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0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毛皮动物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包括海杂鱼、动物肉及其下杂、蛋、奶,部分谷物性饲料及蔬菜等。由于动物肉、蛋,奶较贵,在我国饲养毛皮动物的主要饲料为海杂鱼,部分沿海地区海杂鱼价格曾经很低,山东、辽宁等沿海地区得以饲料优势,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非常快。  相似文献   
52.
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钙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不同钙水平对6岁生茸期梅花鹿的钙、磷、氟消化代谢的影响。选4头健康、生茸正常的6岁生茸期梅花鹿 ,分别放入4个特制的消化代谢笼中 ,接受4个钙水平(Ⅰ:0.74 %、Ⅱ :0.92 %、Ⅲ :1.09 %、Ⅳ :1.27 %)的饲粮处理 ,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钙平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4个饲粮钙水平对钙的消化率和代谢率的影响 ,均以第Ⅰ组效果较好 ,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而对磷、氟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影响显著(P<0.05) ,这些指标均随钙水平提高而降低 ;对血清钙、磷、羟脯氨酸(HPY)的含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尿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上述结果 ,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 ,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适宜钙水平和钙磷比分别为0.74 %、1.54 :1  相似文献   
53.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毛皮动物的饲养始于1956年,当年从原苏联引种水貂、银狐、海狸鼠、麝鼠等,分别在黑龙江省、山东省和北京市建立饲养场。1957年又对我国野生紫貂、貉子等进行引种和驯养繁殖,到1958年底全国饲养场从1956年的5个发展到72个。伴随着毛皮动物产业的发展,我国也相继建立起了一批  相似文献   
54.
毛皮动物全价饲料使用中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毛皮兽饲养业发展很快,养殖毛皮兽已有一定规模,主要饲养品种为狐、貉、水貂.我国现饲养狐约2000万只、水貂约1 800万只、貉约400万只.随着毛皮兽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和近海渔业资源的枯竭,因此新的饲料来源和新的饲养方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5.
芬兰毛皮拍卖行本季拍卖会于 2 0 0 4年 9月 12~ 14日举行。 12日拍卖各类貂皮 ,13日拍卖蓝狐和芬兰貉皮 ,14日拍卖蓝影狐皮和蓝霜狐皮。本次有 2 0 0余位世界各地的买家参加了拍卖会。拍卖结果显示 ,水貂皮的需求依然保持强劲 ,价格与近期市场水平相比保持稳定 ,种貂皮也以很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选取2锯龄、体况良好的成年梅花鹿公鹿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2组梅花鹿饲喂相同的精饲料,所饲喂粗饲料分别为玉米秸青贮(Ⅰ组)和玉米秸黄贮(Ⅱ组)。饲养期为45 d。结果表明:1)玉米秸青贮和玉米秸黄贮作为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除Ⅱ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外,其余各项血清生化指标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2组在瘤胃液中各项挥发性脂肪酸与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乙丙比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生茸前期梅花鹿以玉米秸黄贮和玉米秸青贮作为粗饲料在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类型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7.
为了明确乳酸菌添加剂对低水分青贮过程中微生物组成及发酵品质的变化影响,探讨微生物与挥发性脂肪酸间存在的相互关系,采用气相色谱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贮过程中(3、5、7、10、15、30、60 d)挥发性脂肪酸生成量及微生物组成进行测定,并分析两者之间的互作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杆菌(5×10~6 cfu·g~(-1) FM)后可以显著降低低水分粳稻青贮的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和异戊酸的生成量(P0.05),提高乙酸生成量(P0.05),并降低青贮中微生物多样性(P0.05),提高厚壁菌门的丰度,抑制变形菌门的丰度,提高乳杆菌属的丰度,降低其他菌属特别是肠杆菌属所占丰度。低水分粳稻青贮过程中,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和蓝菌门,优势菌属分别为肠杆菌属、乳杆菌属、克雷伯氏杆菌属、沙雷氏菌属、乳球菌属、泛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拉乌尔菌属、肠球菌属、沙门氏菌属和梭菌属。乳杆菌属与乙酸、戊酸分别呈正、负相关(P0.05),同时与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日沟维肠杆菌属、乳球菌属、魏斯氏菌属等呈负相关(P0.05)。乳球菌属、厌氧杆菌属、肠球菌属和梭菌属均呈现出与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相关,戊酸与气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梭菌属、肠杆菌属等15属微生物均表现出正相关(P0.05)。肠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勒克氏菌属、日沟维肠杆菌属等5属微生物与乙酸含量负相关(P0.05),魏斯氏菌属表现出与丙酸、异丁酸正相关(P0.05)。添加植物乳杆菌可以提高低水分粳稻青贮的发酵品质,抑制多种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同时降低青贮过程中细菌组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8.
