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9-2015年北京市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系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9-2015年参加北京区域试验的小麦品系为材料,利用SSR标记进行指纹分析,旨在为小麦品种管理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在130个参试品系中,共检测出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差的品系30个、疑似品系28个、两年度间更换样品的品系2个,其中2013-2015年检测出的有问题品系相对较少。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参试品系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但骨干亲本的高频率使用降低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年度间的遗传多样性无明显变化。在今后小麦育种工作中,应尝试在育种资源、育种模式以及育种方向上进行改变,提高北京市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利用人参单一基因(unigene)序列,研究人参转录区SSR的分布特征;开发单一基因微卫星(UGMS)标记,并比较人参UGMS与基因组SSR标记(G-SSR)在分布频率、多态性及通用性等方面的不同,为人参等五加科药用植物的鉴定、遗传图谱的建立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NCBI公共数据库的7 649条人参EST序列,筛选出含有SSR的单一基因序列,并分析人参SSR的分布;根据这些序列以及包含SSR的人参基因组序列合成的引物扩增人参不同品种和其它五加科植物。【结果】检测到总长度为2.72 Mb的4 869个单一基因。其中,488个单一基因分布有724个SSR,占人参EST的10.02%,SSR的分布密度为3.75 Kb。一至三核苷酸重复分布频率分别为29.28%、48.06%和19.06%。非编码区和编码区重复序列分别以AT/TA和AAG/CTT为主。在合成的100对UGMS和44对G-SSR引物中,分别有86和44对能够扩增出人参的PCR产物,其多态率分别为42.0%和43.2%。人参UGMS对五加科西洋参、三七和刺五加植物的通用性分别为100%、87.2%和75.6%;G-SSR分别为95.5%、72.7%和40.9%。【结论】人参基因中SSR发生频率较高,并以二核苷酸重复为主。不同基因区域内的SSR分布具有非随机性。UGMS在揭示种内多态性方面不及G-SSR,但具有较高的种间通用性。  相似文献   
33.
利用抗、染根肿病F_2群体构建大白菜AFLP遗传连锁图谱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易感染根肿病的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自交系94SK和抗根肿病的CR Shinki DH系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F1,并选择一株F1植株进行自交,构建了F2作图群体.利用扩增出与根肿病抗性基因CRb连锁标记的17对AFLP引物组合Pst+GNN/Mse+CNN构建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谱.这些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22个亲本间表现出多态性的AFLP标记.应用其中6个与CRb基因紧密连锁的AFLP标记转化成的SCAR标记和清晰可见的大于100 bp的211个AFLP标记构建了一张包含179个标记位点、10个连锁群、覆盖长度为576 cM,平均图距3.3 cM的遗传图谱.抗根肿病基因CRb定位在第一条连锁群9 cM的范围内.研究表明,利用Pst/Mse Ⅰ和EcoR Ⅰ/Mse Ⅰ引物组合以及其他分子标记类型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有效减少遗传图谱中聚集和间隙现象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该图谱的构建对在基因组范围内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大白菜的适宜AFLP-Pst I/Mse I引物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PCR的DNA指纹鉴定技术AFLP广泛应用于生物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分子系统发育和品种鉴定等方面.为了筛选出大白菜适宜的AFLP引物组合,研究以抗根肿病大白菜双单倍体CR Shinki、感病自交系94SK及其后代F2构成的纯合抗病和纯合感病DNA混合池为材料,利用256对Pst I/Mse I引物组合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每个组合检测到55条带,共扩增13 079条带,平均每1 000条带检测到1.30个根肿病抗性基因连锁标记;多态性带数为3 167条,双亲间多态性频率约为0.24;扩增带数与多态性带数呈线性正相关,引物组合中的不同GC含量与扩增带数和多态性带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并表现出线性负相关.筛选出的适宜53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4 381条带,占总扩增片断的33.50%,平均每对扩增出83条,其中9个组合扩增出与抗根肿病基因连锁标记.  相似文献   
35.
