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分别在山东省泰安和河北省沧州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新型速效硫肥(Rapid release sulphur,RRS)对大蒜产量、维生素C含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不施硫对照(S1),普通硫磺粉45kg/hm2(S2)、普通硫磺粉90kg/hm2(S3)、速效硫肥45kg/hm2(S4)和速效硫肥90kg/hm2(S5)5个处理,泰安点经济产量为蒜薹和蒜头,沧州点为蒜头。结果表明:与无硫对照相比,普通硫磺粉处理对大蒜产量无显著影响,速效硫肥处理有较明显的效果。S5处理下的大蒜产量在2试验地均表现为最高,其中泰安点蒜薹和沧州点蒜头增产明显,分别增加12.4%和3.2%。2试验地施用硫肥对大蒜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表现有所不同,泰安点S5显著提高了蒜薹维生素C含量、对蒜头影响不显著,沧州点S5显著提高了蒜头、维生素C含量。施用速效硫肥能提高大蒜的生产效益,两试验点均以S5增效为最高,泰安和沧州的施硫利润分别增加6 158元/hm2和2 164元/hm2,产投比分别为29.5和11.0。合理施用速效硫肥能实现在增加大蒜产量的同时稳定或提高大蒜品质,增加大蒜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3.
石灰性潮土速效磷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区和室内模拟研究了两种不同含磷潮土olsen-p的变化和固磷特点,结果表明,在休闲状况下,土壤原有olsen-p的变化平缓,而施磷后土壤olsen-p的变化波动较大,其变化规律呈Y高磷潮土=25.626e^-0.0543x和Y低磷潮土=22.065e^-0.161x衰减。种植作物条件下,作物对不施土壤原有olsen-p的消减增多。施磷不仅增加土壤olsen-p含量,同时也加大作物对olsen  相似文献   
24.
本刊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2007年3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2007年农电工作会议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召开。这次会议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六  相似文献   
25.
以地处典型荒漠地区的石羊河中游的2个天然柠条林种群为研究对象,调查柠条种群分布、密度、盖度等特征,分析2分布区柠条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石羊河中游2分布区天然柠条种群空间分布均为聚集分布类型,但聚集度存在一定差异;红敖包和阿拉古山天然柠条林种群密度相差不明显;2地天然柠条林的平均地径也相差甚微。通过方差分析法分析差异都不是很明显;2个柠条种群分枝数和新梢长度差异显著,红敖包柠条林的新梢长度明显大于阿拉古山,而分枝数相反;种群结构大小的调查显示,2个天然林都处于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退化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和仿真灌木+梭梭灌木林对风沙流的风速、输沙通量及其沙粒的分布影响,为干旱区退化的防风固沙林功能恢复和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同时测定不同高度下裸沙地、仿真灌木+梭梭林和梭梭林的风速、输沙通量及其沙粒径,比较分析其风速消减率、输沙通量变化及沙粒度随高度分布。[结果]在风速3.0~8.9m/s范围,仿真灌木+梭梭林内的20cm高度的风速平均削减率达到61.35%。梭梭林的输沙通量是仿真灌木+梭梭林的1.5倍,裸沙地平均输沙通量是仿真灌木+梭梭林输沙通量的4.13倍。梭梭林与仿真灌木+梭梭林的输沙通量随高度变化都呈指数递减,其风沙流含沙量及沙粒度的空间变化在10cm以下较大。[结论]仿真灌木+梭梭林降低了林地风沙流中黏粉粒(≤0.02mm)向空气中输送量,改变了风沙流的沙粒度空间结构,迫使风沙流的输沙集中在较低层。  相似文献   
27.
前言我国干旱地、半干旱地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一半左右,三北(西北、华北,东北)一些省、区有的占70%以上。这部分土地的生产潜力较大,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土壤有效水分贮存的多少为产量增减的关键因素。为改变生产现状,着眼于地上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对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28.
碱化土壤代换性钠允许值与磷石膏用量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应用磷石膏改良碱土或碱化土壤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在改土实践中对磷石膏改碱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从磷石膏改良碱土、碱化土化学性质的角度确定磷石膏用量,一般是以钙离子完全代换耕层土壤的代换性钠离子来确定.事实上,在盐碱区能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好土中,也含有一定代换性钠.用磷石膏改良碱土、碱化土无需将代换性钠完全代换掉,当使碱化土壤中的代换性钠降低到对作物无毒害时的磷石膏用量,即为适宜用量,此时土壤中的代换性钠值即允许存在值.确定了土壤代换性钠允许值,便可确定改良某一碱化土壤的磷石膏适宜用量.为此,我们对典型碱斑土壤不同区位进行了多点取样测试和室内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9.
以河北省土壤可溶态稀土含量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可溶态稀土含量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可溶态稀土含量,随土壤质地由砂变粘而升高,与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关系为y=(2.717 05 6.228 59 x)/x,与土壤酸碱度的关系为y=0.912 xe-0.202 25x,与土壤代换量的关系为y=0.334 5.338 logx.  相似文献   
30.
用隶属函数对小扁豆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分析法,把小扁豆品种的多个性状纳入同一个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小扁豆品种进行综合评价。试验数据来源于2001~2003年连续三年的试验结果。对18个小扁豆品种运用该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LD17表现最好,其次为LD46和LD48,综合性状最差的是当地品种SD2。该法简便易算,结果客观、全面,接近品种的实际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