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09篇
畜牧兽医   23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选择28周龄商品代‘罗曼’蛋鸡840只,采用单因子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1只鸡,分别接受正对照(Ⅰ)、负对照(Ⅱ)、负对照+植酸酶60g.t-1+木聚糖酶200g.t-1(Ⅲ)、负对照+植酸酶60g.t-1+木聚糖酶350g.t-1(Ⅳ)和负对照+植酸酶60g.t-1+木聚糖酶500g.t-1(Ⅴ)5个试验处理,研究2种酶合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胫骨矿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Ⅱ组相比,添加植酸酶与木聚糖酶后使Ⅲ、Ⅳ、Ⅴ组入舍母鸡产蛋率、入舍母鸡产蛋质量和胫骨灰分含量等指标显著提高(P0.05),死淘率和破汤蛋率显著降低(P0.05),耗料量呈下降趋势;各组蛋质量、蛋形指数、哈氏单位、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单位面积蛋壳质量及蛋壳率等指标都在正常范围;50周龄时Ⅲ组蛋壳强度显著低于Ⅰ组(P0.05),Ⅳ组蛋壳率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Ⅱ组蛋壳厚度显示有高于Ⅲ、Ⅳ、Ⅴ的趋势.  相似文献   
42.
试验选取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的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日粮中添加亚油酸(L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瘤胃原虫中奇数碳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奇数碳链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OBCFA)是原虫脂肪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单独添加LA或DHA对瘤胃原虫中主要OBCFA的含量无显著影响,而当LA和DHA协同添加时C15∶0和C17∶0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异构酸和反异构酸的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3.
绵羊ANXA1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生物基因组学数据库,对绵羊膜联蛋白A10(AnnexinA10, ANXA10)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预测ANXA10基因编码产物的理化性质以及功能结构域并构建ANXA10同源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绵羊ANXA10基因含有1个72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4个氨基酸; ANXA10蛋白分子质量约为25.0 KD,理论等电点为8.16; ANXA10编码产物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主要位于细胞质中,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参与机体的调控。  相似文献   
44.
湖羊在西北寒旱地区行为学和生理指标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西北寒冷干旱气候条件下湖羊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变化,进而为西北地区湖羊引种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本试验选用12只(公、母各半)舍饲周岁湖羊,通过近红外摄像技术研究了不同季节(A因子,A1夏季,A2冬季)、性别(B因子,B1♂,B2♀)和不同时段(C因子,C1昼,C2夜)条件下湖羊的采食、饮水、反刍、卧息等行为。结果表明,季节因子(A因子)对湖羊采食、卧息、反刍等行为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性别因子(B因子)仅对湖羊采食和卧息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昼夜因子(C因子)对湖羊的卧息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采食和反刍行为有极显著影响(P<0.01)。季节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对湖羊采食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对反刍行为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余因子间交互作用对湖羊行为学无显著影响。试验羊体温、心跳、呼吸频率和血常规等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以上结果说明湖羊在当地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在西北地区引种湖羊可行。  相似文献   
45.
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的科研、教学基地,组织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深入农村牧区,承担科研任务,参加农牧业生产,开展实践教学,实行科研、生产、教学三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自1987年以来,在4个国家、省、厅级项目中,指导和培养34名本科生、3名专科生和11名硕士研究生,共完成28项专题研究和新技术推广项目,发表有学术价值的论文40余篇;完成的三个项目分别获省级三等奖、厅级一等奖、厅级三等奖,在科研、生产、教学三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6.
按同质原则将20只无角陶塞特(♂)与藏羊(♀)的杂交一代(4~4.5月龄)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5只(3只公羔,2只羯羔),每只为一个重复。采用3因子(2×2×2)设计,以研究同一营养水平和在精料为主类型饲粮中,改变部分能量饲料(A因子)和蛋白质饲料(B因子)对公羔和羯羔(C因子)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A、B、C因子及其交互作用对能量表观消化率和氮表观存留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A因子及A、B因子交互作用对ADF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1和P<0.05);B、C因子及其交互作用,A、B、C因子的交互作用对ADF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7.
选用6只甘肃高山细毛周岁母羊,于5月30日~9月20日采集血样,用RIA方法进行血浆中雌二醇、孕酮激素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乏情期雌二醇的平均值为(7.42±4.69)pg/mL,7月17日达到第一个峰值(16.81±7.03)pg/mL,P<0.05,8月11日达到第二个峰值(9.82±1.37)pg/mL,P<0.05;孕酮的平均值为(0.26±0.08)ng/mL,7月9日达到峰值(0.5±0.3)ng/mL,P<0.05,波动周期在15d左右;发情后24h雌二醇的平均值为(9.76±2.4pg/mL),孕酮的平均值为(0.76±0.21)ng/mL。  相似文献   
48.
为了比较IGF-Ⅰ和IGF-ⅠR基因在绵羊肌肉中的表达差异,根据GenBank公布的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其在甘肃‘高山细毛羊’及其与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F1代(南甘F1代)羔羊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结构,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了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南甘F1代羔羊肌肉组织中IGF-Ⅰ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而IGF-ⅠR基因的表达量在南甘F1代羔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组织中没有显著变化(P0.05).绵羊IGF-Ⅰ和IGF-ⅠR基因分别含有465bp和4 518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154个和1 505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7 011.71U和169 267.26U,等电点分别为9.36和6.70;IGF-Ⅰ基因信号肽切割点分别位于49~50位氨基酸之间,而IGF-ⅠR基因不含信号肽;IGF-Ⅰ基因编码产物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为主,位于细胞核的可能性最高(62.5%);IGF-ⅠR基因编码产物的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位于细胞质的可能性最高(34.8%);IGF-Ⅰ和IGF-ⅠR基因分别作为激素和信号传感器参与机体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苏子油对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人工瘤胃技术分析不同添加水平的苏子油对瘤胃发酵模式、发酵参数和瘤胃脂肪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剂量苏子油对发酵液pH值和氨氮(NH3-N)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相比较,随着苏子油添加量的增加干物质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发酵底物单位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甲烷产量呈下降趋势(P0.05);对TVFA无显著影响(P0.05),丙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乙酸含量和乙酸丙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C18:1、c9,t11-CLA和总的长链脂肪酸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表明在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苏子油,可改变瘤胃发酵类型、降低甲烷产量、调节瘤胃液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50.
甘肃省临泽县部分饲草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甘肃临泽县8个乡采集饲草饲料样品,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其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纤维、钙和磷含量,测出了常用的8种饲料共64个样品的上述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乡的同种饲草饲料间,多数营养成分相近,且与甘肃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相近,个别值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所得结果可以作为评价当地畜禽饲料营养价值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