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棉花花药培养获得再生小植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花花药培养获得再生小植株PlantletRegenerationfromCottonAntherCulture植物花药(花粉)培养是创造大量纯合单倍体植株的有效手段,它对快速稳定杂种后代遗传性状分离,加速育种进程有积极意义。按常规杂交育种程序,选育...  相似文献   
32.
秦皇岛市农区养牛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牛一直作为役畜饲养。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养牛业才开始由役用阶段向役肉兼用阶段发展。在这一阶段,农户养牛主要考虑的还是役用价值。一般农户养母牛使役,繁殖犊牛出售,能够收回草料费用即可满足。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牛基本上失去了役用价值。养牛业开始由役肉兼用阶段向肉用阶段过渡。在这一时期,不可避免地出现效益下降而带来的养牛数量减少的问题。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民养牛效益成为农区秸秆养牛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WTO,…  相似文献   
33.
由于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水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苹果优良品种也不断推陈出新,果园更新频率越来越快,如何快速更新老品种,引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成为发展山区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接换头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但部分高接树刚进入盛果期,高接衰退病即陆续发生,表现为树势迅速衰退,产量明显降低,果实品质下降,发病严重的在短时期内树体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高接技术的普及应用,也阻碍了山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于1996年、1997年连续两年对辽西北地区的苹果高接园高接衰退病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查明了苹果高接衰退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一整套高接衰退病的防治措施,保证了高接技术在生产中的普及和应用。  相似文献   
34.
微生态、微生态失调性疾病与微生态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无菌动物和悉生生物技术,人们对人类、动物、植物和附属于他们身体体内外微生物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逐渐的形成一个崭新的交叉性学科——微(观)生态学说.微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人类、以至植物个体体内外所携带的正常微生物种群和人类、动物和植物(这里姑且叫宿主)的相互关系生态规律的科学.微生态学者研究后发现:在人类以及动物体内外存在着120种、数量高达100兆以上的综合性细菌群体,若以重量计:成年人体内、体表大约携带127lg微生物细胞(动物体内外微生物数会比这个数目更大),微生物的原核细胞总数为1×10~(14)个,而人类自身的细胞只有1×10~(13),即人类的自身细胞仅占携带全部细胞的10%,90%是微生物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些附着在人体、动物体内外的微生物群和宿主细胞在微观层次上融合在一起,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微生物种群在生存部位、种类、数量和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并与宿主相互影响、制约,互助惠利,和平共处.菌群的稳定比例,保持了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的身体.  相似文献   
35.
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在棉花中的应用概况,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棉花转基因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相关陈述。对棉花科研工作者了解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并有效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转基因技术在克服棉铃虫危害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将逐步在棉花抗病、抗逆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世界上,棉花转基因初期主要建立了以珂字棉为受体的转基因体系,随着雷蒙德氏棉、亚洲棉、海岛棉、陆地棉等其他棉种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花粉管通道法及其他转基因方法的应用,使得棉花转基因技术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中国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主要是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及其他科研单位建立起来的,通过高效转化载体的筛选、主要棉花品种(系)的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等措施,重点对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技术进行了改良,同时优化了基因枪轰击法及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技术,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该体系建立了以中棉所24等材料为转基因受体的农杆菌介导体系,并利用叶柄组织培养筛选获得了组织培养分化率达100%的新材料W12等,使转化率提高到原有效率的2.88倍,同时建立了基因枪胚性愈伤组织轰击转化体系,并提高了花粉管通道的转化效率。该体系为棉花育种提供了大量材料,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已培育多个棉花抗虫新品种,并为国内41家科研单位转化基因200多个,验证了多个功能基因作用获得大量育种价值新材料。笔者认为基因型依赖性仍然是限制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发展的瓶颈,扩大棉花转基因受体材料基因型范围、提高转化效率、扩大转化规模是棉花转基因技术体系的长久主题。同时,为提高效率和降低安全性的公众焦虑,探索和发现新的更为安全和有效的转化体系,如多基因共转化、质体遗传转化、定点转化或基因叠加、开发安全型转化技术等研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未来棉花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量新基因处于材料阶段,同时安全性评价要求提高也需要转基因材料深入的研究。随着棉花基因组序列的公布,棉花自身基因的克隆将会成为棉花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方向,对于促进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培育和功能基因转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
37.
仔猪李氏杆菌病也叫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所引起家畜、家禽、鼠类和人共患的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脑膜炎、败血症和母猪流产。  相似文献   
38.
慢性脑室积水又叫慢性脑水肿或称眩晕症,是脑的一种慢性无热性疾病。奶牛发病较罕见,笔者在奶牛场和养牛户,诊治5头,包括3头成母牛和2头犊牛,除死犊牛1头外,其余全部冶愈。1症状犊牛意识不清,反应迟钝,偶见痉挛,不能吮乳或吮乳动作不全,上下眼睑半闭,似睡...  相似文献   
39.
家禽喹乙醇中毒3例孙凤发,刘文革,李风莲(黑龙江省哈尔滨阎家岗农场,150078)我们在现场诊治中,见到家禽喹乙醇及其制剂中毒3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1太安村姜某,养海赛克斯蛋鸡400只,因鸡群发生下痢,服喹乙醇制剂灭霍灵(黑龙江生物制药二厂...  相似文献   
40.
骨质疏松症是奶牛矿物质代谢紊乱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成年牛骨质疏松症 ,因钙、磷代谢障碍 ,骨组织进行性脱钙引起 ,多在产后发生。笔者在临床现场就诊 2 0 0多例 ,仅 3例未治愈而淘汰。其余多经中西医结合治疗 ,痊愈。1 症状与诊断病初无明显症状 ,患牛异嗜 ,常舐食墙壁、牛栏、泥土、砖石头、喝粪水或尿水 ;食欲减少 ,吐草饼 ,伸颈空嚼 ,产奶量下降 ,发情配种延迟。长期脱钙 ,骨骼变形 ,尾椎被吸收 ,最后两尾椎消失。下颌骨肿大 ,针能刺入 ,触摸尾部柔软易弯曲 ,压无痛感。肋骨肿胀、扁平 ,叩诊有痛感 ;管状骨叩诊有清晰空洞音。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