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前喷钙对溶质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后熟软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白凤桃生长期树冠喷施Ca(NO3)2的方法,研究了采前补钙影响溶质桃采后贮藏品质及后熟软化进程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喷施10 g/L Ca(NO3)2处理的桃果实果皮、果肉及细胞壁物质中钙含量分别提高了18.8%、17.7%和11.3%,果实硬度提高了7.8%;处理果实呼吸高峰推迟1 d出现,并且果实软化前期的呼吸速率低于对照果实.贮藏过程中,喷钙果实出汁率显著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á=0.05).喷钙处理对细胞膜透性和酚类物质的含量没有影响,但显著抑制了采后贮藏过程中脂氧合酶(LOX)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此外,采前喷钙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细胞壁共价结合果胶和离子结合果胶的含量,抑制了常温贮藏半纤维素的降解(á=0.05),然而果实细胞壁水溶性果胶和纤维素的变化不受喷钙处理的影响.常温贮藏和冷藏2周后货架期间,喷钙果实的PG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ME酶活性则相反(á=0.05).研究认为,采前喷钙对桃采后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果实硬度上,喷钙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细胞壁半纤维素的降解以及LOX、PG酶的活性,影响了细胞壁果胶组分的变化,从而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生长期喷施氨基酸硒叶面肥对果树抗性作用的影响,以苹果斑点落叶病和梨黑星病为防治对象进行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氨基酸硒叶面肥对2种病害有防治效果可达50%左右,虽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但能明显提高杀菌剂的防治效果,与10%多抗霉素WP 100mg/kg对苹果斑点落叶病、400g/L氟硅唑EC 50mg/kg 对梨黑星病的联合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高于单独使用杀菌剂防效的80%左右,防效提高近10%,差异显著,且不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有效的降低杀菌剂的使用量,降低富硒果品农药残留,减少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苹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年生“红富士”苹果盆栽为试材,采用干旱胁迫下连续喷施50、100和200 mg/kg褪黑素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处理苹果叶片水势、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3种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苹果叶片水势下降,MDA含量、Pr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复水后基本恢复胁迫前水平;喷施褪黑素能缓解苹果叶片水势的下降;降低叶片MDA含量;进一步提高Pro含量和SOD、POD和CAT活性;且高浓度100和200 mg/kg效果好于低浓度50 mg/kg,但100和200 mg/kg之间没有差异。结论:喷施褪黑素可以缓解干旱对苹果幼苗的影响,提高苹果幼苗的抗旱性,综合抗旱效果和经济因素,推荐使用剂量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84.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果实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实采后病害严重影响水果的贮藏及果品质量。因化学杀菌剂在应用中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防治果实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手段作为一种有效替代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枯草芽孢杆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研究的模式菌株,为重要的生防菌源。在探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果实采后病害拮抗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展示了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于果实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可行性和潜力,为今后果实采后生防产品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5.
为了解淀粉芽孢杆菌YM6菌株(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YM6)对盐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采用水培法培育玉米,水培营养液中含75 mmol/L NaCl作为盐胁迫条件,接种YM6后可以显著提高玉米耐盐能力。用透射电镜观察YM6菌株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根尖细胞核、线粒体、胞间连丝等组织结构的变化;利用微量法测定YM6菌株对玉米幼苗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还测定玉米组织内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结果表明:接种YM6菌株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玉米幼苗根尖亚细胞结构的损伤;与不接种对照组相比,玉米植株地上和地下组织内的H2O2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而Pro质量分数、SOD、CAT、POD活性均显著提高 (P<0.05)。YM6菌株可通过提高玉米植株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物质量分数以及提高Pro质量分数,从而缓解盐胁迫对玉米根尖细胞损伤,提高玉米对盐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6.
本研究调查了民勤县大型真菌及黏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布。共采集大型真菌296份,隶属于5目16科22属60种,其中食用菌12种、药用菌12种、有毒真菌6种。首次在民勤县针对黏菌进行标本采集和湿室培养,共获得黏菌标本484份,隶属于3目4科8属39种。调查发现民勤县域大型真菌主要分布于靠近水源的水渠旁及人工林下,分别占调查总种数的68.33%和45%;黏菌主要分布于荒漠过渡带地区的灌木植被下,占调查总种数的79.49%。民勤县大型真菌及黏菌分布与当地水源、植被和特有微生境具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7.
在计划经济时期 ,畜牧生产主要是按政府指令性计划进行 ,生产者无需考虑各方面信息以协调生产。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畜牧生产企业及个体生产者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市场信息选择投资方向及生产项目。近年来 ,社会畜牧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市场上畜产品类别日趋丰富 ,信息流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 ,信息同样也会对畜牧业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导作用 ,以致于造成极大损失因而 ,必须重视对信息的评价工作。生产者对信息的需求性是勿用置疑的 ,问题的关键是所寻信息的价值量是有高低之分的。对信息价值量的评价是一个十分…  相似文献   
88.
89.
90.
高密度直播油菜高产优质和氮肥高效的适宜氮肥施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密度直播油菜(36×104plant/hm2)的合理氮肥管理措施。【方法】2011-2012年油菜季选用甘蓝型油菜品种德油6号,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区开展了氮肥施用量、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氮肥施用量试验在相同施氮方式(底肥+1次苗期追肥)下设置5个施氮水平(N 0、90、180、270和360 kg/hm2);施氮方式试验在同等施氮量(N 225 kg/hm2)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方式(一次性底施、底肥+1次苗期追肥、底肥+2次苗期追肥)。【结果】直播油菜农艺性状都随施氮量增多而呈增加趋势,而施氮方式对株高、一次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无显著影响。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油菜籽粒产量和菜油产量,含油率则有所下降。随施氮量增加,油菜籽芥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而硫甙含量略呈降低趋势。施氮方式对油菜籽含油率、芥酸和硫甙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油菜产量和氮肥贡献率(NCR)都随施氮量(90 270 kg/hm2)加大而提高,当施氮量继续增加(360kg/hm2)时却出现明显下降。但180与270 kg/hm2两施氮量处理间的油菜产量、氮肥贡献率(NCR)和氮肥表观利用率(REN)均无显著差异。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AEN)、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氮肥表观利用率(REN)表现出明显降低趋势。当施氮量≥270 kg/hm2时,氮肥农学利用率(AEN)、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氮肥表观利用率(REN)均显著低于90 kg/hm2处理。同等施氮量下,氮肥分期施用可以提高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菜油产量,并以底追两次施氮相对较高。底追两次施氮方式的氮肥利用率(AEN、PFPN、NCR、REN)均相对高于其他施氮方式。【结论】在本试验中等肥力条件下,高密度直播油菜(36×104plant/hm2)的合理氮肥施用模式为施氮量180kg/hm2和底追两次施氮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