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65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4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开发防除节节麦高效安全的新除草剂品种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对宝鸡市农资市场6种防除节节麦除草剂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用3%世玛油悬剂450 mL/hm2(加伴剂),鲜重防效达到75.70%,株数防效达到69.52%,防除效果相对较好,其余除草剂防效差,不能满足生产防治要求和农民需要。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与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6例,采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B组30例,采用胆道镜配合取石网治疗。比较两组的结石取净率、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97.2% vs 63.3%,P<0.01)。A、B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63.
辣椒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是以降低辣椒种植密度,促进辣椒个体发育为核心的一项高效栽培新技术。陕西省于2009—2012年示范推广该项技术,每亩地可增产15%~20%,节约用苗量10%,病害发生率降低30%,适宜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秦椒1号"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育成的设施专用型早熟一代杂种辣椒。现结合陕西辣椒生产情况,编制出"秦椒1号"稀植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动物粪便、动物残体、草本残体、木本残体4种不同有机物料对黑土胶体及黑土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有机物料对黑土胶体及黑土CEC的影响存在差异。与CK相比,动物粪便处理下黑土胶体比表面降低7.33%,而动物残体处理下提高了59.58%,木本残体提高了57.46%,草本残体提高了100.18%。pH<6时,各处理土壤胶体表面可变电荷量(Q表面)的曲线大致相似;在pH>6时,各有机处理土壤胶体样的表面电荷(Q样)均高于CK,并且动物粪便与木本残体的Q表面曲线相似且数值较高,CK与动物残体Q表面的曲线大致相同且数值较低。在pH为8~10时,各处理Q样由大到小依次为:动物粪便>木本残体>动物残体>草本残体>CK,动物粪便土壤胶体参比的表面电荷(Q参)与动物残体Q参的曲线大致相同并且数值较高,CK与草本残体Q参曲线相似且数值较低。不同来源有机物料对黑土CEC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动物粪便、动物残体、木本残体显著提高黑土CEC,而草本残体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5.
河北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起始于九十年代中期,当时只是一些乳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自身收奶的质量而进行的测定,并没有应用到奶牛场的生产和管理上。从2006年起,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成立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面向全省开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五年来,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索亚低温及不同硝铵配比对番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通过合理施肥调控番茄抵御亚低温危害提供参考。【方法】以番茄为材料,采用温室水培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常温(15~25℃)和亚低温(8~15℃)下营养液中NO-3-N/NH+4-N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时对温室番茄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与常温条件相比,亚低温使番茄幼苗叶片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使番茄植株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不论在亚低温还是在常温下,NO-3-N/NH+4-N比例为75/25时植株的抗寒性最强,此后随NH+4-N比例的增大抗寒性减弱。【结论】亚低温条件下,NO-3-N/NH+4-N比例为75/25时最有利于提高番茄植株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67.
以5个西瓜品种为试材,通过不同的猪、牛、羊粪有机浸提液配比设置了3个有机营养液配方处理,品种和营养液二因素组合共15个处理(T1~T15),测定各处理西瓜的单果质量、果形指数、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还原糖含量共8个指标,比较各处理间上述指标的差异,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各处理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中筛选得到高品质的有机营养液和品种组合。结果表明:营养液和品种耦合对各处理西瓜品质指标的影响极显著;T9处理(即品种Z3与配方P3耦合的处理,用Z3P3表示,下同)还原糖含量最高,为57.7 mg·g-1,T7处理(Z3P1)还原糖含量最低,为26.0 mg·g-1;T6(Z2P3)、T13(Z5P1)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分别为33.6、33.9 mg·g-1,T7(Z3P1)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低,为14.5 mg·g-1;T6(Z2P3)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4.0%,T15(Z5P3)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为11.4%;T5(Z2P2)处理Vc含量最高,为16.7 mg·100g-1,T4(Z2P1)处理Vc含量最低,为9.7 mg·100g-1。利用因子分析得到得分排名前3的处理是T9(Z3P3)、T11(Z4P2)、T6(Z2P3)。当施用有机营养液配方3时,2011WH0045、2011WH0053两个西瓜品种产量及品质较好,当施用有机营养液配方2时,2011WH0057西瓜品种产量及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为硅肥在番茄生产和更广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金棚一号”番茄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研究施用有机硅肥对番茄产量、果实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施用含硅肥料(N-P2O5-K2O 20-10-20)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较对照增产16.16%,较施用史丹利复合肥(N-P2O5-K2O 20-10-20)处理增产5.45%;施用含硅肥料对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和糖酸比均无显著影响;施用含硅肥料可以显著提高番茄的肥料利用率,尤其是磷的利用效率.[结论]施用硅肥对番茄生产是有益的,能够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69.
神府煤田土壤颗粒分形及降雨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府煤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扰动地面、弃土体、弃渣体产生了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采用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土壤分形维数及降雨强度对未扰动地面、扰动地面、弃土体及弃渣体径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弃土体、弃渣体随产流历时呈现突增—下降—稳定的过程,扰动地面和未扰动地面则经历上升—稳定的产流过程,各下垫面径流率均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2)各下垫面土壤颗粒分形维数的大小为D1(弃渣体)D2(弃土体)D3(扰动地面)D4(未扰动地面),次降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分形维数分别呈显著的线性、幂函数关系,且D1~D2及D3~D4之间存在用以区分下垫面类型的临界分形维数值。(3)弃渣体侵蚀过程线呈先波动后稳定趋势,弃土体则呈多峰多谷特点,扰动地面和未扰动地面在1.0~2.5 mm min-1雨强下侵蚀速率均先增大后逐渐稳定,3.0 mm min-1时二者侵蚀速率则波动剧烈。四种下垫面平均侵蚀速率均随着雨强的增大而增大。(4)次降雨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分形维数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5)径流量、产沙量与雨强和分形维数分别呈显著的线性、指数函数关系。分形维数对矿区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70.
倾转屋面日光温室的采光及蓄热性能试验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为了实现了日光温室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性能采光的倾转屋面日光温室。该文对倾转屋面日光温室的室内光照进行理论分析,试验测试了该日光温室的室内光照与蓄热性能,并与传统8和9 m跨的固定采光面温室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构表明,与普通固定采光面日光温室相比,倾转屋面日光温室的采光性能和温度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在晴天和多云采光天气条件下,倾转屋面日光温室室内的辐照度较普通8和9 m跨固定采光面日光温室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整体采光率分别提高41.75%和25.05%,对应的室内的辐照度增加平均值为69.54和38.99 W/m2。倾转屋面日光温室室内的温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表现为整体温度水平提高,倾转屋面日光温室较普通8m跨固定采光面日光温室,保温时段平均温度整体提高了3.1℃。该研究结果为温室建筑结构的改良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