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茶园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人工撒施、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旋耕施肥、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2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1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20 cm、不施肥旋耕、不施肥中间犁耕、不施肥双侧旋耕10个处理,研究了3种不同施肥方式对茶园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显著增加了行间15~35 cm范围土壤的无机氮含量,机械旋耕使深层土壤无机氮含量明显增加;人工撒施、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旋施处理土壤有效钾含量均较高,其中人工撒施处理有效钾含量最稳定,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处理效果最差;土壤有效磷含量以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20 cm、3个不施肥处理最高,机械旋耕、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10 cm、机械中间犁耕施肥深20 cm、机械双侧旋耕施肥深10 cm处理较低。  相似文献   
32.
对江西省茶树种质资源圃35份茶树资源的芽叶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1个芽叶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2. 78%~51. 71%,均值为31. 04%,说明这些资源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对21个芽叶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4时可将资源分为6类,各类均可作为目标育种的优良性状遗传材料。从13份新资源中初步筛选发现N-1、N-2、N-3、N-5、N-6、N-7、N-9、N-10、N-11的芽叶性状表现优异,N-13有望成为发芽密度极高的特异资源。  相似文献   
33.
‘赣茶4号’是从‘福鼎大白茶’为母本与‘黄叶早’为父本的杂交F1代中选育出的茶树新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芽叶整齐,发芽密度高。适制绿茶,可制红茶,制绿茶香气清高、有嫩香,滋味较鲜爽、甘醇。适宜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区域内种植。  相似文献   
34.
茶园生物防治植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收集、鉴定和查阅文献等方法对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茶园的植物资源做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茶园有生物防治植物30科49种,其中菊科植物种最多,有10种,其次是蓼科为5种,蔷薇科4种,茄科、大戟科、藜科、茜草科各为2种,其余科植物种类较少,它们分布于茶园周边与行间,为开展茶园生物防治植物筛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茶园天敌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天敌资源比较丰富,每种害虫通常都有一至数种天敌起抑制作用。有关茶园天敌资源的研究,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等主要产茶国的研究较早,而我国现已发现茶园天敌500种左右。茶树害虫天敌主要有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益螨、蜘蛛,食虫益鸟,昆虫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等。为有效地做好茶园害虫防控,保护天敌,笔者于2011-2013年选择有代表性茶园,进行了定点、定期调查。  相似文献   
36.
为给江西省新建茶园的绿色防草控草提供技术参考,对江西省井冈山新城镇黄夏村新植茶园基地中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采用覆盖除草、绿肥控草和机械清草3种处理进行防除,比较不同防除技术对新植茶园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基地中有杂草23科46种,菊科和禾本科杂草分别占杂草总的26.09%和19.57%;危害夏季茶树生长的杂草有45种,占总杂草的97.83%,危害茶树生长春、夏、秋季的杂草有13种,占调查茶园杂草总数的28.26%。不同除草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除草效果依次为覆盖除草>绿肥控草>机械清草>对照。建议茶园杂草绿色防控采用覆盖除草、绿肥控草与机械清草相结合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37.
黄化茶树品种黄金菊自然杂交后代的表型性状差异大,为探究其表型变异与多样性,从中筛选优异单株.以17份黄金菊自然杂交后代单株为材料,分析其23项表型性状的变异与多样性,从中筛选表型优良单株,最终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生化品质评价.结果表明:17份黄金菊自然杂交后代的描述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0~57.23%,均值为33.88%...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究江西省选育茶树新品系的特征特性和综合评价方法,从中筛选出适宜推广种植的区域化茶树新品种。【方法】对新选育出的19份茶树新品系的农艺性状、化学成分、抗逆性和制作绿茶品质等性状进行了鉴定,并采用隶属函数法、灰色关联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赣育茶树新品系的各性状指标差异性较大,变异系数为7.98%~65.46%,变异系数较大的为耐寒性、耐旱性、EGC、生长势、一芽一叶期、EC、ECG和总游离氨基酸,其中FZ-1为高发芽密度品系、YB-2为特早生品系、XS-H1和SC-1为高水浸出物品系、FZ-2为高氨基酸品系、WY-15为高EGCG品系。3种综合评价方法中灰色关联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可作为茶树新品系的综合评价方法。最终筛选出FZ-1、FZ-2、XS-1、FL-1、CC-4、XS-2和WY-14等7份综合评价优于对照的新品系。此7份可进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也可以作为遗传亲本材料。【结论】灰色关联度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可有效评价茶树品系,筛选出的7份优良新品系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