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10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水平脂肪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冬毛期蓝狐72只,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4%、7%和10%豆油的4种试验饲粮,以探讨不同水平脂肪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脂肪对日采食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的日增重高于其他组,Ⅱ组公狐的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的料肉比低于其他组,其中Ⅱ组母狐的料肉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公狐Ⅱ组的日食入氮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粪氮排出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公狐和母狐的日尿氮排出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组;Ⅱ组的日沉积氮、氮沉积率、氮表观消化率和氮生物学效价高于其他组,并且日沉积氮、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效价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高于Ⅳ组。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蓝狐的食入脂肪量、脂肪消化率和可消化脂肪量也随之增加,达到了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的差异。母狐Ⅰ组的总胆固醇极显著地低于Ⅱ组和Ⅲ组(P<0.01);甘油三酯以Ⅲ组最低,公狐Ⅲ组的甘油三酯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P<0.05),母狐Ⅲ组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影响(P>0.05);随着脂肪水平的提高,血清总蛋白呈现先升后降,公狐以Ⅱ组最高,Ⅰ组最低,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水平脂肪对冬毛期蓝狐的体长、干皮长、针毛长度和针毛直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母狐Ⅱ组的绒毛长度极显著地高于Ⅳ组(P<0.01),公狐Ⅰ组的绒毛直径显著地高于Ⅲ组(P<0.05)。综合各项试验指标,冬毛期蓝狐日粮中添加4%的豆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2.
【目的】旨在探究20~22周龄雄性雉鸡适宜代谢能水平,为科学饲养雉鸡、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雉鸡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各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30、11.72、12.14和12.56 MJ/kg,预试期5 d,正试期16 d,测定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结果】饲粮代谢能水平对雉鸡平均日增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雉鸡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以及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雉鸡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11.72和12.14 MJ/kg组雉鸡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11.30 MJ/kg组(P<0.01),显著高于12.56 MJ/kg组(P<0.05);12.56 MJ/kg组雉鸡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11.72 MJ/kg组腿肌率显著高于11.30和12.14 MJ/kg组(P<0.05);12.14和12.56 MJ/kg组雉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11.30 MJ...  相似文献   
73.
不同脂肪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豆油、猪油和脂肪粉3种不同脂肪对育成期蓝狐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7周龄健康的蓝狐72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含6%豆油、6%猪油和6%脂肪粉的3种试验日粮。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筛选出适宜添加的脂肪类型。结果表明,各组间的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饲喂豆油有降低日采食量的趋势;脂肪粉组的日增重显著低于豆油组和猪油组,公狐组间差异显著(P<0.05),豆油组和猪油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肉比以豆油组最低,脂肪粉组最高,并且豆油组公狐和母狐分别与脂肪粉组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饲喂脂肪粉能提高干物质消化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脂肪消化率以豆油组最高,其次是猪油组,脂肪粉组最低,豆油组和猪油组均极显著地高于脂肪粉组(P<0.01);钙消化率以豆油组最高,并且显著地高于猪油组和脂肪粉组(P<0.05),磷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试验指标,育成期蓝狐日粮中添加豆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水平对冬毛生长期北极狐能量、氮及气体代谢的影响.选取36只161日龄、平均体重为(7285±6)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北极狐饲喂相同的饲粮,但饲喂水平分别为自由采食(Ⅰ组)、自由采食量的80%(Ⅱ组)、自由采食量的60%(Ⅲ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Ⅳ组)....  相似文献   
75.
在水貂养殖各个时期中,配种期的工作是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配种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水貂的产仔数量,进而影响全年的经济效益。现将在配种工作中需注意的几个重要事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6.
特种经济动物是指驯养三代以上,能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动物,我国主要经济动物有梅花鹿、马鹿、水貂、狐狸、貉子、獭兔、鹌鹑、山鸡、野鸭、鸽子、宠物猫狗等,由于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规模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市场变化大,国家对部分动物饲养及防疫有一定的限制等条件,使得农民对从事经济动物养殖行业很犹豫,摸不清方向,那么判断特种经济动物养殖能否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7.
6月12日 哥本哈根以蓝狐皮开始了6月份的毛皮的拍卖会.  相似文献   
78.
经调查,近年来食毛症在毛皮动物群体中发病率很高,特别是新养殖户在应用配合全价饲料后,发病率竟达到20%,有的高于50%,对广大养殖户危害很大。食毛症的病因可以归纳为营养代谢障碍型、寄生虫诱发型和自咬症前期轻微并发型。发生食毛和磨断毛的区别是后者多发生在臀部和腹部,而前者则从尾部、后腿、腹部、腰胯直至颈部;另外发生食毛的部位边缘整齐,几乎和剪刀剪的一样,而磨断毛的边缘不整齐,针绒毛高低不平。具体诊断和治疗如下。  相似文献   
79.
近几年,国际皮草市场风波涌动,我国以庞大的毛皮动物养殖群体占据了数量上的国际领军地位,却依然不是毛皮生产强国。当前因皮张价格下滑、市场前景暗淡造成部分企业及养殖户的极大担忧。如何正确看待我国毛皮动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是特养行业相关人员极其关注的问题《。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已指明了"加快发展特种养殖业"的方向,为此,本刊两期连载特邀专家从毛皮动物产业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管理要点、技术措施及疫病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剖析,为毛皮动物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尽绵薄之力,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80.
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梅花鹿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了梅花鹿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血氨含量、血糖含量、鹿尿量、鹿排尿素氮总量等指标的影响,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梅花鹿血清尿素氮含量、尿中尿素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达到0.75%(23.85g/d·头)对梅花鹿生化指标没有不良影响,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添加0.75%的糊化淀粉尿素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