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5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四川白鹅(Anser cygnoides)原代培养肝细胞为模型,测定了油酸对鹅肝细胞活性、三酰甘油(TG)含量、脂滴形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油酸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PPARα)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0.5 mmol/L的油酸能增强肝细胞活性,而1.5 mmol/L油酸对肝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添加不同浓度油酸都能诱导鹅肝细胞TG含量和脂滴增多,其中1.0 mmol/L的油酸作用最明显.0.5 mmol/L、1.0 mmol/L和1.5 mmol/L油酸都能提高PPARα mRNA水平;而0.5 mmol/L和1.0 mmol/L油酸均能提高TNFα基因表达,但1.5 mmol/L油酸对TNFα mRNA水平没有明显影响,表明PPARα和TNFα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对维持鹅肝细胞内脂质代谢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病毒适应于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型(O,AsiaI)系(兔系和鼠系)和不同代次的口蹄疫病毒适应于BHK21细胞培养物,免化O型毒传至第15代即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TCID50可达7.0-7.6;兔化AsiaI需传20代以上才能产生CPE,TCID50为6.0-6.5。  相似文献   
13.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亦称鸡瘟,是由正粘病毒科的成员特定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有三型A、B、C;只有A型流感病毒被认为能感染禽类.因为禽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症状有多种表现形式,可因宿主、毒株、免疫状态、继发感染及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对该病的诊断是通过病毒分离和鉴定作出的.病原鉴定采集活禽气管和泄殖腔的拭子(或粪便)或者死禽的粪便和器官,加抗生素制成悬液,接种到9~11日龄鸡胚尿囊腔内.置35~37℃孵育4~7天,检测死胚和所有到孵化末期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活性.尿囊液里的A型流感病毒可经浓缩和A型流感病毒共有的核衣壳或基质抗原的抗血清作免疫扩散试验确诊.目前,在特定条件下,病毒分离法已经被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取代.进行病毒亚型鉴定,实验室必须具备用于免疫扩散试验的抗每一种亚型A型流感病毒的15种血凝素(H1~H15)抗原和9种神经氨酸酶(N1~N9)抗原的单因子抗血清.除此之外,新分离的病毒也可以用一系列能覆盖所有亚型的各种毒株的多克隆抗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来鉴定.HPAI和"鸡瘟"是特指A型流感病毒强毒株的感染,因此,有必要评估分离毒株对家禽的毒力.虽然至今所有分离到的强毒株不是H5亚型就是H7亚型,但大多数H5或H7分离毒株是低毒力的.近年来,随着对禽流感致病性的分子机理的了解,出现了一些检测禽流感毒力的方法,但是,最基本的方法还是把病毒接种于至少8只4~8周龄的易感鸡,10天内如果死亡率高于75%,则认为该病毒株为高致病性.疑似致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应该在病毒安全实验室进行.血清学试验由于所有A型流感病毒的核衣壳和基质蛋白的抗原性都相似,可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来检测针对这些抗原的抗体.该试验所用的浓缩抗原含有这两种抗原中的任何一种或全部,但不是所有禽类感染后都能出现沉淀抗体.血凝抑制试验可作为禽流感的常规血清学诊断法,但由于血凝素具有亚型特异性,可能会出现漏检现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已经用于检测抗A型流感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对疫苗和诊断用生物制品的要求大多数国家,政府机构都禁止或不鼓励使用疫苗来控制或预防HPAI,因为这可能会干扰扑灭政策的实施.在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和巴基斯坦为了控制广泛暴发的HPAI,采用油乳剂灭活苗进行该病的预防,在墨西哥表达同源HA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苗也进行了田间试验.1999~2001意大利暴发禽流感时,采用的灭活苗的疫苗株和野毒株有相同的血凝素但神经氨酸苷酶不同,这样就能够区别疫苗免疫禽和野毒感染禽.如果应用HPAI生产疫苗或做攻毒试验,需要具备OIE规定的第4类病原防护设施.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鹅DHRS7基因全长cDNA,并探讨该基因是否参与鹅肥肝的形成过程。本研究应用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获得鹅DHRS7基因部分EST序列,采用RACE技术扩增了鹅该基因全长cDNA,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分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DHRS7在鹅肝脏、皮脂、腹脂等10个组织中的差异表达,以及填饲对鹅肝脏中DHRS7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鹅DHRS7基因cDNA全长1 279bp,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1 011bp(可编码336个氨基酸),25bp的5′UTR和243bp的3′UTR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鹅DHRS7含有跨膜结构域以及NADP结合位点,且在这些功能区域变异较少;荧光定量结果显示,DHRS7在鹅肝脏和脂肪组织中都有较高表达,填饲后鹅肝脏中DHRS7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DHRS7在鹅肥肝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病毒完全颗粒(146S)含量是影响疫苗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抗原生产过程中对口蹄疫病毒颗粒含量进行监控,能够保证不同批次的口蹄疫疫苗抗原含量均达到疫苗生产质量要求。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合应用口蹄疫146SELISA抗原定量技术定量的抗原作为荧光RT-PCR定量的标准对照抗原,利用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倍比稀释的标准抗原,研究RT-PCRCt值与口蹄疫病毒146S抗原含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口蹄疫RT-PCR的Ct值与口蹄疫病毒146S抗原含量log2的对数值间呈负线性相关关系。荧光定量RT-PCR可以用于口蹄疫病毒颗粒灭活前抗原含量的快速测定,可为口蹄疫疫苗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水平,而随着农业科研单位的不断发展和实验室规模的扩大,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文文根据农业科研单位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及问题,从多角度论述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李乐 《猪业科学》2019,36(5):98-99
猪脱水症状是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由于细胞内脱水会造成细胞内氧化酶活性的降低,进而引发代谢障碍,因此其对生猪的健康生长会构成严重威胁,需要引起养殖人员的广泛重视。文章首先分析了猪脱水症状的产生原因,然后介绍了猪发生脱水症状的几种类型,最后探讨了猪发生脱水症状后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乐 《猪业科学》2019,36(2):136-137
硒是猪只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当猪患上硒缺乏症之后,就会出现多种症状,甚至造成猪只的突然死亡。文章首先分析了猪硒缺乏症的病因,并结合猪硒缺乏症的表现,探讨了猪硒缺乏症的诊断工作,最后详细阐述了猪硒缺乏症的治疗策略及其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水温24-26℃下,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000 lx光照强度和黑暗对壳长为(63.53±1.22) mm(S组)、(75.87±1.50) mm (M组)和(92.75±3.02) mm (L组)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释放氧气,吸收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黑暗条件下,番红砗磲代谢状况与其他双壳贝类类似.番红砗磲个体代谢率与规格密切相关:光照条件下个体越大,产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吸收率越高;黑暗条件下,个体越大,耗氧率、对氨氮和活性磷酸盐释放率亦越高.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软体部单位干重代谢率与其个体规格呈负相关,个体越大,单位干重的产氧率、氨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吸收率越小.实验首次量化了不同光照条件下番红砗磲对氧、氨氮及活性磷酸盐的吸收和排泄状况,结果可为研究番红砗磲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依据,对砗磲人工养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