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16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粮经间套高效种植模式的推广,对推进商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商洛推广的8种粮经间套高效模式进行了分析评价,针对模式推广提出了5条建议,对商洛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以“京番301”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限根栽培方式,以CaO施入量0(T1)、300(T2)、600(T3)、900(T4)、1200(T5)kg·hm-2设置5个处理,以不施入任何肥料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钙量对番茄果实品质、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钙肥的高效合理利用和高品质番茄的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钙肥的施入降低植株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但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钙肥有利于改善果实的营养品质,T4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比T1处理分别提高了24.4%和62.3%。T1处理平均单果质量、小区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较大,钙肥的增产作用在试验中表现不明显。各养分在一定的钙肥范围内,随钙肥的增加而增加。综合分析,T4处理果实营养品质较好,T1处理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43.
调查研究了宁夏果树设施栽培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并用传统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肥力因子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设施果树栽培土壤的容重增大10%以上,总孔隙度小于正常水平;灌淤土养分状况良好,有机质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均较高,尤其是速效磷在土壤中的积累较多;6个主要肥力指标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盐>有机质>pH值;为了增强测土配方施肥的精确性,土壤pH值、有机质、全盐和速效钾的采样数量可适当减少,而速效氮、磷的采样数量应增加.  相似文献   
44.
宁夏不同光伏材料连栋温室冬季室内环境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晶硅温室、单晶硅温室、多晶硅温室为研究对象,以普通玻璃温室为对照,利用温室环境记录仪记录了主要环境因子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光伏材料对温室内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与变化规律,以筛选出适合宁夏地区设施生产的光伏温室。结果表明:不同光伏材料温室中,光照强度和温度大小表现为普通玻璃温室非晶硅温室单晶硅温室多晶硅温室;湿度大小表现为多晶硅温室单晶硅温室非晶硅温室普通玻璃温室;建造成本大小表现为,单晶硅温室多晶硅温室非晶硅温室普通玻璃温室。从设施生产的角度来看,与单晶硅和多晶硅温室相比,非晶硅温室透光率较高,光照强度、温度下降幅度小,湿度升高幅度小,说明非晶硅温室光照、温度和湿度能够保证设施园艺作物对温室环境的基本需求;而非晶硅温室造价相对较低,与普通玻璃温室相比又能兼顾发电,功能多样,性价比高。因此,非晶硅温室比较适宜宁夏地区设施光伏农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宁夏银川市日光温室番茄椰糠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成果进行总结,提出了本技术操作规程,具体规定了番茄椰糠栽培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的管理措施,以解决设施番茄连作障碍的发展瓶颈,为推广设施番茄椰糠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番茄高效栽培及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6.
100份番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番茄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对收集的100份番茄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中,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34~1.52,花序类型的H′最高,为1.52,数量性状中H′最高的是果梗洼大小和单果种子数,均为2.06;提取的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67.72%,第一、二主成分主要反映植株的生长状态和果实的外观形态,第三、四主成分分别反映果实因子和植株长势,第五、六主成分主要与果实熟性和品质有关。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在欧氏距离为0.91处聚为Ⅴ类,其中第Ⅰ、Ⅱ类群可以作为培育高品质番茄的种质材料,第Ⅲ类群遗传改良潜力较大,第Ⅳ类群可以为今后选育不同利用价值的番茄品种提供宝贵材料,第Ⅴ类群是优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夏秋茬基质培茄子合理的营养液供液量,提高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试验设计每株每天供液量300、500、700、900、1100、1300、1500、1700 mL共8个处理,研究供液量对茄子生长生理指标、品质及产量等影响,以期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供液量为700 mL时,可有效促进植株生长,株高达到129.35 cm,叶面积提高15.56%,根冠比最大;地上部鲜物质量与300、1700 mL处理相比提高39.3%、28.5%;品质指标随供液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700、900 mL处理可溶性总糖、VC含量高于其他处理,VC含量分别增加2.14、2.43 mg/g。900 mL处理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单果质量表现最好,但700 mL处理产量最大,水分利用效率高于900 mL;700ml处理产值高于其他处理,以2.2元/kg计算,产值为150222元。综合考虑,每株每天供液700 mL为茄子理想的供液量。  相似文献   
48.
氮磷钾施用量与日光温室西瓜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氮磷钾施用量与日光温室西瓜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并通过F检验表明:氮、磷、钾3因素皆与产量存在相关性,影响西瓜产量的顺序为:N>P>K.经计算机模拟,当施氮肥(N)为717.00 kg/hm2,磷肥(P2O5)为225.00 kg/hm2,钾肥(K2O)为717.00 kg/hm2时,西瓜产量最高,最高产量为24 621.77 kg/hm2.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微咸水合理、高效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京番301’为试材,采用沙土槽培的栽培方法,在防渗措施与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共设5个处理:微咸水(EC=3.0mS/cm)直接灌溉(CK)、地下淡水灌溉(T1)、混合水灌溉(V(微咸水)∶V(地下淡水)=1∶1,T2)、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生育期轮灌(苗期、开花期为地下淡水处理,果实发育期微咸水处理,T3)、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次轮灌(T4),研究了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白熟期、转色期、成熟期番茄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心室隔壁、胶质胎座)中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整体来看,CK和T4处理有利于提高3个生育期番茄果实各部位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与T1相比,CK和T4处理下成熟期果肉中葡萄糖含量分别提高了31.55%和30.17%,果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07.31%和50.57%,蔗糖含量分别提高了70.53%和47.35%;有利于提高AI、NI、SS、SPS 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果实蔗糖代谢的进行,且降低了转色期、成熟期果实各部位淀粉含量,同时番茄总产量降低。T2处理3个生育期果实各部位糖含量及酶活性居中,番茄总产量最低,为6.05kg/m~2;T3处理果实各部位糖含量及酶活性与T1相差不大,不利于番茄果实各部位糖分的积累,但番茄总产量较高;T1处理下番茄总产量最高,为9.01kg/m~2。【结论】微咸水直接灌溉和微咸水淡水按次轮灌可以提高果实各部位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从而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可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和消费群体适当选用微咸水进行灌溉。  相似文献   
50.
商洛黄芩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又叫黄芩茶、山茶根、条芩、枯芩等,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供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临床应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我国传统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为商洛地道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