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通过关注蛋鸡笼养发展、笼养引起的蛋鸡福利与健康问题,进一步比较了几种蛋鸡养殖模式下蛋鸡福利、生产成本、死亡率以及生产性能的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模式下蛋鸡的福利状况各有优缺点;采用欧盟所推荐的大笼饲养和自由散养蛋鸡时,蛋鸡生产成本分别会增加13%和21%;相比地面平养和自由散养,笼养蛋鸡模式下的蛋鸡死亡率相对较低,生产性能一般较高。从而提出今后我国蛋鸡养殖模式仍将会以笼养为主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笼养蛋鸡福利可以采取的措施,如笼养方式的选择、合理的鸡笼设计与安装、笼养密度的调整、饲养管理的改进以及环境条件的改善等。  相似文献   
252.
对北京地区的典型密闭式蛋鸡舍的冬季环境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对三七外墙和200mm厚加气混凝土屋面的密闭式蛋鸡舍,每只蛋鸡的通风量为1.3m3/h时,可维持舍内外温差19℃左右,舍内CO2浓度2100×10-6左右,最高NH3浓度不超过18×10-6。不同的进气口形式与位置对舍内温度、有害气体的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53.
猪舍夏季降温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国内外猪舍夏季降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喷淋、湿垫—风机降温系统、细雾蒸发降温系统一般被应用于降低猪舍内的高温。对于夏季降温技术研究应继续完善已有的降温方法在猪舍的应用,同时要开展针对我国气候特点及猪舍建筑实际的夏季降温方式,特别是南方炎热地区开放型猪舍的降温技术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4.
基于.NET构架的安全猪肉全程可追溯系统实现   总被引:31,自引:16,他引:31  
可追溯系统是构建食品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内外可追溯系统研究的现状、个体标识和系统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的阐述,运用二维条码技术、RFID(无线射频电子标识)技术和组件技术,构建了肉用猪及其产品的全程质量控制,实现了基于.NET构架的猪肉安全生产的追溯系统。  相似文献   
255.
Venlo型温室外遮阳和屋顶喷淋系统夏季降温效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该文对荷兰Venlo型连栋温室夏季采用自然通风并结合遮阳网、室外屋顶喷淋的降温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对温室内空气温、湿度,太阳辐照度进行了测试,以比较外遮阳和屋顶喷淋的降温效果。结果表明:Venlo型温室夏季采用自然通风结合外遮阳和屋顶喷淋的降温措施后能够有效降低室内温度。不同于其它蒸发降温系统,屋顶喷淋没有造成温室内湿度的显著增加,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分布比较均匀。这种降温措施的能耗小,可以达到温室降温和降低温室夏季生产成本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56.
不同生长阶段长白猪体型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型特征参数是了解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开展猪的育种和养猪设施、设备等工程配套技术研究的重要参考参数。选取4个不同生长阶段长白猪的6个体型特征参数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长白猪各体型特征参数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以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为明显。不同日龄猪的主成分因子有所不同,1日龄的第一主成分为长度因子,第二主成分为高度因子;28日龄、70日龄和150日龄的第一主成分为宽度因子,第二主成分为长度因子;1日龄和70日龄的第三主成分为长度因子,28日龄和150日龄的为高度因子。不同生长阶段长白猪在长、宽、高方向的生长速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57.
圈栏面积、形状和隔栏方式对猪排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在圈栏内的排泄行为是直接影响粪尿在舍内的收集方式和清洁生产的首要环节。在不同的舍饲环境和饲养方式下猪的排泄行为随之变化,该文就育成育肥猪在常见的圈栏饲养方式下,对两种圈栏面积(14.4m2和9.6m2)、两种圈栏形状(长宽比为1︰1和1.5︰1)和隔栏方式(开敞和封闭),进行了两个重复的对比试验,研究这三个因素对猪群排泄区地点和排泄区面积大小的影响。将每个圈栏划分为15个网格区域,利用摄像仪记录猪的排泄行为后,通过observer软件分析落在每个网格区域的排泄频次,将排泄区定义为80%以上的排泄行为发生所在区域之和。结果表明圈栏面积对排泄区地点和面积大小有显著影响(Mann-WhitneyUTest,P<0.001),圈栏形状和隔栏方式影响不显著。并随着猪龄的增长,排泄区地点向漏缝地板方向移动,排泄区面积明显加大(Fridman Test,P<0.05),污染更加严重。应在育肥和育成阶段分开,并设计合理的圈栏尺寸,以实现猪到漏缝地板上排泄。  相似文献   
258.
