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多拉菌素(Doramectin)是新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阿维菌素的第三代衍生物(伊维菌素是第二代),它与伊维菌素的驱虫机制相同,都是通过加强畜禽体内的r—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来实现。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大脑GABA主抑制突触后神经传导,GABA的释放量增加,使突触后细胞的正常休止位能提高,神经难以将刺激传递给肌肉,使肌肉不能收缩,  相似文献   
82.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纳米药物研究资料的归纳整理,介绍了纳米药物的发展现状和纳米药物的特点及纳米兽药、中药的研究状况.同时,对纳米药物给药系统及载体系统的发展和纳米药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找出了纳米药物研究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3.
不同土壤马铃薯施钾的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是需钾量大的作物之一 ,施用钾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本试验进一步明确不同土壤施用钾肥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 ,以及合理用量。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土壤类型的不同钾肥用量均能起到有效增产作用 ,在 6 6 7m2 施钾低于 2 2 5kg时 ,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产幅度提高 ,施钾量超过2 2 5kg时 ,则马铃薯产量随钾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84.
丁香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香酚是丁香油的主要成分,为一种有机酚.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麻醉等药效;此外还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抗癌、驱蚊避虫等多种活性,同时毒副作用小,代谢残留少,因而在医药、化妆品等诸多领域备受青睐.随着其功能团、作用位点、作用方式的进一步阐明以及有关数据库的建立,丁香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对丁香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微乳(Aspirin eugenol ester microe mulsion,AEE-ME)中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色谱条件为固定相ODS色谱柱(4.6mm×1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9nm,柱温30℃。结果表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在波长279nm、1.25~4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3),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是0.84%。因此,该方法适用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可用于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6.
PK-PD结合模型及其在兽用抗菌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PK-PD结合模型的发展,其在兽用抗菌药中的应用研究也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PK-PD结合模型理论的阐述,根据抗菌药物参数,对各类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订作一简要分析,以期对优化临床给药方案和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7.
炎消热清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炎消热清(AEE)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考察AEE的镇痛效果,并观察热刺激下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C)、氟哌啶醇(Hal)、L-色氨酸(L-Trp)、赛庚啶(CYP)等药物对AEE镇痛作用的影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表明,AEE可明显减少醋酸扭体试验中小鼠的扭体次数,降低热刺激小鼠疼痛反应;可显著降低热刺激所致疼痛小鼠全脑中PGE2的含量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痛觉的敏感度,与氟哌啶醇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与L-色氨酸和赛庚啶之间拮抗效应显著。说明AEE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小鼠全脑中的PGE2含量以及增加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阻断多巴胺(DA)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88.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科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相互交叉渗透,使得繁殖毒理学逐渐发展起来。繁殖毒理学包括生殖毒理学和发育毒理学,是探究环境、药物等因素对亲代的生殖功能及子代发育过程是否有影响的一门科学。本文就繁殖毒理学所探讨的受试物对试验动物的生殖细胞发生、卵细胞受精、胚胎形成、妊娠、分娩、哺乳过程及初生幼仔发育的损害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9.
喹烯酮在猪体内的代谢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5只猪按30 mg/kg单剂量口服给药,进行喹烯酮在猪体内侧链结构断开的代谢物研究。依据本试验建立的HPLC方法进行尿液代谢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喹烯酮以3-甲基-2-羧酸喹口恶啉的形式从尿中排出。  相似文献   
90.
蝇类是重要的病媒昆虫,其幼虫可在养殖场的粪便及未经处理的动物尸体中大量孳生。圈舍内的大量蝇虫可通过影响畜禽休息和吸食血液等方式袭扰牲畜,降低其生产性能。更重要的是,蝇类的体表和体内可携带大量致病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病原体;蝇虫具有边食、边吐、边排的习性,可机械性地传播各种病原体,是很多疾病的重要媒介。另外,一些蝇类的幼虫本身就是蝇蛆症的病原。因此,种群数量不受控制的蝇类可对畜禽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养殖场蝇类的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或机械防治等。口服抗蝇蛆药是化学防治的一种,该类药物为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畜禽毒性较低,混饲给药后在肠道吸收极少,随粪便排出,可阻断粪便中蝇蛆的发育而减少成蝇的数量。目前,常用的畜禽口服抗蝇蛆药有环丙氨嗪、除虫脲。本文综述了蝇类害虫的主要生物学习性、对养殖业的危害、综合防控措施以及口服抗蝇蛆药的应用情况,以期为养殖业的蝇害综合防控提供帮助,为口服抗蝇蛆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