旨在探讨在钙磷比固定的条件下,饲粮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雄性水貂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脏器指数的影响。选取(135±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短毛黑水貂公貂117只,随机分成9组,每组1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采用3×3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粮钙磷比固定为1.7,基础饲粮中维生素D水平为2 300IU·kg~(-1),钙水平为2.0%。设3个维生素D添加水平,分别为0、2 000、4 000IU·kg~(-1);3个钙添加水平,分别为0%、0.4%、0.8%,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9种饲粮的钙与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0%与2 300IU·kg~(-1)、2.0%与4 300IU·kg~(-1)、2.0%与6 300IU·kg~(-1)、2.4%与2 300IU·kg~(-1)、2.4%与4 300IU·kg~(-1)、2.4%与6 300IU·kg~(-1)、2.8%与2 300IU·kg~(-1)、2.8%与4 300IU·kg~(-1)、2.8%与6 300IU·kg~(-1)。试验期为60d。分别测定水貂生产性能、血清中氮代谢指标和脂肪代谢指标,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表明:1)饲粮钙添加水平为0%时,水貂皮长显著增加(P0.05)。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水貂末重、体长和毛皮品质均无显著影响(P0.05)。2)维生素D添加水平为2 000IU·kg~(-1)时显著提高血清TP浓度(P0.05),显著降低水貂血清TG浓度(P0.05)。钙添加水平为0.8%时,水貂血清HDL浓度显著提高(P0.05)、LDL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3)0.8%钙添加水平显著提高水貂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脾脏指数(P0.05),0~2 000IU·kg~(-1)维生素D添加水平极显著提高水貂肾脏指数(P0.01)。综合以上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得出当水貂饲粮中添加0~2 000IU·kg~(-1)维生素D,总维生素D含量为2 300~4 300IU·kg~(-1)时,能够促进水貂蛋白质代谢,提高水貂肾脏指数;当水貂饲粮中添加0.8%钙、饲粮中总钙含量为2.8%时,能够提高水貂心、肝、脾脏指数。  相似文献   
5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色氨酸添加水平对冬毛期白水貂生长性能、氮代谢、营养物质消化率、毛皮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120±5)日龄、健康雄性白水貂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负对照组(Ⅰ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4%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6%),试验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Ⅱ组)、0.3%(Ⅲ组)、0.5%(Ⅳ组)和0.7%色氨酸(Ⅴ组)的试验饲粮,正对照组(Ⅵ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6%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7%)。预试期5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各组白水貂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干物质消化率、粗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氮沉积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白水貂毛皮品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白水貂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2)Ⅴ组白水貂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Ⅳ组、Ⅵ组(P0.05);Ⅳ组、Ⅴ组白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组、Ⅴ组白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Ⅵ组(P0.05),Ⅵ组显著低于Ⅰ组(P0.05);Ⅵ组白水貂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低于Ⅰ组、Ⅱ组、Ⅲ组、Ⅳ组(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34%和色氨酸水平为0.26%时,即可以满足冬毛期白水貂色氨酸营养基本需要,生长性能较理想。  相似文献   
60.
梅花鹿瘤胃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酶活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获得来源于梅花鹿瘤胃的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本试验采集了3锯龄健康梅花鹿的新鲜瘤胃液,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分离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综合其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基因测序等对分离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利用DNS法对菌株的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以不同物质为底物时的纤维素酶酶学特性,为后期菌株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结果显示,本试验从梅花鹿瘤胃液中分离的菌株N-11是一株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产酶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在30~45℃(最适温度为40℃),pH为6.0~7.0(最适pH 6.0),碳源含量为2%~5%(最佳接种量5%)较高;培养36h时达到产酶高峰,纤维素酶酶活力(CMCA)和滤纸酶酶活力(FPA)分别为12.563、12.414U/mL,在20~50℃或pH 6.0~8.0环境下作用1h,其相对酶活力均保持在80%以上,稳定性较好。以上结果表明,蜡样芽孢杆菌N-11具有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在纤维素利用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