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9篇
  1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石灰性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镉、铅的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石灰性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活化方法,选择四种试剂(氯化钠、盐酸、EDDS和柠檬酸)和受镉污染和镉、铅复合污染两种土壤(XX土壤,全镉6.77 mg kg?1,< 0.01 mm颗粒含量9.8%;JY土壤全镉5.72 mg kg?1、全铅312 mg kg?1,< 0.01 mm颗粒含量29.8%)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对于XX土壤,氯化钠、盐酸、EDDS和柠檬酸对镉均有活化作用,活化效率分别达到71.87%、74.87%、43.27%和22.86%;对于JY土壤,氯化钠、盐酸和EDDS对镉的活化效率分别达到53.44%、48.44%和42.4%,柠檬酸的活化作用不明显,氯化钠、盐酸、EDDS和柠檬酸对JY土壤铅的活化效率分别达到26.49%、25.56%、55.21%和14.81%。土壤质地可能是影响两种土壤中不同试剂重金属活化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0 引言 青麦蚕是江苏海门市特有经济作物“五青”作物(青玉米、青花生、青毛豆、青蚕豆、青麦蚕)之一。传统加工工艺是把刚灌满浆的半熟青麦(小麦或元麦)采摘下来,将青麦粒脱壳后,放在铁锅中文火炒熟,再由石磨碾转而成蚕状麦条,将其捏成团即可食用,因石磨碾转出来时其形如蚕状故名青麦蚕。相传清乾隆年间便有农民采摘青麦穗用石磨碾转成麦蚕.那时青麦蚕就叫“碾转”.现有些地方也称青麦蚕为“冷稹”。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利用单栏系统测定个体的饲料效率相关性状与瘤胃组织形态学指标,探讨绵羊饲料效率与瘤胃组织形态的关系,为解析绵羊饲料效率性状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选取出生日龄相近、系谱信息详细、健康状况良好的187湖羊公羔,56 d断奶后转入单栏饲养,过渡期14 d,预饲期10 d,正试期100 d。正试期内所有羊只仅饲喂颗粒饲料,自由采食及饮水,并在80 d和180 d晨饲前空腹测定其体重(body weight,BW)和80—180 d间的采食量(feed intake,FI),计算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中期代谢体重(metabolic body weight, MBW)、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和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等饲料效率相关性状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于180 d饲养结束后屠宰采集瘤胃腹囊组织1 cm2保存于4%甲醛溶液中,用于制作组织切片并观测其瘤胃乳头长度、宽度和肌层厚度。最后将其与饲料效率相关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饲料效率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且剩余采食量最大与最小的个体每天的剩余采食量之差达0.57 kg。饲料效率相关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分析表明剩余采食量与饲料转化率(r= 0.68)和采食量(r= 0.48)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初始体重(r=0)、末期体重(r= -0.01)和平均日增重(r= -0.02)无显著相关(P>0.05)。饲料效率相关性状与瘤胃组织形态相关性分析发现,瘤胃乳头长度与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初始体重和末期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肌层厚度与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末期体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而剩余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瘤胃组织形态无显著相关。不同RFI组羔羊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和瘤胃肌层厚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瘤胃乳头长、宽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High-RFI组羔羊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极显著高于Low-RFI组(P<0.01),肌层厚度显著高于Medium-RFI组(P<0.05);不同FCR组羔羊的剩余采食量、采食量、ADG、初始体重、末期体重和乳头长度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肌层厚度和乳头宽度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High-FCR组羔羊剩余采食量、采食量、ADG、初始体重和末期体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ow-FCR组(P<0.05或P<0.01),Medium-FCR组羔羊乳头长度显著长于Low-FCR组(P<0.05);除瘤胃乳头宽度外,不同FI组羔羊的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且High-FI组羔羊的剩余采食量、饲料转化率、ADG、初始体重、末期体重、肌层厚度和乳头长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ow-FI组(P<0.05或P<0.01);不同ADG组羔羊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初始体重、末期体重和肌层厚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乳头长度和乳头宽度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High-ADG组羔羊采食量、剩余采食量、初始体重、末期体重和肌层厚度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ow-ADG组,饲料转化率则极显著低于Low-ADG组。【结论】剩余采食量与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等饲料效率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可作为衡量饲料效率的潜在指标。剩余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与瘤胃组织形态学指标无显著相关,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与瘤胃乳头长度和肌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羔羊瘤胃组织形态对采食量和增重有显著影响,但其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4.
