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3篇
  4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肺器官发育是上皮和间充质相互作用的过程,由多条信号通路共同调控。已知经典BMP信号通路调控了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分化过程,对哺乳动物肺器官形态发生极为重要。在小鼠等模式生物上研究发现,它参与了哺乳动物肺器官发育的调控过程。本文综合了近年来经典BMP信号通路成员在哺乳动物肺器官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作用功能及表达异常可能诱发的肺部疾病,以期为研究经典BMP信号通路调控人类肺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及相关肺部疾病的诊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支持迁安市新农村建设,本文从农村饮水安全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饮水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3.
沼液喂猪     
沼液中含有多种对猪生长有利的物质,如氨基酸、锌、铁、铜以及VC、VB2等,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饲料添加剂。经测算,在常规饲料中适量添加沼液,可使猪的平均增重达到15%以上,而且能明显降低疫病的发生率。用沼液喂猪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具体方法如下:1仔猪阶段(体重25kg以下)按常规方法防疫、驱虫、健胃和去势后,在饲料中开始少量添加沼 液,以培育仔猪的适口性。大约10天以后,可按每日4次,每次0.5kg的量添喂。2架子猪阶段(体重25~50kg)此时猪骨骼发育迅速,沼液喂量要相应增加。一般每日喂3~4次,每次喂0.75~1kg,如在饲料中增加少量…  相似文献   
104.
黄曲霉毒素B1免疫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毒性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包括AFB1、AFB2、AFB2a、AFG1、AFG2、AFM1、AFM2、AFQ1、AFQ2a等10余种毒素。作者介绍了黄曲霉毒素B1和M1抗体制备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各种检测方法优缺点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寻求安全、快速、准确和经济的检测方法已成为黄曲霉毒素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5.
为阐明神经内分泌因子胰岛素(In)、胰高血糖素(GLN)、瘦素(LEP)在奶牛肝糖代谢、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 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法观察了神经内分泌因子对体外培养新生犊牛肝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glucagon receptor,GLNR)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液中In的升高,GLNR mRNA表达逐渐增加(P<0.01);随着培养液中GLN浓度的升高,GLNR mRNA表达逐渐降低(P<0.01);而随着培养液中LEP浓度的升高,GLNR mRNA的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1)。表明:神经内分泌因子In、GLN、LEP直接调控奶牛肝脏GLNR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6.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赤霉烯酮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广泛污染粮谷类作物的真菌毒素,对多种动物和人都会产生毒害。目前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TLC)、液相色谱法(LC)、气相色谱法(GS)和免疫学检测法等。作者现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相思子毒素类似于蓖麻毒素,是一种植物蛋白毒素,具有极强的细胞毒性作用,特别是对某些恶性肿瘤细胞的毒性更强,这使它成为用于杀伤肿瘤细胞的候选毒素之一。文章就其毒性、结构、毒理、基因克隆以及应用方面做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8.
为探讨循环水养殖模式(RAS组)和池塘养殖模式(池塘组)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免疫性能及水质影响的变化规律,开展了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RAS组中鱼体增重率(WGR)(597.36±169.79)显著高于池塘组(470.98±142.99)(P < 0.05),但饲料转化率(FCE)(1.17±0.02)却显著低于池塘养殖系统(1.47±0.03)(P < 0.05)。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CF)也高于池塘养殖系统,但差异不显著(P > 0.05);(2)在第4周和第8周分别测定了鱼体胃和肠中消化酶活性显示,第4周时,RAS组中肠蛋白酶活性值(1387.56±278.43)显著高于池塘组(1129.99±382.67)(P < 0.05);第8周时,肠脂肪酶活性(18.11±4.28)显著高于池塘组(12.89±8.00)(P < 0.05);(3)在第4周和第8周分别测定了鱼体肝胰脏、头肾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溶菌酶 (LSZ)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示整体上RAS组免疫性能低于池塘组;(4)每周测定水体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显示,RAS组氨态氮维持在0.0067 ~ 0.0212 mg / L区间内,亚硝态氮含量位于0.0027 ~ 0.0087 mg / L范围内,均低于池塘组。  相似文献   
109.
牛旁检测诊断产后初期奶牛亚临床酮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酮病是奶牛的一种重要的营养代谢病。采用酮粉法、尿液分析试纸条、乳汁分析试纸条、试剂盒法分别对乳酮、尿酮和血酮含量进行检测,以血清β-羟丁酸含量1200μmol/L作为健康奶牛和亚临床酮病奶牛的诊断标准。乳汁检测试纸条和尿液分析试纸条的诊断标准分别为200μmol/L和15mg/dl(1470μmol/L)。酮病牛血清β-羟丁酸和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726±43μmol/L、3.42±0.05mmol/L,健康牛血清β-羟丁酸和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2563±238μmol/L、2.78±0.07mmol/L,差异显著(P<0.05)。乳汁分析试纸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和92%,尿液分析试纸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和85%,酮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94%。使用乳汁分析试纸条牛旁检测是一种有效的奶牛亚临床酮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羊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旧名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产气荚膜梭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土壤、污水、粪便、饲料以及人畜的胃肠道内等都有分布,在一定的条件下该菌可引发严重疾病[1].该病在绵羊多呈急性和最急性经过,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春秋季和阴雨天气发病较多.发病率高,可呈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