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PCR技求简介     
PCR技术是1985年美国Cetus公司的K.B Mullis博士首创的一种体外DNA扩增技术——聚合酶键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该技术是80年代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突破,被誉为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一经问世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同时也迅速在我国推广开来.该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医学、兽医学、生物工程、法医学、考古学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并且对已建立的基因克隆、DNA序列分析等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2.
1966年Forggren等发现SPA能与人抗体IgG的Fc段发生结合后,现已应用于免疫学的快迅诊断,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的重视。七十年代以后,人们研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lapyhl coccus aureueproteinA简称SPA,它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含有的一种蛋白成分,具有吸  相似文献   
23.
目前,国内对猪瘟抗体水平检测方法有:ELISA检测法、DOT-ELISA检测法和液体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法;伪狂犬病的抗体水平检测主要有: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病毒血凝(HA)与血凝抑制(HI)试验等。这些方法虽然都具有微量、特异的优点,但需要条件较好、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和经过专门训练的兽医微生物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操作,一次检测至少需要4个小时。虽然近年来也有一些快速检测技术问世如:  相似文献   
24.
畜禽霉菌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决  孙鸣 《中国饲料》2004,(10):35-37
谷物在生产及加工存储中容易出现大量霉变现象,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由于国内对霉菌及霉菌毒素引起的疾病研究较少,经常将霉菌毒素引起的疾病误诊为传染病,诊断失误造成药物无效或低效,延误疾病控制时机,给养殖业造成更大的损失。1 霉菌毒素的产生及中毒机理1 1 霉菌毒素的产生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在各种植物环境因素变化时产生的应激反应或霉菌生长条件改变的环境下所形成。大多数霉菌毒素均可感染饲料谷物,霉菌生长需要获得碳水化合物、充足的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通常为1 2~2 5℃)。植物…  相似文献   
25.
<正>艾叶(艾蒿的叶),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祛寒类中药。研究表明,其在动物生产领域具有中药的药用价值、绿色添加剂的特殊保健价值和配合饲料的均衡营养价值三重功效。在日本与韩国,艾叶早已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而被广泛运用。1艾叶的药用价值1.1艾叶作为中药的药理作为祛寒类中药,艾叶具有温中散寒、温肾回阳的功效,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镇咳平喘、止漏安胎和燥湿止痒等功效。  相似文献   
26.
兔病毒性出血症又名兔瘟,是1984年以来国内所发生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1)(2)。本病流行特点:多爆发于冬春季节,以西德长毛兔、青壮兔最易感;鸡、猫、狗、小白鼠,人接触该病后,均无临床症状及死亡现象。病理变化为实质器官出血、淤血性肿大,尤其出现“红气管”与肺严重出血为特征。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料(肝、肺、脾)悬液与人“O”型血球发生凝集现象(3)通过试验我们首次发现同样的病料悬液与人的“A”,型、“B”型、“A B”型血球均有凝集能力,均发生凝集现象。这一发现更加有助于本病的快速诊断及对其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采用灭活脏器苗(4)作紧急预接种,是行之有效的可靠措施,此文报导了郑州、安阳、开封几个疫区的系统诊断与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27.
28.
从河南省部分地区收集鸡血清312份,猪血清204份,奶牛血清200头份。分别用人乙型肝炎“两对半”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试剂盒检测。然后取经“两对半”系统检测有“+”的鸡血清26份,猪血清25头份,奶牛血清25头份,人血清4份,进行PCR扩增,其扩增片断选择在HBV-DNA相对保守区域,扩增后的产物电泳30min,紫外灯下观察600bp的片断为阳性,HBV-DNA阳性结果:鸡血清21份,猪血清6份,奶牛血清零份,人血清4份。  相似文献   
29.
河南省某奶牛场,采成年母牛血清200头份,鲜牛奶100份,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阳性结果如下:牛血清HBsAg7份,抗-HBs52份,HBeAg1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100份鲜牛奶阳性数:HBsAg2份,抗-HBs10份,HBeAg1份,抗-HBe2份,抗-HBc零份。电镜观察到HBV核心抗原阳性血清中有球形病毒颗粒。HBV表面抗原阳性血清中有球形和管形病毒颗粒:其直径约20nm。确证该奶牛场有部分奶牛感染乙型肝炎,其病原为人类乙型肝炎病毒。PCR扩增奶牛HBV-DNA,均未扩增特异的DNA片段,表明奶牛类乙肝病毒只是在抗原上与人乙肝病毒交叉,但在DNA水平上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30.
<正> 轮状病毒属呼吸道肠道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其含双股RNA,由11个片段的基因组组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可将轮状病毒基因组11个片段分开而呈现特定的电泳移动带(被称为是轮状病毒RNA的电泳型),借此可以将轮状病毒同其它病毒区分开来,达到鉴别病毒的目的。本文报告采用PAGE法鉴定犊牛和仔猪腹泻轮状病毒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