李冲 《种子科技》2020,(3):46-47
林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环境改善和保护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林业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各种林业建设新理念、新技术不断得以研发和应用,容器育苗技术就属于其中的一种。简单分析了容器育苗技术的优势,并阐述了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园林建设部门应在传统园林绿化的基础上,使园林建设朝着亮化、彩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提倡在园林建设中引进彩叶灌木,彩叶灌木属于非绿色植物,树叶呈异色,可以丰富园林的环境色彩,提升园林景观效果。基于此,主要以河南济源地区为例,首先对彩叶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然后对彩叶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6.
建设国有林场生态林为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发展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在经营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制约了国有林场生态林的发展。针对目前的状况,介绍了国有林场生态林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国有林场生态林经营管理水平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评估断奶应激对犊牛免疫功能的影响。筛选后共纳入11篇文献,通过回归分析解释异质性来源,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稳定性,使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表明断奶应激可导致犊牛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在断奶后1~3 d显著升高(P0.001),淋巴细胞数量在断奶后1~3 d显著降低(P0.001),单核细胞数量在断奶后11~14 d显著降低(P=0.015)。断奶应激可导致断奶后1~3 d(P=0.046)和11~14 d(P=0.001)犊牛血液中皮质醇浓度显著升高,但对断奶后5~8 d血液中皮质醇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犊牛血液中触珠蛋白(P0.001)和纤维蛋白原(P0.001)浓度在断奶后显著升高,并持续到断奶后14 d。敏感性分析表明所有结果稳定可靠,漏斗图分析表明皮质醇、触珠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存在少量的发表偏倚。本研究利用Meta分析发现犊牛血液中触珠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在犊牛断奶后2周仍高于断奶前水平,可以考虑将其作为潜在应激标志物应用于今后反刍动物应激反应的研究中;同时,本研究为犊牛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以及犊牛断奶应激和免疫功能相关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旨在研究肠炎沙门菌的酸耐受性。应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创造最优条件评估沙门菌在乙酸创造的酸性压力的条件下的活动,对比优化前后肠炎沙门菌生存能力的变化,以及耐酸基因相对转录的变化,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其他常用酸创造的酸性压力条件下,诱导肠炎沙门菌的耐酸性,对比耐酸基因相对转录的差异。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培养温度22.5℃、培养时间6h、菌液添加量15%。验证试验显示,细菌菌落数为3.966×108 CFU·mL-1,实测值与预测值接近。同时该模型环境下,肠炎沙门菌的生存能力最高,耐酸基因的相对转录升高最为显著(P0.01)。应用于其他常用酸创造的酸性压力条件下,同样酸耐受基因的转录升高最显著(P0.01)。研究结果说明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能合理地优化细菌酸耐受诱导条件。  相似文献   
29.
为了对福建省猪肉产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在优化沙门菌分离鉴定方法的基础上,随机采集猪场饲料76份,以及屠宰猪肛门拭子、猪体表、屠宰肉样、结肠段以及市场售卖猪肉共991份样品进行沙门菌分离鉴定。结果:福建省猪源沙门菌的污染率比较高,且不同的采样环节污染率不一样。猪结肠的污染率最高,为34.13%(57/167);其次为屠宰场猪肉为21.97%(49/223);市售猪肉为20%(10/50),猪场饲料为11.84%(9/76),肛门拭子为9%(27/300),猪体表样品为3.98%(10/251)。说明福建省猪肉产业链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沙门菌污染。  相似文献   
30.
根据ABAQUS软件提供的扩展Drucker-Prager模型,采用Mohr-Coulomb等面积圆屈服准则,介绍了等效材料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围岩扰动位移、围岩塑性状态两个方面对某地下洞室施工期的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开挖过程中,围岩扰动位移变化规律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第一阶段,随着开挖荷载的释放,围岩扰动位移逐渐增大,围岩扰动位移与释放荷载近似成线性关系;在第二阶段,随着释放荷载的增加,围岩塑性区逐渐出现并迅速加深,围岩扰动位移成倍增加。最后,对开挖过程中围岩扰动位移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围岩扰动位移斜率明显增大位置为最佳支护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