对低筋粉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添加超绿活性茶粉后,低筋粉面团吸水率显著增大2.9%,面团形成时间显著增加8.7 min,面团稳定时间显著增加19.2 min;以醒发45 min为例,拉伸曲线面积从76 cm2显著增大到134 cm2,拉伸阻力从300 BU显著增大到645 BU,拉伸比例从2.1显著增大到4.9,延伸度从142显著下降到131。综合得出超绿活性茶粉的添加对不同筋度小麦粉的加工性能均有改善效果,其中对低筋小麦粉改善的效果最大。  相似文献   
37.
浙江引种沾化冬枣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沾化冬枣在我国南方栽培一直存在着果难、落果严重、收益较差等问题。本文总结了浙江义乌矮化密植设施栽培沾化冬枣技术。株行距1.5m×2.0m,树高2m左右,大棚单栋宽8m,肩高3.5m,棚顶高5m,于2月中旬扣棚。40%枣花盛开时环剥主枝,喷施0.01%赤霉素催花保果,并根据树势、着果能力和着果量疏果。施用商品有机肥(N+P_2O_5+K_2O≥5.0%,有机质≥45.0%)做基肥,"清明"后和6月底至7月初分别施一次大量元素水溶肥(14-6-40+TE高钾型)。"清明"节前后萌芽展叶前用石硫合剂清园,生长季综合防控病虫害。进行生草栽培。枣苗定植3年后每667m~2产量达1 600.8kg,比露天栽培增长42.86%,裂果率降低85.23个百分点,扣除成本,露天栽培每667m~2收益2 460.56元,大棚栽培每667m~2收益13 560.74元,增长4.51倍。  相似文献   
38.
在义乌地区采用密植矮化设施栽培技术进行引种沾化冬枣试验,应用大棚搭建、树体密植矮化、疏果保果及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大棚内枣果与露天栽培相比个头略大,单粒果重、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比露地分别高3.9%、7.6%、28.9%和0.5%。大棚枣苗定植3年后产量达到24 t·hm-2,产量比露地增加42.9%,裂果率降低27.7百分点,平均单价增加89.2%,收益增加4.51倍。  相似文献   
39.
采用田间试验和调查,对茶树体内硫的分布特征及施硫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树体内以吸收根和新梢等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硫含量较高,成熟叶片次之,主干和主根硫含量最低;施硫后茶树吸收根和新梢硫含量显著提高,而主根和主干变化不大。新梢一芽二叶硫含量(Y)与土壤有效硫含量(X)呈极显著正相关(Y=5.6043X+1903.6,P0.001)。幼龄茶树施硫后树高、树幅、主干直径、分枝数、百芽重等均有显著增加。成龄茶园施硫后增产幅度在-2.1%~25.0%之间,平均10.8%;茶叶品质成分氨基酸、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氨基酸提高明显,酚氨比降低。从施硫增产幅度与施硫前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函数关系式得出茶园土壤缺硫临界值为27.4 mg·kg~(-1)。使用硫磺粉能明显提高表层土壤有效硫含量,但土壤pH降低,且随施硫量的增加,pH降幅增大。因此,科学合理施硫对于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0.
扁茶手机合制工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