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通过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和耐受性试验研究了硝唑尼特的一般毒性;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研究了硝唑尼特的致突变性.结果表明:硝唑尼特对小鼠口服LD50为6.295 g/kg,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对小鼠20d给药蓄积系数K>5.26,属弱蓄积或基本无蓄积毒性,未产生耐受性;对组氨酸缺...  相似文献   
22.
为确定长春市某鸽舍赛鸽暴发眼炎、肺炎的原因,从赛鸽肺脏、眼部渗出物分离培养获得1株致病菌。经过形态学观察、生化特性与耐药性分析、Partial kat(Catalase)基因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菌为凝固酶阳性、β内酰胺酶阳性海豚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特性。该病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复方磺胺恶唑、甲氧苄氨嘧啶、克林霉素、红霉素、达福普丁、环丙沙星、四环素均耐药,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西丁、苯唑西林、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莫匹罗星、利福平敏感。动物试验证实,该菌株可以引起幼鸽的肺炎和眼部炎症。  相似文献   
23.
为建立在药物致突变研究中应用银染mRNA差异显示的方法,试验提取未经过和经过环磷酰胺处理的BALB/e小鼠脾组织的总RNA,并以此为模板,采用dT12CG、dT22AG、dT12GG为锚定引物,通过反转录、差异显示PCR反应,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差异条带,回收后将其再扩增。对扩增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搜索,发现2条新的基因片段,为进一步研究致突变效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吉林省长春市郊某猪场发生了疑似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瘦,咳嗽,腹泻,关节肿胀。剖检见肺脏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内有大量淡红色液体、纤维性渗出物及凝块;腹腔内有多量秀黄褐色漏出液,有的呈胶冻状凝块;心包膜上有奶酪样坏死,并与心脏粘连。肺臌胀,表面覆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并与胸壁粘连,镜检肺泡充满水肿液或纤维蛋白和红细胞。全身淋巴结肿大,呈浆液性卡他性炎,暗红色;取心血、肝、脾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见有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将病菌接种于血液琼脂平皿上,置37℃温箱培养48h,革兰氏染色,镜检该菌同涂片细菌。动物回归试验,病理变化同自然感染病例。用纸片法对32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阿米卡星、美西林、磺胺甲基异恶唑3种药物高度敏感。结合本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副嗜血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25.
鹿茸角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及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建立梅花鹿鹿茸软骨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方法,观察鹿茸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为鹿茸再生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鹿茸软骨细胞,采用组织学、MTT比色法、免疫组化等多种手段动态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核心部分,约150字鹿茸软骨细胞贴壁生长,原代细胞比传代生长速度快,原代及传代4代内的鹿茸软骨细胞均有活跃的增殖能力,软骨细胞呈三角形,多边形等多种形态,II型胶原免疫组化,甲苯胺蓝染色为阳性;【结论】体外分离培养鹿茸软骨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传代培养4代内细胞生长旺盛并维持其生物学特性, 可满足后续实验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26.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10种药物对19株临床分离猪链球菌2型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对19株猪链球菌2型进行核糖分型。以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S)的临界浓度作为判定标准,发现临床分离的菌株以耐药菌为主,19株猪链球菌有5株对10种药物相对敏感,其余菌株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性,耐药率为73.68%。根据核糖型图谱将19株猪链球菌2型分为6型,其中A型和E型居多,占63%,A型除1株敏感外,其余为耐药,E型均为敏感;3株败血型菌株属C型,且均耐药;另外4株菌株分属B、D、F型。这说明猪链球菌2型的耐药表型和核糖型有的表现一致,有的表现不同。另外,核糖型和病理特征及菌株来源存在相关性,5株敏感菌株均来源于同一地区,其中4株同属E型;而3株败血型菌株同属C型。  相似文献   
27.
型胶原是肥大软骨细胞的标志物,据GenBank中收录的人、鼠、牛、猪型胶原基因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在同源性高的相对保守区域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梅花鹿鹿茸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培养鹿茸软骨细胞。提取细胞的总RNA,以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克隆了梅花鹿的型胶原基因序列为877的片段,此片段全部位于编码区,与已报道的牛的型胶原基因的序列比较,同源性达到96%。共有35个碱基发生变异。DNAStar软件分析表明,二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5%。  相似文献   
28.
选用 30只普通级 BAL B/ c雄性小鼠为试验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浸水组和游泳疲劳组。利用改进后的 m RNA差异显示法筛选疲劳小鼠骨骼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 (DD- ESTs) ,经反向 Northern blot和测序鉴定后 ,获得了 4条阳性目的片段 ,其中有 3条 DD- ESTs只在游泳疲劳组表达 ,另一条呈现下调表达现象 ,登录 Gen 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 AY5 4 36 4 9、AY5 4 36 5 0、AY5 4 36 5 1和 AY5 4 36 5 2 ,为阐明疲劳产生的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诺氟沙星对鲤鳃弓软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肠杆菌ATCC25922菌株为鉴定菌,用琼脂扩散单层法测定了渔用抗菌药诺氟沙星在鲤Cyprinus carpio鳃弓等组织中的分布,考察该药对鳃弓软骨的组织病理学影响。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对稚鲤软骨组织有较强的亲合力,在软骨中分布较多,肝脏中次之,肌肉中较少;用浓度为150、900 mg/L以上的诺氟沙星药液浸泡鲤5 d,可导致稚鲤的鳃弓软骨细胞出现坏死、溶解、空泡等组织病理学损伤。据此认为,在防治幼龄鱼类患感染性疾病时,应慎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30.
鸡沙门菌恩诺沙星耐药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用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对鸡沙门菌恩诺沙星耐药性进行释放评估和暴露评估.通过释放评估证实,防突变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相比增高4~16倍.说明细菌极易发生突变产生耐药性,细菌在体外诱导容易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可通过接合的方式进行转移.暴露评估中,感染耐药菌的小鼠与未感染小鼠接触,未经感染小鼠暴露于动物垫料及未处理的粪便中,未感染小鼠分离的沙门菌也出现耐药性,说明细菌耐药性可在动物之间、动物与环境之间转移.耐药菌易在小鼠结肠中定植.耐药菌存在扩散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