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5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研究各物种ESR、LH、LHR、PRLR基因进化的特点,从GenBank下载了人、毛猩猩、黑猩猩、猕猴、欧洲兔、野猪、黄牛、大熊猫、小家鼠、仓鼠、褐家鼠11个物种的139条编码区序列(CDS),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4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基因均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ESR基因单位长度多态位点数为0.330 7,单位长度突变位点数为0.399 8,核苷酸多样性最低,同义替换率相对最高,平均遗传距离最小。LH基因单位长度多态位点数(0.484 8)与单位长度总突变位点(0.618 3)均最高,核苷酸多样性和非同义替换率相对最高。依据4种基因遗传距离构建的聚类图的拓扑结构存在差异,说明4种繁殖基因进化速率存在差异,ESR基因进化速率相对较慢,LH基因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人工网捕等方法对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交错带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15目77科326种,分属于昆虫纲、蛛形纲和多足纲,其中蜘蛛目、双翅目、同翅目、膜翅目个体数量分别占总数的10%以上,为该地区的优势类群.由森林向草原过渡的过程中,节肢动物的个体数、物种数、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环境梯度变化而逐渐增多,至交错带森林-草甸区或草甸-草原区达到最大,到草原带降至最低.交错带具有最高的个体数、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且显著高于两侧的森林带和草原带,表明大尺度森林草原交错带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不同植被地带问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均较低,表明不同植被地带间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差异很大.森林带与森林-草甸区、草甸-草原区和草原带的相似性逐级减小,这说明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交错带、草原带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已与森林带发生明显分化,且分化越来越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森林斑块数、森林覆盖率是影响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的决定因素,森林斑块数、森林斑块平均面积、森林覆盖率是决定节肢动物个体数和物种数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植被地带天敌个体数百分率为(0.363 1±0.041 6)%~(0.524 9±0.036 5)%,天敌物种在维护森林-草原交错带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旨在探究山羊DCT基因启动子活性区及相关转录因子对该基因的调控作用,为山羊DCT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山羊DCT基因5′侧翼区序列及第一外显子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人和小鼠DCT基因启动子序列进行比对,同时结合在线启动子预测结果,采用快速克隆的方法构建5个5′系列缺失序列的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以此为基础构建3′缺失序列的6个报告基因载体,并构建SOX10、MITF和OTX2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点突变的6个报告基因载体,以瞬时转染的方法转染A375细胞,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检测缺失片段和点突变片段的启动子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山羊DCT基因11个不同长度的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990~+232bp的P3片段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片段(P0.01),基于P3构建的3′系列缺失片段中-881~-154bp的P8片段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片段(P0.01)。转录因子SOX10结合位点突变的载体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MITF和OTX2结合位点突变的载体荧光素酶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山羊DCT基因启动子核心调控区位于-881~-154bp区域,转录因子SOX10对山羊DCT基因发挥正调控作用,而转录因子MITF和OTX2对山羊DCT基因的调控作用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关系,试验采用测序、拼接的方法得到坝上长尾鸡的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并通过NJ法构建坝上长尾鸡与其他鸟类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先与中国原鸡聚为一类。说明坝上长尾鸡与中国原鸡(KJ778617)亲缘关系最近,中国原鸡(KJ778617)对坝上长尾鸡的形成过程做出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6.
培养课下自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生物统计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特点,利用统计原理揭示事物内在规律。课上讲授原理和方法,课下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推断思维、创新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畜牧专业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畜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饲喂试验来比较豆皮和麦麸作为猪日粮的饲喂价值。风干状态下,豆皮和麦麸营养成分分别如下:粗蛋白11.1%、15.4%;粗纤维32.5%、8.7%;酸性洗涤纤维36.8%、10.7%;钙0.6%、0.1%;铁492 mg/kg、92 mg/kg。饲喂试验采用72头杂交生长猪,分别用含豆皮0,6%,10%以代替麦麸的的日粮饲喂42 d,结果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生长育肥猪饲粮中用10%豆皮可以替代麦麸而不影响饲粮适口性和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物种GATA-3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人、黑猩猩、倭黑猩猩、大猩猩、毛猩猩、猿、猕猴、东非狒狒、亚马逊松鼠猴、小耳大婴猴、白犀牛、美洲海牛、星鼻鼹、八齿鼠、宽吻海豚、小马岛猬、虎鲸、海象、小家鼠、灰仓鼠、野猪、牛、九带犰狳、非洲跳鼠、欧洲兔、北美鼠兔、绵羊、袋獾、狼、非洲象、灰短尾负鼠、荷兰猪、褐家鼠、普通鼠句鼠青34个物种GATA-3基因编码区(CDS),并对该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导肽、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在34个物种67条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479个多态位点,生成45种单倍型,GATA-3基因序列编码区的种内、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GATA-3蛋白不具有导肽,N端无信号肽,没有跨膜结构域,表现为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结构元件是无规卷曲、α-螺旋和延伸链,理论等电点为9.47,GATA-3蛋白呈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