利用分子标记筛查小麦相似品种(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每年的小麦区域试验中均发现一些参试品系高度相像或与审定品种高度相像,为此需建立从大量品种中筛查相似品种的方法。本文比较了547个国家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系及134个国审品种的分子标记遗传相似系数(GS)和主要农艺性状及表型,发现绝大多数相似品种(系)间的GS大于0.90,依此确立了用分子标记筛查相似品种的方法体系,解决了无法从大量品种中查找相似品种(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醇溶蛋白法和SSR标记法检测小麦种子纯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SSR标记法和醇溶蛋白法检测小麦种子纯度的准确度,以参加冬小麦区域试验的8个品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法和醇溶蛋白法分别检测8个品系中的杂株,以田间表型鉴定结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800个单株(每个品系取100个单株)中,醇溶蛋白法和SSR标记法分别检出44和55个杂株,田间表型鉴定出49个杂株.这49个杂株中,有41株同时被SSR标记法和醇溶蛋白法鉴定出来,另有8株仅被SSR标记法鉴定出来.证明SSR标记法检测小麦种子纯度较醇溶蛋白法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37.
为了解宠物猫源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在乌鲁木齐市多家宠物医院采集宠物猫肛拭子样品59份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利用PCR方法检测13种耐药基因。结果:分离鉴定出大肠杆菌47株,分离率79.7%(47/59)。分离菌对四环素(TET)(83.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C)(66.0%)和磺胺异噁唑(FIS)(66.0%)耐药情况严重;对头孢他啶(TAZ)、头孢曲松(CRO)、恩诺沙星(EN)、庆大霉素(GEN)耐药率在38.3%~48.9%;对环丙沙星(CIP)、阿米卡星(AMK)敏感性较好,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菌株。菌株多药耐药分布在5~8耐,占比59.6%,耐药表型以1耐TET和6耐A/C+GEN+CRO+TAZ+TET+FIS为主。共检出ant(3″)-Ia、aac(6′)-Ib、blaTEM、blaCTX-M、qnrS、tetA、tetB、tetM、sulⅠ、sulⅡ10种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布在8.5%~57.4%,未检出耐药基因oqxB、bla  相似文献   
38.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筛选培育耐盐小麦种质资源对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9份杂交小麦和2份常规品种为试验材料,以蛭石为培养基质,设置NaCl含量分别为0、0.4%、0.8%、1.2%、1.6%、2.0%的6个处理,从播种时开始盐胁迫处理,分析测定生长相关的11项指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小麦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在1.2%盐处理下,小麦种质资源大多数指标的耐盐系数四分位差最大,因此,1.2%盐被认为是耐盐鉴定最适浓度;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将11项调查指标的耐盐系数简化为3个主成分;通过主成分贡献率和隶属函数分析进一步将3个主成分值简化成综合评价指标D值;根据D值利用聚类分析将21份小麦种质资源划分为5类,对应高耐、耐盐、中耐、敏感和高敏5个耐盐级别,苗期耐盐鉴定表明13份杂交小麦的综合评价D值高于捷麦19与济麦22;结合逐步回归分析获得11个调查指标耐盐系数与D值的最优回归方程:D=–0.743+0.779×PLL+0.372×TNL+1.273×PH+0.336×PLC+0.279×RL+0.558×RDW,由此回归方程可知...  相似文献   
39.
为掌握新疆伊犁昭苏地区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在伊犁昭苏地区各散养户采集鸡的泄殖腔拭子及羊、牛的鼻拭子和肛拭子样品共1 120份,从中分离粪肠球菌,通过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其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结果表明,共分离鉴定出粪肠球菌263株,分离率23.5%,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的耐药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羊源、鸡源和牛源。其中,羊源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均大于75.0%,显著高于鸡源和牛源粪肠球菌(P<0.05);鸡源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0~50.0%之间;牛源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21.1%以下;所有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完全敏感。外排泵基因emeA在不同来源粪肠球菌中的检出率均高于80.0%;ermB、fexA、optrA、tet(M)和aph(3’)-Ⅲ基因在羊源粪肠球菌中的检出率高于70.0%,与耐药情况基本一致;未检出cfr、ermC和poxtA基因。不同动物源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基本一致,建议当地加强动物源粪肠球菌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定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