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3篇
  11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把握青年知识分子的特点进行了阐述。根据农业科研单位的特殊性,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做好青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内蒙古达里诺尔湖泊湿地动态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NOAA/AVHRR遥感监测资料,结合实地考察数据,绘制遥感影像图及植被指数图,统计了2000年至2005年,每年4月到9月达里诺尔湖的水域面积,分析了达里诺尔湖泊水体的年际变化,并结合1961年至2004年45年的气象数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于气候及人为因素,从2000年起至2003年达里诺尔湖泊的水域面积处于稳定波动状态,而2003年8月后湖泊面积减少,呈下降趋势。(2)在人为因素对环境的作用保持在1个较低水平时,研究区湖面变化与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有较好的吻合关系,年均气温与湖面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降水量与湖泊面积之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3)该地区气候的变化对湖区生态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影响相对较弱,认为温度和降水是影响研究区湖泊面积和水位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3.
旨在建立晚籼稻合理氮肥施用技术,探究了氮肥用量与运筹方式对晚籼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以‘益9优447’和‘益9优651’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氮肥用量和3种氮肥运筹方式,并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量和剑叶SPAD值等指标。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可增加晚籼稻有效穗数12.3%~61.9%,降低花后剑叶SPAD值衰减率5.9~8.5个百分点,增大花后干物质转运量0.8~1.1倍,提高花后干物质转运率5.5~10.2个百分点和增加产量23.5%~35.6%。氮肥运筹方式对晚籼稻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较小。氮肥用量270 kg/hm2与运筹方式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40%:20%:25%:15%组合处理的产量及干物质转运量与转运率最高。氮肥用量180 kg/hm2与氮肥运筹方式基肥:分蘖肥:穗肥=60%:20%:20%组合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氮肥用量为180 kg/hm2时,应增加氮肥基肥使用比例;氮肥用量为270 kg/hm2时,可适当增加氮肥后期追肥次数和比例。  相似文献   
64.
长江口河口锋区浮游动物生态研究Ⅲ优势种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年8月丰水期及12月枯水期间,对长江口羽状锋区水域内浮游动物进行了垂直分布调查研究。经对七个断面22个测站垂直采集标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优势种乌喙尖头Feniliaarirostris主要分布于10─0米层,在A断面密度可达1700个/米 ̄3。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主要分布于30米以浅水层,于A、B两断面垂直分布现象明显。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广泛分布于台湾暖流及其所控制或影响的水域,在长江口外B断面,该种主要分布于20米以上水层中,其密集分布中心及层次与乌喙尖头及中华哲水蚤高密度聚集有关。枯水期经对四个断面15个测站的调查分析结果看,冬季型浮游动物垂直分布与夏季丰水期相比有很大差异,大部分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不明显。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euchaeta分布于A、B断面20米以下水层中;中华哲水蚤则分布于10米以上水层中。  相似文献   
65.
干旱对内蒙古草地牧草返青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兴华  陈素华  韩芳 《草业科学》2013,30(3):452-456
利用4月份降水量与牧草返青期的关系分析干旱对牧草返青期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地牧草返青期与4月份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在荒漠草原,当4月份降水量减少30%~50%时,牧草返青期将推迟5~15 d;在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当4月份降水量减少50%以上时,牧草返青期才受降水偏少的影响,推迟10 d左右。建立了干旱等级与补饲、人畜饮水成本损失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干旱对草地返青期直接经济损失的定量评估,评估模型符合草地牧草生长规律和畜牧业生产特征,实例评估符合畜牧业实际损失程度,因此,能够在干旱对草地畜牧业影响评估服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阐述了蔬菜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分析了蔬菜生产科技含量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蔬菜龙头企业数量少和缺乏多功能的批发市场是长沙市蔬菜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因地制宜选择组织形式、抓好龙头企业、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和市场体系、完善社会化服务等促进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7.
内蒙古近30年10℃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文中利用内蒙古35个气象观测站整编的1971~2000年资料,研究了内蒙古及其各个生态类型区域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初终间日数和积温的空间变化、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内蒙古全区及各区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变化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全区范围内平均每十年积温增加95℃,初终间日数增加3.2天。其中,积温增加幅度最大是荒漠化草原区,平均每十年增加156℃;初终间日数增加幅度最大是荒漠化草原区,每十年增加6.9天;初日明显呈提前的趋势,初日在全区范围每十年提前了1.9天;终日呈推迟的趋势,终日在全区范围每十年推迟了1.4天。各区域的初终间日数和积温变化与全区相近,都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8.
中国油菜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油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现代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依然要依靠改革与发展油菜科研体系,促进油菜科技的不断创新,解决油菜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梳理了中国油菜科技创新体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及50多年来油菜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影响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5个关键问题及当前油菜产业发展面临的科技瓶颈。在分析油菜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发展油菜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9.
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网纵横,岛屿众多。北回归线横贯全省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森林覆盖率57.4%,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自粤北的19℃左右到南端雷州半岛增至23℃以上,适合农作物生长和动物繁衍生息,全年草木葱茏,生机盎然。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全国农业重要产区。  相似文献   
70.
在水稻(Oryza sativa L.)两系核不育研究过程中,用S1325(母本,籼粳杂交偏籼材料)与9663-1(父本,粳型材料)杂交,在其杂交后代F_4中出现不育株,不育株花粉镜检为典败、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与同株系可育株杂交,其F_1可育株与不育株出现1∶1分离,与三系保持系杂交,其F_1结实正常,结实性表现完全恢复,不育株再生苗经21℃冷水处理,其花粉育性恢复正常并可正常结实,由此确定该不育株为两系不育株;又对双亲及其后代不育株进行6 K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分析,排除不育株是来自外来花粉串粉的可能性,由此推测籼粳杂交后代可以产生新的两系核不育株。这是关于籼粳杂交可以创造新两系不育系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