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8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解中国猪群中猪诺如病毒感染情况,本研究根据猪诺如病毒保守的RNA依赖性RNA多聚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套巢式RT-PCR引物,用该引物从猪粪便样品中扩增出与预期目的产物大小一致的条带,经克隆、测序后获得的序列与GenB ank数据库序列比对,证明所扩增的序列属于猪诺如病毒,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猪诺如病毒巢式RT-PCR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该方法检测某猪场健康育肥猪粪便样品,阳性率为54.5%。通过RDRP基因进行核苷酸同源比对发现本文获得的猪诺如病毒Wuning 1株属于GII群诺如病毒,与美国猪诺如病毒毒株OH-QW101/03/US、中国猪诺如病毒毒株Norovirus pig/GII/Ch6/China/2009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近。值得注意的是猪诺如病毒Wuning1毒株与武汉人诺如病毒毒株E2120/CHN/2010核苷酸同源性高达77.1%,说明猪诺如病毒Wuning 1毒株与武汉人诺如病毒基因组上亲缘性较近。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检测猪诺如病毒的巢式RT-PCR方法,并应用于临床猪粪便样品的检测,为猪诺如病毒的诊断与监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方法、为猪诺如病毒的进化、分子病毒学及与人诺如病毒关系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水溶液和芦笋中毒死蜱的辐照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寻求一种能有效降解毒死蜱残留的技术方法,本文采用60Co γ射线辐照水溶液和芦笋中的毒死蜱,并对比了毒死蜱的辐照降解率。结果表明,辐照剂量在0~12kGy时,水溶液中毒死蜱的降解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4kGy的辐照可使其降解率达95.5%;芦笋中毒死蜱的辐照降解率偏低,8kGy辐照时降解率最高,达到30.0%。进一步研究表明,芦笋成分Vc、芦丁和总糖等的存在对辐照降解毒死蜱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73.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一直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与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领域。如何管好用好村集体"三资",对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瘦肉精"系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化合物,曾被滥用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以提高胴体瘦肉率。中国虽自2010年起禁止其应用于动物养殖环节,但当前,"瘦肉精"类物质非法添加现象仍时有发生,且其替代品多、隐蔽性不断增强对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仍构成极大威胁。功能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结构及性质,极大地提升了现有传感检测技术的性能,使得现有传感检测技术不断朝着灵敏、高效、简便、低成本及抗干扰能力不断增强等方向发展。该文分别从金纳米材料、碳质纳米材料、量子点以及其他新型纳米材料角度出发,总结了以上纳米材料与传感检测技术相结合在"瘦肉精"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功能纳米材料与传感检测技术相结合需要提升的地方,为下一步开发更灵敏准确、简便易行、高通量及低成本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利用胶粘剂改进母牛代谢试验集尿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的营养代谢试验大都采用阉公牛作为试畜,但若需进行妊娠、泌乳等生理阶段的营养研究,就不可避免地遇到母牛较难集尿的困难。若用漏缝地板,易造成粪尿相混;若单纯使用挽套于母牛后躯的集尿袋,当母牛排尿时,由于母牛弓背的动作,易使原来挽套好的集尿袋口与尿生殖道口之间出现较大的间隙,尿液易外流或反溅到母牛后躯,沿臀部流下,致使接尿不全。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误差。若采用膀胱内留置导尿管的方法,虽接尿完全,但若插入导尿管时操作不当易造成损伤,尤因母牛有尿道憩室的解剖特点,插管较易造成损伤,况且营养…  相似文献   
76.
