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小成 《猪业科学》2017,34(5):84-85
本试验是为了探讨大蒜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以及在畜牧生产中是否能替代抗生素添加剂。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素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的发生率,可替代抗生素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赤峰平庄某养猪场有3栋猪舍(其中妊娠母猪30头,保育猪100头,育成猪50头)合计180头猪突然发病,以食欲减退、后肢无力、粪便干燥或腹泻为主要特征.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是由于饲喂发霉玉米所致,经采取综合措施,半个月后基本控制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四川大恒优质肉鸡S01、S05、S06和S05×S01和S06×S015个群体,比较分析2组杂交组合(S05xS01和S06xS01)的外观性状、成活率、孵化率、健雏率以及产肉性能等重要生产性能。结果表明:5个优质肉鸡群体外观性状与地方鸡种一致,成活率、孵化率和健雏率较高.产肉性能良好,适于规模化养殖;杂交组合S05×S01和S06×S01屠宰率都在85%以上,全净膛率在65%以上,产肉性能良好;杂交鸡S06×S01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适宜对优质肉鸡生长速度要求高的市场推广应用.而杂交鸡S05×S01生长速度较慢,适宜于放养条件下对优质肉鸡生长速度要求不高的市场推广。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来,全国由南到北有许多养猪场(户)都发生了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疾病,该病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该病发生原因复杂,以多种病毒与附红细胞体、链球菌、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居多.  相似文献   
15.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犬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早期表现以双相热、急性鼻卡他、卡他性肺炎和胃肠炎为特征,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少数病犬出现鼻和足垫过度角化现象。CDV感染是犬科动物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病毒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是食肉动物病毒病的典型代表。笔者就近年来我国CDV感染的研究现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四川省放养鸡产业不断扩大,持续升温,放养鸡已形成了稳定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需要指出的是,放养鸡生产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过渡的一种养殖方式,其生产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含有的寡糖类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水苏糖(4%)、棉子糖(1%)和蔗糖(5%)等。研究证明,大豆低聚糖是一种能通过物理方法提取出来的功能性低聚糖,具有低能量、难消化、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维持肠道内生态平衡、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群生长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许多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市场因素的影响使得肉鸡的最佳上市日龄不是停留在某一固定时刻,而需要根据行情进行调整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微分建模结合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建立了累积生长与肉鸡生产效益的耦合模型并推导出肉鸡最佳上市日龄,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大恒D99系优质肉鸡,估测出该系公母鸡最佳出售时刻分别为11.15周龄和10.51周龄,每只鸡可获取的最大利润为9.35元和6.58元,结果表明肉鸡生长速生区末端为最适上市日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养猪业发展迅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产生了不少规模化养猪场,农村养殖户受利益的驱使,饲养量也在增加,每批育肥几十头、上百头的养殖户不在少数,占到生猪产量的40%左右。如此大的比例如果饲养水平上不去,不仅利润会大打折扣,同时也是资源的浪费。1关于观念俗话说:过去养猪为过年,现在养猪为赚钱。既然为赚钱,就应该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0月赤峰平庄某养猪场有3栋猪舍(其中妊娠母猪30头,保育猪100头,育成猪50头)合计180头猪突然发病,以食欲减退、后肢无力、粪便干燥或腹泻为主要特征。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是由于饲喂发霉玉米所致,经采取综合措施,半个月后基本控制病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