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3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2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红富士苹果小叶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秋季喷施不同浓度ZnSO4 ·7H2 O、春季喷施ZnSO4 ·7H2 O、萘乙酸及ZnSO4 ·7H2 O和萘乙酸混合液对红富士苹果小叶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秋季采果后叶片喷施ZnSO4 ·7H2 O、萌芽前树体喷施ZnSO4 ·7H2 O和ZnSO4 ·7H2 O与萘乙酸混合液防治小叶病效果较佳 ,其中以秋季喷施 1 0 0 g kgZnSO4 ·7H2 O、萌芽前喷施 1 0 0g kgZnSO4 ·7H2 O、1 5 0g kgZnSO4 ·7H2 O、1 0 0g kgZnSO4 ·7H2 O和 2 .0mg kg萘乙酸混合液、1 0 0 g kgZnSO4 ·7H2 O和4 .0mg kg萘乙酸混合液对红富士苹果小叶病防治效果较明显 ,小叶病树新梢长度、叶面积和叶片叶绿素及Zn含量显著增高 ,病梢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2.
基于区域土壤水分供给量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与以数量结构生态优化为目标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不同,提出了基于主要生态过程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的思路。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对主要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利用最小耗费表面模型,探讨了土地利用时空格局优化模式研究的技术途径。最后,以受沙质荒漠化威胁地区较严重的鄂尔多斯高原的考考赖沟流域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3.
对早实核桃绿岭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种仁、青皮、硬壳)N,P,K,Ca,Mg,Fe,Zn,Mn等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中不同组织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岭种仁充实期坚果与种仁质量以及脂肪和总蛋白总量分别增加了5.91g(51.39%)、5.53g(73.47%)、4.24g(80.99%)、1.02g(69.24%)。叶片N,K,Fe,Mn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Mg,Zn含量呈上升趋势,Ca含量先降低再升高。种仁中N,P,K,Ca,Mg,Fe,Zn,Mn含量均成降低趋势,种仁中N,P,K,Ca,Mg,Fe,Zn,Mn的总量均呈增加趋势。青皮中N,P,Fe,Mn含量呈下降趋势,K,Ca,Mg,Z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硬壳中N,P,Zn含量都呈下降趋势,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a,Mg含量逐渐上升,Fe,Mn含量变化不大。种仁内脂肪总量与种仁中N,P,Fe,Mn,Zn总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叶片中N,K,Mn,青皮中N,硬壳中P,Zn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青皮中P,Fe,Mn,硬壳中N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44.
为进一步完善核桃一苜蓿一鸡的荒岗治理模式,对该模式下荒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治理模式建立后,随运行年限的增加,在前4a林木郁闭度增长速度较快,第9年达到最高;单位面积林木保有量非常稳定,为700株/hm^2;核桃树高与冠幅前4a增长较快,以后基本稳定不变,保持在450cm左右;植物物种丰富度在运行期间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植物多样性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而增加,4a后随着林木郁闭度的增大多样性降低,当郁闭度接近0.8时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45.
大肠杆菌在饱和砂土中的运移及其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李桂花  李保国 《土壤学报》2003,40(5):783-786
细菌在土壤中的运移与农业、工业、环保、水资源保护等领域密切相关.从地下水的细菌污染、垃圾处理、污水灌溉到细菌对有机污染物的携带运移、根层病害的生物防治、原位生物修复和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提高采油量和冶炼率等,都与细菌的运移和吸附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对细菌在土壤中的运移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1,2],如发现土壤颗粒的特性、土壤溶液的组成、离子强度、pH等都影响细菌在土壤中的迁移;建立了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菌在土壤中的运移[3~5],其中绝大多数是以对流-弥散为基础考虑吸附和解吸过程的机理模型.但Bai等[5,6]认为细菌在土壤中运移时还存在不可逆的滤除过程,并用一级动力学反应来表示该过程.  相似文献   
46.
罗长寿  左强  李保国  王东 《土壤通报》2003,34(4):250-252
基于土壤水分与冠部数据,应用遗传算法优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将获得的冬小麦根长密度分布应用于根系吸水模型中,并进行了水分数值模拟,水分模拟效果整体较好,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为根系吸水模型提供准确的根系参数,并且较为方便,这对于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及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产学研三结合基地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 ,发挥好三结合基地的作用 ,可以培养学创名牌闯市场的能力 ,可以提高教学和实习质量 ,补充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 ,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8.
采用未处理和溴甲烷熏蒸处理土壤为对照,研究原美草莓重茬病防治剂不同剂量,对大棚重茬草莓根际土壤真菌、放线菌、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影响。拟证实原美防治剂的生态安全性和土壤处理效果,确定其有效剂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各不同处理和不同生育期(初花期、盛花期和采果后期),防治剂处理A3(150g/m2)根际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高于未处理、溴甲烷处理和其它浓度处理,充分提高土壤肥力。草莓产量比溴甲烷处理提高33.6%,比对照提高388.9%。因此认定原美重茬防治剂对草莓生产比溴甲烷处理效果好得多,其有效剂量为150g/m2。同时从不同处理的根际土壤中经分离、纯化得到10个纯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初步鉴定以疫霉属为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49.
我国大型输油管道加热炉控制系统经历了三代发展过程 ,从开始的完全人工手动控制到多回路控制器自动控制 ,再到现在广泛采用的PLC与工控机结合的自动控制。随着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和图像处理方法的不断成熟和工业化 ,我国加热炉控制系统将在容错控制能力、故障诊断能力、系统集成分析能力、智能化、安全性、高效性、风险评估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和发展 ,从而使加热炉各项功能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