黄原胶添加对碱法诱导魔芋胶凝胶特性及凝胶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究黄原胶添加量对魔芋胶凝胶特性及凝胶机制的影响,为相关凝胶食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2%的魔芋胶溶胶为基质,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黄原胶,制备混合多糖体系,并在2%的碱浓度(Na2CO3)及90℃的高温下加热混合体系2 h,冷却后制得不同黄原胶含量(0-1.5%,w/v)的混合凝胶。通过测定混合凝胶强度,研究去离子水浸泡、2%柠檬酸溶液浸泡和冻融处理对凝胶样品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凝胶的微观形貌,探究不同处理及黄原胶添加量对魔芋胶凝胶结构的影响。另外,基于流变学、X-射线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探究魔芋胶-黄原胶混合体系在热碱处理过程中凝胶网络的形成过程,揭示凝胶化机制。【结果】90℃恒温加热2 h后,随黄原胶含量增加,混合凝胶强度反而降低,表明90℃加热过程中,黄原胶的存在影响了魔芋胶凝胶网络的形成。但室温条件下,黄原胶含量越高,混合凝胶强度也越高,表明冷却过程中黄原胶可能加强了凝胶网络。经去离子水、2%柠檬酸溶液浸泡后,各处理凝胶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以2%柠檬酸溶液浸泡处理后的凝胶强度降低最明显。此外,冻融处理后,魔芋胶凝胶出现明显的析水现象,析水率可达50%,但加入黄原胶后,混合凝胶的析水作用显著降低,黄原胶含量越高,析水作用越弱。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在90℃恒温加热2 h的过程中,随黄原胶添加量增加,体系凝胶化速率减小,表明加入黄原胶降低了魔芋胶凝胶网络的形成。随后对该混合体系进行降温扫描,发现当温度从90℃降低至60℃时,凝胶弹性模量呈明显降低趋势,当温度继续降低至室温时,凝胶弹性模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转折点所对应的温度为60℃,温度越低,弹性模量越高,表明黄原胶分子在60℃时开始与魔芋胶网络发生协同结合作用。【结论】黄原胶添加可显著提高碱法诱导的魔芋胶凝胶在室温下的凝胶强度,同时可改善该凝胶的冻融稳定性,该结论可为魔芋胶凝胶相关食品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7.
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从科属种组成、生活型、观赏特性、区系分布、种子类型等方面,对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藤本植物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武安国家森林公园分布有藤本植物27科53属92种,双子叶植物、草本植物具有明显优势;在科属种的组成中,总体上比较分散,超过10种以上的科仅有2科,没有超过10种的属;生活型上,以高位芽最多,占35.89%,缠绕类和卷曲类较多,分别占38.04%和41.30%;观赏性上,很多藤本植物同时具有2种或2种以上观赏特性;地理分布上,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以泛热带属性占绝对优势;果实类型数量分布无明显差异,干果居多。提出加强构建种子传播廊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藤本植物的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综合利用等保护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78.
在结合实践与应用的基础上,详细介绍野花组合的植物选择、地块整理、组合播种、灌溉、间苗、除草等栽培养护管理过程,并针对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9.
一、切碎用青饲料喂猪时应将其切碎至1~2厘米长为宜。二、打浆先在打浆机内加入一些清水后使其启动,再将已除去异物、洗净切碎的青饲料放入进料口,边放料边加水,使料水比为1∶1。成浆后打开出料口,让草浆流入贮料池等容器内。  相似文献   
80.
为建立一种能够区分猪瘟病毒(CSFV)强毒与弱毒疫苗C株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方法,本研究对GenBank中登录的25株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C株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设计一对共用下游引物以及分别针对CSFV强毒株与弱毒疫苗的特异性上游引物,其Tm值分别为84.5±0.5℃和88.5±0.5℃,熔解曲线分析显示为单特异峰.检测结果显示本实验建立的鉴别CSFV强毒感染与弱毒疫苗的荧光定量RT-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方法特异性强,对其他相关病毒无特异性扩增;敏感性高,最低检出量为5×RID50的细胞疫苗基因组拷贝;重复性好;并且扩增效率高、线性范围广、检测时间短,可对免疫猪群中CSFV强毒感染做出快速准确的鉴别检测,为有效防制猪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