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不同剂型植酸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钙、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1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以正常磷日粮为对照,研究在低磷日粮中分别添加相同剂量(100 g/t)不同剂型植酸酶(粉状、液体状、包被颗粒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磷日粮中添加不同剂型植酸酶均可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包被颗粒状植酸酶添加效果最好;(2)各组胫骨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3)各组血清磷、血清钙、血清碱性磷酸酶差异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钙、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也均有提高;(5)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肉仔鸡磷排出量(g/kg采食日粮)分别降低了28.28%、28.97%和32.41%(P<0.05)。由结果可知:在42 d的试验中,包被颗粒状植酸酶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钙磷利用率的作用效果最好,其次是液体状植酸酶,粉状植酸酶的作用效果要次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52.
犬肠套叠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肠套叠是幼犬的常发病,一般发病急,病情重,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引起死亡,笔者在临床上遇见犬肠套叠12例,治愈10例,死亡2例,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12例患犬中大多数是2月龄左右的幼犬,成年犬很少发生;各种犬均可发生,其中德国牧羊犬发病较多,套叠部位...  相似文献   
53.
为探讨高剂量钼对小鼠肾脏细胞凋亡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选用60只35日龄雌性昆明系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对照组、高钼Ⅰ组、高钼Ⅱ组饮水中分别添加0、200、400mg/L钼,连续染毒90d后取样,H.E染色检测肾脏组织结构,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肾脏Bax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高钼Ⅰ、Ⅱ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颗粒变性;高钼Ⅰ组、高钼Ⅱ组小鼠肾脏细胞凋亡率为2.25%、6.64%,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钼Ⅰ、Ⅱ组小鼠肾脏Bax蛋白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凋亡参与了高钼致小鼠肾脏损伤过程,其凋亡机制可能与高钼上调小鼠肾小管细胞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4.
为了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及相应菌株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从新疆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地区的7个奶牛场随机采集患乳房炎奶牛乳汁样本,用绵羊血平板和Baird-Parker琼脂平板初筛,利用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先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再用PCR方法检测其12种毒力基因,用小鼠攻毒试验检测其致病性。结果从142份乳汁样本中共分离出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个奶牛场有2个牛场检出并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7.14%(2/28)和8.82%(3/3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链霉素、头孢他啶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60%~8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20%,所有菌株最少对1种药物耐受,最多耐5种药物;分离株中共检出nucclfafnbBetasea 5种主要毒力基因,所有分离菌对小鼠均有很强的致病性。综上所述,所检牛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奶牛乳房炎感染情况较为严重,分离菌耐药性不强,许多菌株携带多个毒力基因且具有很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55.
冰川棘豆对家兔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7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试验组(n=11)和对照组(n=6),试验组按每d10g/kg的剂量饲喂冰川棘豆草粉。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7d采1次血,分离血清,测定生化指标。血清AKP、GOT活性和BUN含量从第7天起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清AMA活性从试验初期起迅速降低,并且一直呈降低趋势,整个试验期内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液中淋巴细胞从第4天起出现空泡变性,病理组织学检查中,心、肝、脾、肺、肾等组织器官普遍出现空泡变性。结果表明,冰川棘豆能引起家兔中毒,并对心、肝、肾等脏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56.
乡镇畜牧兽医站是我国动物防疫的基础单位,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做好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加强动物防疫体系不仅关系到养殖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人民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从乡镇兽医站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继续推进乡镇兽医站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7.
【目的】对埃里格孢菌(Undifilim oxytropis)FEL3产苦马豆素(SW)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在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乳糖、燕麦片、可溶性淀粉)、氮源(豆粉、酵母膏、牛肉膏、蛋白胨、硝酸钠、氯化铵、硫酸铵)、无机盐(MgSO4.7H2O,FeSO4.H2O,ZnSO4.H2O,CaCl2.2H2O,CuSO4.5H2O,KH2PO4)、初始pH(4.5,5.0,5.5,6.0,6.5,7.0,7.5)和接种量(体积分数2%,4%,6%,8%,10%)培养条件下,将埃里格孢菌FEL3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5 d后,测定菌丝湿、干质量浓度和菌液中SW浓度,选择最佳培养条件。【结果】当碳源为燕麦片、氮源为豆粉、无机盐为CuSO4.5H2O、培养基初始pH为6.5~7.0、接种量为体积分数8%时,埃里格孢菌FEL3菌丝湿、干质量浓度和菌液中SW浓度均较高。【结论】得到了埃里格孢菌FEL3产SW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用埃里格孢菌FEL3大量生产SW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选用16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以正常磷日粮为对照,研究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分别于不同温度(75℃、80℃、85℃)制粒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钙、磷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制粒温度条件下,低磷日粮添加植酸酶均可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75℃组好于其他温度组;②与对照组比较,2、3、4组肉仔鸡磷排出量(g/kg采食日粮)分别降低了33.45%、32.41%和29.66%(P〈O.05);③除75℃组胫骨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O.05),各试验组各项胫骨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O.05);④各组血清磷、血清钙、血清碱性磷酸酶差异不显著(P〉O.05);⑤与对照组比较,各试验组的总磷、钙、粗蛋白、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提高(P〉O.05)。  相似文献   
59.
西藏阿里地区冰川棘豆毒性生物碱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光谱分析表明冰川棘豆生物碱结晶Ⅰ为含有1分子结晶水的2,2,6,6-四甲基-4哌啶酮(2,2,6,6-tetramethyl-4-piperidone,TMPD)。小鼠口服LD50为935.4 mg/kg,95%可信限为852.7~1021.4 mg/kg。小鼠TMPD急性中毒症状与山羊冰川棘豆自然中毒症状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观察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10、17.5、25mg/kg)马杜拉霉素对科宝肉鸡的毒性。结果表明:17.5、25mg/kg可引起肉鸡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采食减少、站立困难、消瘦等,并继发腹水症。10mg/kg马杜拉霉素可引起鸡慢性中毒,因此,临床使用应低于这个浓度,用药时间不宜过长。病理形态学检验表明,中毒鸡的心/体比、肝/体比、肾/体比升高,脾/体比、法氏囊/体比降低;病理组织学检验表明,心肌和骨骼肌以肌肉变质性炎、肝脏以变质性炎、法氏囊和脾脏以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说明马杜拉霉素对心、肝、肾、脾、法氏囊等器官有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