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提出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无损检测方法,以期实现对萝卜种子品种的鉴别。通过光谱成像系统采集6类常见萝卜种子的高光谱图像,并利用HSI软件提取光谱数据。使用Savitzky Golay(SG)平滑与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e scattering correction,MSC)叠加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消除高频随机误差。采用堆叠自动编码器(stacked autoencoder,SAE)、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和变量迭代空间收缩算法(variable iterative space shrinkage approach,VISSA)进行数据降维。利用Softmax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对全光谱和选取的特征光谱数据建立分类模型。结果表明:SAE-Softmax模型的分类效果最优,其训练集和预测集准确率分别达99.72%和96.22%。因此,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结合的方法对萝卜种子的品种鉴别是可行的。该研究为种子品种无损检测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的防治白菜黑斑病,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生长速率法)对白菜黑斑病菌进行毒力测定,测定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4种杀菌剂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程度,分别计算它们的EC50,并筛选出效果较好的2种药剂进行复配,计算增效系数。由结果得出4种药剂的EC50分别为0.176、3.315、14.707、0.170,表明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程度比较明显;与其他2种药剂相比,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对此病菌的抑制程度稍弱,其中嘧菌酯效果最差;由此选择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进行不同体积的二元配比,5个比例为10∶0,8∶2,5∶5,2∶8,0∶10,其中比例为2∶8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为1.73,其余比例药剂复配均表现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外界环境的不同会使作物的生长发育朝着不同方向发展。为了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常通过施肥的方式实现作物的养分吸收,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要实现作物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不能盲目过量施用肥料,应该科学施肥。不同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只有择其最优,才能发挥作物的最大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锌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锌元素对作物的根系、叶片、产量及籽粒品质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玛曲试验站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区域,2014年8月采用LI-8150土壤碳通量观测系统和LED灯模拟饱和光合潜力,观测对照、轻牧、重牧3个放牧梯度下的生态系统潜在净生产力(potential 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_(pot))及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Re)。结果表明,1)对照、轻牧、重牧3个处理的NEP_(pot)日变化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征,且不同时间NEP_(pot)大小均呈现出对照轻牧重牧(P0.05);Re及总初级生产力(potenti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_(pot))有相似的变化特征;2)8月的NEP_(pot)、Re、GPP_(pot)出现逐旬降低的变化趋势;3)8月底,轻牧、重牧组地上生物量分别比对照组低24.88%、47.69%(P0.05);4)地上生物量对放牧响应的敏感性均大于GPP_(pot)、NEP_(pot)及Re(P0.001),NEP_(pot)、Re、GPP_(pot)与日均温呈正相关(P≤0.001),与5 cm土壤湿度呈负相关(P0.01)。因此,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地上生物量的减少,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EP_(pot)、Re、GPP_(pot)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花后干旱条件下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小麦叶片各项光合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旗叶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变化显著,光合速率下降37.67%~86.45%;重度和中度胁迫下Pn的下降主要是非气孔因素造成的,而轻度胁迫下是气孔关闭引起的,最终导致植株早衰,影响小麦籽粒灌浆,使产量降低10.70%~21.20%。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在辣椒生产中的可行性以及适宜的化肥减量比例,以‘隆椒二号’辣椒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增量50%(F1)、常规化肥(F2)、常规化肥减量50%(F3)、化肥减量10%(F4)、20%(F5)、30%(F6)并配施与所减等量的生物有机肥共7个施肥处理。结果:①总体上来看,各施肥处理较不施肥(CK)处理在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均提高了辣椒株高、茎粗和SPAD值。在苗期,各生长指标在单施化肥处理间(F1、F2、F3)和化肥减量处理间((F4、F5、F6)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各施肥处理与不施肥(CK)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在开花期和结果期,各生长指标在各处理间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施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开花期和结果期。②施肥处理较不施肥(CK)处理在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化肥减量20%(F5)和化肥减量30%(F6)处理使果实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8.68%、24.84%和21.23%、57.33%。就辣椒产量而言,化肥减量20%(F5)和化肥减量30%(F6)处理较常规化肥(F2)处理均无显著影响,而化肥减量10%(F4)处理较常规化肥(F2)处理显著降低6.70%。结论:以综合主成分分析得分为依据,综合考虑生物有机肥替代处理对辣椒生长和产量品质的总体影响,化肥减量20%并配施所减等量的生物有机肥的总体效果最佳,可作为实际生产中的推荐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