微酸性电解水为畜牧业初步应用的环保消毒剂,为精确喷雾以减少残留,先利用称重法测量它在不同孔径及压力下的雾滴沉积量,研究该沉积量对杀菌效果影响,确定对衣物表面消毒最佳单位沉积量。随后对比不同雾滴粒径对衣物表面细菌的杀灭效果,以确定喷雾消毒方式。结果表明,不同压强及喷头下,雾滴沉积量具显著性差异(P0.05)。且呈中间密集、两端稀疏特征;随压强及孔径增大,两端呈先升后降趋势。微酸性电解水(pH值6.15~6.35,有效氯浓度135 mg/L)对衣物表面消毒最佳沉积量为1.49×10~(-2)g/cm~2。大雾滴(80~90μm)杀菌率在同时间下显著高于小雾滴(P0.05),但其空间分布均匀性显著(P0.05)低于小雾滴(≤30μm)。雾滴粒径及沉积量对微酸性电解水杀菌效果具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59.
猪床单元宽度及群体位次对妊娠母猪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能自由表达行为被认为是福利养殖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探讨自由进出猪床的单元宽度及群体位次对妊娠母猪行为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已配种4周左右的母猪,随机分到3圈栏,每圈栏6头。圈栏内设有6个可自由进出的猪床单元,其长度均为1 500 mm,宽度分别设600、700、800 mm 3种规格各2单元。每圈栏内相同宽度猪床单元相邻排列,不同圈栏内不同宽度猪床单元交叉排列。基于每圈栏猪混群48 h内的争胜行为结果计算出每头猪的位次指数,猪群中群体位次排名1~2的猪被定义为高位次猪,排名3~4的猪为中位次的猪,排名5~6的猪为低位次的猪。结果表明:母猪在600 mm宽的猪床单元内的躺卧时间明显少于在800 mm单元内的(P0.05)。中位次的母猪在猪床单元内的躺卧持续时间显著低于低位次的(P0.05)。高位次与中位次的猪在700 mm单元内侧卧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侧卧持续时间显著少于低位次的猪(P0.05)。母猪采食时所发生的攻击频次在600 mm宽度猪床单元内显著低于其他两者(P0.05)。母猪在600、700和800 mm宽度猪床单元内采食时所发生的取代频次随着猪床单元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两两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位次和中位次猪在单元内采食所发生的攻击和取代频次均显著高于低位次猪(P0.05),而被攻击和被取代次数均显著低于低位次猪的(P0.05)。3个圈栏中高位次的母猪占据最先投食的猪床单元百分比分别为62.5%、50%和100%。可见,800 mm宽度的猪床有利于猪的躺卧,而不利于猪的采食。高位次的猪占据采食和躺卧的有利资源。  相似文献   
260.
畜禽舍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会严重危害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基于微酸性电解水喷雾的挡风墙净化排出空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试验探索了基于微酸性电解水喷雾的挡风墙对蛋种鸡舍氨气和细菌气溶胶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有效氯70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喷雾的挡风墙对氨气的减排效果高于自来水喷雾,其减排效率分别为13.2%和8.8%,但是两者差异不显著。70mg/L和100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喷雾的挡风墙都能有效减少微生物气溶胶的排放,其效率都在40%左右,两者差异不显著。基于微酸性电解水喷雾的挡风墙能够有效减少畜禽舍氨气和细菌气溶胶的排放,但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提高减排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