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地膜覆盖在促进花生生长的同时,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采用滴灌的灌水方式能够为花生生长创造良好的水分环境,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但是其投资较多,生产成本较高,推广难度较大。通过本次试验研究认为,相对于覆膜滴灌和裸地沟灌,覆膜沟灌在目前花生生产中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是一种较为适应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生产水平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为应用AquaCrop模型模拟覆膜玉米水分利用与产量形成过程,该文根据玉米发育阶段生长度日恒定原理,利用地积温对气积温的补偿效应,改进AquaCrop模型对覆膜玉米的气温计算方法,并根据2011年的生育期、耗水量和产量实测数据对改进模型参数进行校正,依据2012年与2013年的冠层覆盖度、土体贮水量、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试验数据对改进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玉米地膜覆盖地积温对气积温的量化补偿系数(Cm):播种-出苗为1.356,出苗-抽雄前为0.635;校正改进的AquaCrop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覆膜与裸地玉米生育天数、作物耗水量、籽粒产量,相对误差(Pe)、模型效率(CE)、残差系数(CRM)变幅分别为:-4%0.88,CE>0.87,0.09相似文献   
13.
我国养鹅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第一鹅业生产大国。据中国农业年鉴1998~2001报道,中国养鹅数量和屠宰量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2001年,中国鹅存栏量为2.08亿只,占全球存栏总量的86.3%。肉鹅年屠宰量为4.5亿只,占世界屠宰总量的92.0%。养鹅业每年为社会提供鹅肉110万t,羽毛(绒)约5万t,总产值超过20  相似文献   
14.
土壤普查结果表明 ,风沙半干旱的阜新地区 ,主要土壤类型的养分状况是 :氮素不足 ,严重缺磷 ,钾素含量比较丰富。这与我国北方旱农地区土壤养分状况相一致。但是 ,近年来当地农业生产中大量单施氮磷化肥 ,而对农家肥和钾肥的使用重视不够 ,钾肥已逐渐成为限制粮食产量增加的重要因子。因此 ,摸清当地主要土壤类型钾肥的肥效 ,对当地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1997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阜新旱农试验区基点沙扎兰村进行 ,土壤为褐土 ,试验前采集试验地耕层土壤样品 ,分析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和速效K。土壤养…  相似文献   
15.
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土壤酶动态变化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阜新市彰武县进行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下4种主要土壤酶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除NT外,其它3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土壤酶活性均高于CT,覆盖处理的4种土壤酶活性均高于CT;(2)保护性耕作方式中NT处理的4种土壤酶活性均最低,但各处理间差异较小;(3)保护性耕作方式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的稳产高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辽宁地区水资源短缺且利用效率低,改变传统大田作物高耗水种植模式和提高水利用效率是当务之急。文中从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入手,在分析了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发展节水农业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对策,期望为实施国家节水增粮行动,推进全省66.7万hm2滴灌节水农业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利用《2008年辽宁省统计年鉴》中粮食、青饲料、家畜存栏量等农业产量和草地面积等资料,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饲草供给与需求进行分析论证,指出优质牧草的严重短缺成为限制辽宁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优质高效人工饲草是饲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方法,并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方法]运用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进行评价分析西安市旅游形象的感知特征与存在问题。[结果]西安的旅游形象显著表现为文物历史古迹氛围,以兵马俑、城墙、大雁塔、华清池等为主要载体,总体上呈积极性。旅游传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旅游服务等方面对西安旅游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结论]游客对旅游资源评价高于景区评价,表明西安的旅游资源虽具有较高知名度,但缺乏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和完整的旅游产业链,需要采取正确的营销策略以提高旅游者对西安的熟悉度,西安旅游景区的发展须要关注旅游者需求变化,注重新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开发,增强游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旱地玉米土壤温度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辽西地区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旱地玉米土壤温度,渗水地膜覆盖、普通地膜覆盖分别比常规种植(CK)高出5.4%、13.07%。其中,普通地膜的增温幅度最大,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处理的土壤温度在10 cm和20 cm土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覆盖方式均能增加玉米产量,其中以渗水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最为明显,比常规种植增产219.19 kg/667m2,增产幅度达32.66%。说明渗水地膜覆盖方式是辽西地区提高土壤温度和玉米产量的最佳覆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