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3年对11个杂交中籼稻新品种的生育期、经济产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协优332、协优507、笑丰香占是值得在寿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杂交中籼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吐鲁番斗鸡攻击行为影响的分子机理,试验将36只斗鸡随机分为12组,并选取利培酮、阿立哌唑、盐酸曲唑酮、盐酸舍曲林4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且每种药物设有低剂量组(L)、正常剂量组(N)及高剂量组(H),每天人工口服给药。分别在第1、2、5、8、11、14天时,翅下静脉采血,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口服不同剂量药物的吐鲁番斗鸡各阶段血液中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1)的mRNA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口服4种药物后,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斗鸡血液中5-HTT、TPH1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具有相似性,5-HTT基因整体呈下降趋势,TPH1基因均表现为波动性上升,且利培酮组TPH1基因mRNA的表达量及上升幅度高于阿立哌唑组;盐酸曲唑酮组和盐酸舍曲林组5-HTT基因mRNA的表达均从第5天开始呈直线上升,并于第14天达到峰值,且盐酸舍曲林组TPH1基因的表达呈微上调,盐酸曲唑酮组则无明显变化。利培酮组和阿立哌唑组斗鸡攻击行为减弱与其血液中5-HTT基因mRNA的低表达有关,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药物影响吐鲁番斗鸡攻击行为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4个微卫星标记(ADL101、MCW020、ADL183、ADL298)对玫瑰冠鸡、新罗曼鸡和安卡红鸡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遗传检测,并测定了玫瑰冠鸡与安卡红鸡及新罗曼鸡的杂交效果。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标记在玫瑰冠鸡、安卡红鸡和新罗曼鸡3个群体中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鸡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从不同的群体来看,安卡红肉鸡遗传变异程度最大,而玫瑰冠鸡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小;玫瑰冠鸡与安卡红鸡的遗传距离大于与新罗曼鸡,玫瑰冠鸡与安卡红鸡的杂种优势高于与新罗曼鸡,与实际杂种优势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的三觉镇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备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为同一类型地区的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应生 《农业工程》2015,5(2):95-97
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仍然是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做好病虫害的治理工作,进而为农作物的生产保驾护航,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在分析农作物病虫害治理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寿县稻茬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种类演变及防治措施,以为该县稻茬麦田杂草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玫瑰冠鸡微卫星DNA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对微卫星标记对玫瑰冠鸡进行多态性扩增,计算出这些微卫星标记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群体杂合度;通过标记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了微卫星位点与各生长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对微卫星标记平均等位基因为5.6个,最高为7个,最低为4个。微卫星位点ADL176的基因型188-196、200-200分别对12周龄的巨型玫瑰冠鸡的体斜长和胸宽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补救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随着农田化除面积的不断增加,除草剂使用剂量的上升,由于受人为、气候、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除草剂药害发生面积、频率也在增加,一般受害较轻地块减产5%~10%,严重地块可减产30%以上,少数田块甚至绝收。为预防和减轻除草剂药害的发生,对除草剂药害的症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预防与补救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寿县水稻“3414”完全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获得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中的土壤供肥力、最佳配方施肥量。[方法]以杂交中籼深两优5814为水稻供试品种,在安徽寿县三觉镇陈岗村进行了"3414"试验,共设14个处理,研究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并通过肥料效应函数分析了氮、磷、钾肥施用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1 455.5kg/hm~2,该处理的纯收入也最高,达23 324.10元/hm~2,其次为氮肥180 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0 kg/hm~2处理,纯收入为20 837.85元/hm~2。获得肥料效数应函方程Y=338.401+15.085X_1+108.066X_2-8.747X_3+0.182X_12~+2.100X_2~2-6.420X32-1.00X_1X_2-11.402X_1X_3-0.779X_2X_3,由该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54.50、51.00、34.50 kg/hm~2。[结论]各处理中以氮肥180kg/hm~2、磷肥60 kg/hm~2、钾肥12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纯收入最高,结合生产实际,推荐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172.50、75.00、135.00kg/hm~2。  相似文献   
20.
寿县小麦、油菜高产创建工作经验总结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寿县小麦、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总结近年来午季粮油高产创建成功经验,提出5项主攻小麦、油菜单产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全县午季粮油高产创建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