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5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解小麦NaN3诱变后代籽粒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利用高通量表型分析软件SmartGrain对小麦新品种陕农33 NaN3诱变群体(M3)籽粒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M3代籽粒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千粒重>密度因子>表面积>长宽比>粒宽>圆度>周长>粒长,诱变群体籽粒性状均值除长宽比外均较陕农33不同程度下降。千粒重与籽粒表面积、周长、粒长、粒宽、圆度、密度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经通径分析,7个籽粒性状对千粒重直接贡献表现为密度因子>粒宽>表面积>周长>长宽比>圆度>粒长,其中,密度因子、粒宽和表面积对千粒重有较大的正效应。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个主成分(籽粒大小和籽粒形状)累计贡献率达到94.10%,说明2个主成分已经覆盖诱变群体所有籽粒性状的主要变异信息。  相似文献   
42.
以郑州龙子湖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轴线分析法和视域分析法对公园景观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龙子湖公园整体整合度一般,景观空间聚集性不强,可理解度和可识别性较弱;公园内环各景园整体整合度及协同度优于外环,各景园空间聚集性不强,可识别度普遍较低;视域分析反映了景观空间活力与活动空间分布的关系,主要活力空...  相似文献   
43.
探索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冷蒿内源激素——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生长素(IAA)的方法,结果表明,以C18柱为分离柱,以甲醇∶1.8%冰乙酸∶水=30∶50∶20为流动相,在柱温35℃,波长254nm,流速1.0ml/min的检测条件下能快速、准确的测定冷蒿内源激素.  相似文献   
44.
生物炭用量对塿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果树树干、枝条制成的生物炭添加4~5年后,其添加量对土微生物量及碳源代谢活性的影响,为生物炭改良土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陕西关中土的长期田间试验,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及Biolog-ECO检测法,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添加量 (0、20、40、60、80 t/hm2) 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P、C/N的动态变化及土壤微生物的碳源代谢活性。结果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当生物炭添加量 ≥ 40 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C/N;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P没有显著影响。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40~60 t/hm2时,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季节波动;当生物炭添加量为20~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P的季节波动;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N的季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高量生物炭的添加有降低土壤微生物整体代谢活性的趋势。当生物炭添加量为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土壤丰富度指数,显著提高了均匀度指数;当生物炭添加量 ≥ 60 t/hm2时,显著降低了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添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糖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多酚化合物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但生物炭添加量为60 t/hm2时,土壤微生物显著降低了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率;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是土中微生物比较偏好、利用率较高的碳源。结论生物炭添加4~5年后,在第7季作物冬小麦生育期内,其不同添加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依然有显著的差异。生物炭添加量为40 t/hm2时,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C/N,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季节波动;生物炭添加量大于40 t/hm2时,土壤微生物的整体代谢活性,表征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土壤微生物对糖类、氨基酸类、多胺类碳源的利用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因此,生物炭添加量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筛选猪链球菌血清3型疫苗候选菌株,制备猪链球菌3+9型二价灭活疫苗并评估其在BALB/c小鼠上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从发病猪病料中分离猪链球菌血清3型菌株,通过蜡螟幼虫和BALB/c小鼠模型筛选出强毒株作为疫苗候选菌株,并对候选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将筛选得到的3型疫苗候选菌株和前期筛选的9型疫苗候选菌株灭活浓缩,使其抗原浓度为2×1010 CFU/mL,无菌检测后将浓缩抗原液按1:1配比混合,再混合抗原与Summit Poly Solution佐剂按4:1比例混合,制备猪链球菌3+9型二价灭活疫苗,疫苗中猪链球菌血清3和9型含菌量均为2×109 CFU/mL。将制备的疫苗免疫6周龄BALB/c小鼠,首免后第14天进行二免,二免后第14天进行攻毒。同时设立商品化疫苗免疫组和阴性对照组,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PCR鉴定结果显示,23株临床分离株均为血清3型猪链球菌,依次命名为KQ3-1~KQ3-23。分别通过蜡螟和小鼠进行初筛和复筛,筛选到强毒株KQ3-1。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菌株基因型为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生长曲线显示,该菌株在37 ℃培养8~10 h时生长达到对数生长后期;BALB/c小鼠致病性结果显示,腹腔接种12 h内可引起小鼠精神萎靡、扎堆、毛发耸立、运动迟缓、死亡等临床症状,该菌株的LD50为5.2×107 CFU/只。制备的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精神状况、采食等均正常,疫苗注射部位无肿胀、硬块等不良反应,无死亡发生,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后进行猪链球菌血清2型菌株ZYS、猪链球菌血清3型菌株KQ3-1和猪链球菌血清9型菌株YT攻毒,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90%、100%和100%,猪链球菌3+9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组保护率分别为30%、80%和70%,商品化疫苗组的保护效果分别为70%、0和10%。【结论】 本研究研制的疫苗能对猪链球菌血清3和9型强毒株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该疫苗具备疫苗市场开发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6.
应用灰色关联法选择芝麻品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年洛阳市点河南省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的7个参试品种的10个性状进行分析,选择适宜洛阳的芝麻品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驻05J06的综合性状最好(r=0.788)。  相似文献   
47.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导致的结核病依然威胁着全球人类及动物的健康。结核分枝杆菌含有复杂的细胞壁结构,其脂质成分与细菌的毒力、致病性、耐药性密切相关,结核分枝杆菌有250个基因参与脂类物质的合成与代谢,其数量是大肠杆菌的4倍之多,fadD家族也是众多脂质代谢基因中的一类,在细菌的生命周期或者在其致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结核分枝杆菌fadD家族蛋白结构、作用机制、调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希望能为结核疫苗、诊断方法等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8.
以可食性食品原料作为载体,通过对比不同添加量普鲁兰多糖对可食膜柔韧性、脆性、黏性等质构指标和溶解时间等指标,确定了水溶性可食膜的配方为明胶添加量5%,甘油添加量0.5%,海藻糖添加量0.5%,普鲁兰多糖添加量2.5%;继而对比分析了紫桑葚粉在不同pH值下色差及颜色变化,确定采用0.02%的桑葚粉加入普鲁兰多糖-海藻糖-甘油-明胶可食膜中,其溶于水后可通过颜色的变化实现对食品酸碱程度的表征。  相似文献   
49.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作为一种主动安全装置,能够在汽车制动时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保证车辆的侧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性,同时缩短制动距离以获取最佳制动效果。本文主要围绕ABS系统的组成、类型、布置形式、工作原理及典型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0.
采用测序和PCR-RFLP方法,分析171头中国荷斯坦牛BMP7基因第5内含子和USP26基因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精液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MP7基因的76 045bp位点发生A→G突变,USP26基因的1 156bp位点发生C→T突变,这2个位点均是沉默突变,未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经χ2适合性检验,试验牛群在BMP7基因A76045G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在USP26基因C1156T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采精量、鲜精密度、鲜精活力、冻精活力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BMP7和USP26基因的SNP位点与采精量和精子冻后活力相关性不显著,BMP7SNP位点基因型与鲜精活力相关性显著(P=0.0417),USP26SNP位点基因型与鲜精密度相关性显著(P=0.0485)。BMP7和USP26基因可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牛精液品质性状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