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0篇
  3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51.
为提高株间锄草刀定位精度、降低机器视觉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该文提出里程信息融合机器视觉的方法对锄刀定位数据进行优化。通过分析定位数据校正和视觉滞后补偿的原理,设计了模糊逻辑校正器,通过模糊规则将模糊校正系统简化为单输入单输出形式,采用Mamdani模糊推理方法获得视觉数据可信度决策表,将可信度作为加权值生成校正锄刀定位数据,并提出采用实时里程信息作为视觉滞后补偿量的方法,给出补偿公式。田间刀苗距优化静态试验表明,视觉刀苗距误差为9.88 mm,优化后刀苗距误差为6.06 mm;动态试验表明,视觉数据出错率为4.8%~6.6%,刀苗距变化曲线显示,优化方法可有效过滤视觉坏点或不稳定的数据点,将视觉滞后纳入衡量标准,不同车速下动态优化后刀苗距平均误差为5.30~7.08 mm,较优化前降低了25%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锄草刀定位数据优化方法可有效提高机器视觉静态和动态获取刀苗距的精度。该研究为提高株间锄草技术的锄刀定位精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2.
花椒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椒试管苗叶片、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液浓度、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对花椒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并以花椒试管苗叶片分离出的原生质体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种类、培养密度、不同激素配比对花椒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液浓度、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对花椒原生质体分离有显著影响。在适宜条件下,用甘露醇作花椒原生质体分离的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在0.6~0.7 mol·L-1时分离效果最佳。以花椒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的最佳酶液组成为CPW-0.7 mol·L-1甘露醇+1.0%(w/v)纤维素酶R-10+1.5%(w/v)果胶酶,酶解时间为10 h,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分别可达82.36×105 个·g-1和72.74%。以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分离材料的最佳酶液组成均为CPW-0.6 mol·L-1甘露醇+2.0%(w/v)纤维素酶R-10+0.5%(w/v)果胶酶,酶解12~14 h,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分别为31.26×105 个·g-1、59.15%和53.87×105 个·g-1、63.92%。以花椒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分离纯化后的花椒原生质体在无激素的WPM培养基中,培养密度为1×105个·mL-1,培养第3天原生质体第1次分裂,2周分裂3~5次,原生质体28 d后形成微细胞团,培养60 d后可形成2 mm左右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53.
系列水性环境体系中玉米离体花粉的活力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玉米离体花粉在水性环境中迅速胀破死亡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包括磷酸盐缓冲液(PBS)与3种保护液体系(PSS1,PSS2,PSS3)的系列水性环境,将定量提取的自交系成熟玉米花粉分别浸没在上述水性环境中进行常温处理,经TTC染色后解析受处理花粉的存活率,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受处理玉米花粉的存活状态,最终确定保持受处理花粉活力的最优PSS。结果显示,各水性环境体系保持受处理玉米花粉活力的能力大小顺序为PSS1PSS2PSS3PBS;与PBS相比,PSS3对受处理花粉存活率的提高不显著,而PSS1可显著提高受处理花粉的存活率。结果表明,玉米离体花粉的活力在水性环境中显著降低、损伤严重,PSS中的二甲基亚砜、甘油、乙二醇、蔗糖对受处理玉米花粉有不同的保护效果,经PSS1处理后保持活力的玉米花粉具备正常的受精结籽能力。研究可为水性环境下玉米离体花粉生殖细胞化学诱变处理技术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20-羟基蜕皮酮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与Smad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质量浓度(0.05、0.10、0.25 mg/L)20-羟基蜕皮酮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设为B、C、D组)24 h,同时加同体积无水乙醇溶剂作为对照(设为A组).分别选用CCK8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及瘢痕增生相关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 CCK8法检测显示作用24 h后,4组的吸光度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A组最高,B组次之,C组较低,D组最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或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0-羟基蜕皮酮可使瘢痕增生相关Smad3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B、C和D组Smad3 mRNA表达均低于A组(均P<0.01).结论 20-羟基蜕皮酮能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瘢痕增生相关Smad3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5.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方文献采访工作成效,加强特色馆藏建设,高校图书馆应扩大采访视野,延伸采访触角,重视乡镇地方文献的采访;应坚持贯彻主动采访的理念,充分利用网络查找地方文献信息;应提高采访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采访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6.
1.适时采收。人工栽培的黑木耳,种一年,收三年,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 每年接种一批段木,便可连续生产。①采收的成熟度。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 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已产生白色孢子粉,此时应立即采收。②采收季节。 分春、伏、秋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段时间的木耳,朵大肉厚,色泽 灰黑,吸水膨胀率好,质量佳;从小暑到立秋前采收的叫伏耳,此时由于气温高,病虫害也 多,容易造成烂耳,质量差,但是产量最高;立秋后采收的叫秋耳,朵形略小,肉质中等, 质量好于伏耳次于…  相似文献   
57.
桔梗的干燥根入药,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能,全国广为分布,以江苏产品质量好,习称苏桔埂。种植桔梗效益较高,一般 667平方米产干货 250公斤,产值 2000元以上,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 选用前茬是禾木科、且地势较高、排水方便的地块种植为好,播种前要深翻土地 30厘米~ 45厘米深,每 667平方米施足厩肥 2500公斤,加过磷酸钙 25公斤后耙细整平畦面,作畦宽 1. 3米,畦面呈拱顶型,以利排水。   二、种子处理 播种前,种子用 0. 3%~ 0. 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 25小时,捞出晾干…  相似文献   
58.
鱼、蚌、蟹综合养殖,一般亩产成鱼250千克以上,河蟹4~5千克,珍珠120~200千克,比单一品种养殖净增效益200元以上。 实施综合生态养殖的围网生态条件与常规养鱼生产基本相同,水深在1.5~2.O米,底质平坦,水流平缓,无污染。面积30~100亩为宜。面积过小,河蟹易逃,水面过大管理不便。水面确定后即可用聚乙烯网进行围截。由于围网生态条件好,放养的河蟹大多不会逃跑,因而围网养蟹不需建防逃设施。  相似文献   
59.
多本菊是菊花日常栽培中常见的一种菊花,一般每盆开3~9朵花。那么怎样才能培育出花大、茎矮、脚叶完整的菊花呢?  一、培育种株选择品种纯正、无病菊株为种株。种株开花一个月后,从基部留10厘米高后剪去上部,除净枯叶,脱盆剪除滚毡须根,留部分宿土,喷洒多菌灵后栽种于地热高燥、背风向阳处。冬季种株需水量较少,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为促进脚芽生长茁壮,每亩需基施250公斤干燥腐熟粪肥和面施25公斤草木灰。到第2年3月份脚芽长到20厘米高时即可摘心。摘心后第3天每亩用磷钾复合肥5公斤溶于腐熟稀人粪尿中后开沟浇施。  二、…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