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19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做青过程中重要品质关联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皓  毛志方  涂云飞  施海根  李大伟 《茶叶》2007,33(4):207-210
以鸠坑种的夏茶对夹二、三叶新梢为原料,研究了两种做青方法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做青方法PPO的活性在摇青阶段均呈现高→低→高的变化,且在第三次摇青后活性达到最高;而POD以鲜叶中的活性为最高,整个做青过程中略有下降但不明显。丙酮粉法比匀浆法测定酶活性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202.
γ射线与HNO2复合处理对辣椒M1代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60Co-γ射线与HNO2复合处理辣椒种子,结果表明,M1代的损伤效应随着复合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发芽势、根长表现累加效应,成株率表现协和效应,但对最终发芽率影响很小;复合处理最优诱变剂量为30(1×10)Gyγ射线与0.05mol/L的HNO2浸种70min;复合处理最优诱变剂量的早期形态预测指标是M1根长为对照的54%;诱变处理对发芽势、成株率、株高和根长的效应趋势一致,其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据此认为,发芽势、成株率和株高可作为早期测定复合处理生物学效应的可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3.
新疆甜菜品种(系)基因转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植物发育的分子遗传学理论筛选到一种不依赖基因型、高频率再生、易重复、简单快速及周期短的组织培养体系,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基因导入新疆甜菜品种(系),获得转基因植株,建立了新疆主栽甜菜品种(系)基因转化和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204.
我国玉米粗缩病株上发现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玉米粗缩病近年来在我国的主要玉米产区迅速蔓延,流行成灾,已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根据病毒粒子的形态、基因组结构及其生物学特性,国内多数研究结果认为玉米粗缩病的病原为玉米粗缩病毒(MRDV).虽然国外有少数学者根据病毒的寄主范围与MRDV存在差异, 而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相似,怀疑引起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原均为RBSDV,但缺乏充足的证据.本研究利用RT-PCR和序列测定方法,获得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玉米和水稻上的相关分离物的第十条基因组片段(S10)的全序列,为我国玉米粗缩病病原的鉴定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5.
小麦黄色花叶病毒RNA2自然缺失突变体的筛选和定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许多真菌介体传播的病毒在机械接种过程中易于发生自然缺失。利用在小麦上连续机械接种WYMV的方法,自第27代起,利用RT-PCR和Northern blot方法在感病小麦中检测到一个WYMV RNA2的缺失突变株,序列分析发现缺失区域位于RNA2的214~2 808 nt,共计2 595 nt,并在缺失区域的两端存在7个碱基的反向互补序列。缺失区域上游紧邻这7个碱基双链区存在一富含AU的短序列,并据此对此D-RNA2的缺失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6.
禾康9号是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新育自交系P19865为母本、Y204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粗蛋白含量高达12.52%,超过国家饲用玉米一级标准〔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10%〕,对该品种的来源、选育经过及其特征特性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禾康9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7.
禾康9号是湖北康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新育自交系P19865为母本、Y2048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于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粗蛋白含量高达12.52%,超过国家饲用玉米一级标准(粗蛋白(干基)含量大于10%),本文阐述了该品种的来源、选育经过及其特征特性,提供了禾康9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8.
为了掌握噻虫嗪在辣椒上的残留消解规律,本文设置了日光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两种栽培条件,采用田间试验和液相质谱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剂量30%噻虫嗪悬浮剂在辣椒茎叶上喷洒后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噻虫嗪在日光温室辣椒和露地辣椒上的初始沉积量存在较大差异,施药剂量越大、初始沉积量越高;噻虫嗪在辣椒上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动力学一级降解方程;茎叶喷洒噻虫嗪60 g/hm2和120 g/hm2后,其降解速率基本相似,在露地辣椒上的半衰期分别为2.7 d和2.6 d,在日光温室辣椒上的半衰期分别为2.8 d和2.6 d;2种剂量的残留降解时间和最终残留量均符合蔬菜质量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20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