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饲养管理方式对甘南牦牛繁殖力及杂交后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研究加强种公牛和母牦牛的饲养管理对母牦牛的繁殖效果和杂交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试验用大通牦牛和其冻精杂交甘南牦牛,通过对试验组的种公牛、母牦牛和杂交后代进行补饲、延长放牧时间和提前断奶等措施,研究了203头母牦牛的繁殖效果和其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自然交配试验组发情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19%、11.03%、14.10%,流产率和犊牛死亡率降低3.3%、3.87%;人工授精组发情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分别提高6.74%、5.48%、10.52%,流产率和犊牛死亡率降低4.07%、4.62%.加强母牦牛的饲养管理,所产犊牛的初生重比传统饲养管理条件下母牦牛所产的犊牛初生重公母分别增加2.92 kg和2.07 kg,提高19.80%和14.22%.6月龄体重分别增加12.82 kg和12.23 kg,提高17.45%和16.88%.[结论] 用大通牦牛改良甘南牦牛,采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都有良好的效果,加强种公牛、母牦牛饲养管理是提高牛群繁殖力的有效方法,对后代生长发育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262.
[目的]为了提高甘南牦牛的个体生产性能,研究放牧条件下甘南牦牛的饲养管理模式,[方法]本课题通过引进大通牦牛,加强种公牛、母牦牛的饲养管理,对杂种犊牛进行全哺乳暖棚育肥试验,[结果]表明,甘南牦牛的发情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都显著升高,流产率和犊牛死亡率下降明显.所产犊牛的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快.经全哺乳培育和暖棚育肥的犊牛,初生重和体尺与对照组相差不大,到6月龄断奶和12月龄体重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甘南牦牛杂交改良的综合饲养管理模式,从而指导甘南牦牛的生产.  相似文献   
263.
栖架对蛋鸡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观察蛋鸡对栖架材质(木质、塑料、钢质)和直径(3、6、9 cm)的选择性,并分析了栖架对蛋鸡采食、饮水、趴卧、梳羽及舒展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鸡对栖架材质和直径的偏好顺序分别为:木质>钢质>塑料,直径9 cm>6 cm>3 cm.栖架饲养下蛋鸡趴卧时间显著低于地面平养的蛋鸡(P<0.05),同时,其趴卧、梳羽、舒展等行为频次则显著高于地面平养的蛋鸡(P<0.05).研究结果表明蛋鸡栖架的设计以木质、直径9 cm为宜,并且设置栖架比地面平养更利于蛋鸡的行为表达.  相似文献   
264.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对新疆大田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该试验设5个点,每个点分声波处理和对照2个区。声频区通过QGWA-01型植物声频发生器定期给作物播放特定频率的声波,以测定声频及声强对棉花生产的影响。通过3 a的对比试验表明,声波处理促进了棉花的营养生长,其中处理区棉花的株高、倒四叶宽(功能叶)和果枝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17%、5.25%和1.14%;处理同时促进了棉花的生殖生长,其中,棉铃数和单铃重分别提高了9.22%和3.34%。声波处理使棉花3 a的增产幅度在11.1%~13.5%,差异显著,平均增产12.7%,在一定范围内,声波的增产效应与距离声源的远近呈负相关。研究证明了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对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作为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推广应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5.
甘南牦牛肉与其他良种牛肉氨基酸含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南牦牛肉和其他良种牛肉氨基酸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甘南牦牛肉中的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而且全面,18种氨基酸的总量(TAA)为85.75 g/100g,均比秦川牛肉、鲁西黄牛肉、安格斯牛肉、夏洛莱牛肉和西门塔尔牛肉的氨基酸总量高,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NEAA)也比其他5种牛肉高.甘南牦牛肉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38.04 %.氨基酸评分结果表明,甘南牦牛肉的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分别超过理想蛋白质中相应氨基酸的6.8%、1.8%、17.5%、15.9%、47.3%、39.6%、4.0%,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达到理想蛋白质的80%.  相似文献   
266.
本文对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及定量杀菌能力测定筛选出的4种消毒剂在规模化蛋鸡舍中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建立规模化蛋鸡舍消毒程序提供依据。试验采用正交设计表L16(45)设计消毒种类、消毒浓度(mg/L)、喷雾量(mL/m3)、消毒时间(min)为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每个因素设计4个水平,用极差分析评价各因素对空气消毒效果的影响主次,用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消毒剂浓度对消毒效果影响极显著(P0.01);消毒剂种类对消毒效果影响极显著(P0.01);喷雾量对消毒效果影响显著(P0.05);消毒时间对消毒效果影响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对规模化蛋鸡舍进行消毒时,使用同种消毒剂情况下浓度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7.
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的设计与环境控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完全使用人工光源的密闭式植物工厂就是以最小限的物质、能源和资源消耗为前提实现适度环境控制的系统,可用来进行高品质种苗生产。研究利用不透光的绝热材料在中国农业大学建成了2套示范型密闭式植物工厂,利用与植物光合吸收光谱特性近似的荧光灯作为人工光照源、层流循环送回风及粗效/高效过滤有效地调控植物生产空间的物理环境和洁净度。经过两年的实际运行表明该密闭式植物工厂的空气洁净度达到了国家标准M7级。面积为15 m2的组织培养间在荧光灯的光照度分别为(47±8),(67±12)和(113±21)μmol/m2/s时,控制点的温度变化分别为(25.4±0.5),(25.3±0.7)和(25.5±0.7)℃,相对湿度变化分别为(63±4)%,(65±6)%和(63±7)%,CO2浓度变化为(803±13)μL/L。因此,该人工光型密闭式植物工厂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生产模式能够达到适度的环境控制和较高的洁净度,且植物生产空间的环境差异较小,适用于高品质种苗和高附加价值的药草或香料植物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68.
环境丰富度对肉猪生产性能及胴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舍饲圈栏环境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影响很大,为了解不同环境丰富度配置与肉猪生产性能和胴体性状之间的关系,利用铁链、玩具球以及拱槽3种福利性设施,设置8种不同的环境丰富度,对达兰配套系的320头70至150日龄的育成育肥猪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丰富度对育成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有明显影响,其中同时设置铁链、玩具球、拱槽试验组的猪只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最好,平均出栏重、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5.49 kg(p<0.05),10.84%(p<0.05),料重比比对照低13.83%(p<0.05),各处理组的背膘厚、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胴体长度和后腿比例也均以同时设置铁链、玩具球、拱槽试验组为最好。  相似文献   
269.
针对我国农村“厕所革命”面临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突出问题,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键技术难题,提出农村三格化粪池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小规模再生肥资源化利用的便捷化还田施用技术和小型化装备,以适应和逐步推动农村厕所粪污就近就地还田消纳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70.
实验是热工基础等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实验多以单一原理、现象的演示或验证为主,教学达成度不甚理想。为改变这一现状,提升实验教学的综合性、生动性和创新性,开展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将科研项目研发的温室覆盖材料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标准等成果与热工基础教学相结合,层次化设计成包括实验前准备、参数设定、平台操作、典型问题思考等环节的综合性实验,结合保温被等温室覆盖材料的传热特性测试,实现了抽象概念生动化、理论知识具体化、表象问题深入化,促进了学生对传热过程、传热系数、热阻及传热影响因素等教学内容的理解和系统性掌握,增进了实验教学与理论学习和生产实践的有机融合。科研成果转化助推实验教学,为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