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41.
为了筛选出黑龙港地区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适宜的施氮方式,以该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的3个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邯6172(粒重侧重型)、河农6049(粒数侧重型)和衡4399(穗数侧重型)为试材,在氮肥施用量均为270 kg/hm~2条件下,试验设氮肥底施与追施比例(底追比)3∶7、5∶5和7∶3计3个水平,研究了3种施氮方式对不同类型冬小麦的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使用比例以及品种类型均与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高度相关,穗数侧重型品种衡4399宜采用底追比3∶7的施氮方式,平均产量为7 181.54 kg/hm~2,水分利用率为22.26 kg/(hm~2·mm);粒重侧重型品种邯6172和粒数侧重型品种河农6049宜采用底追比5∶5的施氮方式,平均产量分别为7 176.23和7 166.05 kg/hm~2,水分利用率分别为22.05和22.00 kg/(hm~2·mm)。  相似文献   
42.
玉米植株结构分析及其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83个玉米DH系及其亲本作为试验材料,对其植株结构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受中部节间长度影响最显著;穗位高主要是由基部节间长度控制;相邻节间长在发育上具有协同性。对DH系的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40个QTL,贡献率为7.98%~43.24%。每个性状检测到1~5个QTL,其中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检测到1个共同的QTL。  相似文献   
43.
玉米DH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主要产量性状GCA间的相互关系及产量性状表型值与其相应GCA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GCA与穗长、穗粗、行粒数、轴粗和百粒重5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穗粗、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GCA对单株产量GCA有较大的直接作用,是影响单株产量GCA的主要因素。产量性状表型值与其相应GCA间无显著关系,表明杂交育种中通过表型选择不能提高产量性状的GCA,必须要通过测交鉴定才能筛选出高GCA的后代。  相似文献   
44.
野生稻基因组抗性基因富集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集成候选抗性基因克隆技术和磁珠富集文库技术以及可转化基因组文库技术,提出了基于野生稻基因组富集文库克隆野生稻新抗性基因的策略。包括构建野生稻可转化基因组文库,利用RecA重组蛋白介导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对文库进行磁珠富集,构建野生稻基因富集文库,然后对富集文库的克隆进行鉴定分析,包括点杂交和克隆末端测序分析,最后对富集文库的阳性克隆进行全序列测定和功能验证。按照上述方法,构建了东乡普通野生稻和小粒野生稻可转化基因组文库,库容量分别达到1.58×105和2.68×105个克隆,进而构建了东乡野生稻基因组候选抗性基因富集文库,单克隆总数1 152个,对富集文库的菌落原位杂交筛选获得12个阳性克隆,对其中5个阳性克隆全序列测定结果表明,4个阳性克隆含有已克隆抗性基因的保守序列,证实构建候选抗性基因富集文库克隆野生稻新抗性基因的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参与式监测评估和传统的监测评估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国内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简单介绍了参与式监测评估的概念,并把这种方法具体应用到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监测评估中与世行现有的监测评估方法相比较,揭示其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46.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变异快、传染性强,由病毒流行株制备而成的灭活疫苗达不到完全保护的效果,导致H9N2亚型禽流感时有发生。为研发具有广谱保护性的H9亚型禽流感疫苗,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技术,对H9亚型AIV H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设计获得HA基因序列。将HA基因构建于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的重组HA蛋白血凝效价为1×212,与不同分支H9亚型AI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交叉反应活性。将重组蛋白制备成疫苗(rHA疫苗)免疫10日龄雏鸡,免疫后28 d将不同亚分支的H9亚型AIV流行毒株115和YZ株分别以1×106EID50(半数鸡胚感染量)感染试验鸡,rHA疫苗组交叉保护效力明显优于商品苗组。本研究结果表明H9亚型禽流感广谱型亚单位疫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防控H9 AIV感染。  相似文献   
47.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能特异性地溶解微生物的细胞壁,而对动物细胞无任何影响。溶菌酶化学性质稳定,耐热、耐酸,安全性高,具有抗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用作饲料添加剂具有防腐杀菌、防治仔猪腹泻、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等功效,在畜禽生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8.
正江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结合实际另辟蹊径,依托江南大学的学科优势,开拓出一条以点带面、深化加工、整合优势资源的道路。他们深挖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产业升级、农民增收与科教提升的多赢局面。无锡的七月,骄阳似火。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湖滨村委会主任许健康,头戴草帽,沿着鱼塘边走了许久,汗水从草帽中流了下来,顺着他的面颊,打在衣衫上,湿了一背。七月正是蓝藻生长爆发的高峰期,一旦鱼塘爆发蓝藻,一年的努力就打了水漂。往年的蓝藻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健康。看着今年鱼塘里的水干净清澈,许健康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相似文献   
49.
50.
一提到嫁接,许多人会想到果木,其实,对蔬菜进行嫁接,能很好地起到防病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是一项增产增收的栽培技术,它使您的种植效益得到明显提高。一、防止病害的发生黄瓜、西瓜枯萎病,茄子黄萎病,西红柿根腐病、青枯病、萎蔫病,是这4种蔬菜的致命病害,一旦发病,面临着绝产和换茬。蔬菜嫁接就能很好地防止病害的发生和同块土地连连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