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毕拉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变化分析与经营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根据 1990年与 2 0 0 0年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材料 ,对毕拉河林业局上个经理期森林资源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就如何经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水稻对盐胁迫的适应性,对黄华占和中优36两个杂交水稻在盐胁迫下的发芽率、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中优36的发芽率随胁迫浓度上升而极显著地下降,黄华占的发芽率则受影响很小;(2)在萌芽过程中,随着胁迫浓度的上升,两种水稻的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3)盐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黄华占中表现得更敏感,淀粉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发芽率在中优36中表现得更敏感.  相似文献   
63.
湿地松自由授粉家系松脂组分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lem.)原产于美国,不仅是重要的用材、纸浆材树种,更是优良的产脂树种。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引进美国湿地松,目前种植面积达200万hm2,已经成为重要的用材、采脂树种[1-3]。松脂是生产松香、松节油的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4];然而,国内对松脂质量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方法较粗放[5-7],不能满足我国  相似文献   
64.
采用不同浓度的家蚕微孢子虫感染三峡库区菜粉蝶幼虫—菜青虫,结果表明:家蚕微孢子虫对菜青虫感染性强,致死率较高,其半致死浓度(LC50)为:1.46×104/mL。当微孢子虫浓度为1.0×107/mL时,菜青虫死亡率高达88.9%,校正死亡率也高达87.2%,显著体现了家蚕微孢子虫对菜青虫幼虫的致病能力,由此探索了家蚕微孢子虫做为生物农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李彦杰  白学甫  马琳  闫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745-15746,15748
利用乌苏-沙湾近39年春季气温资料,对塔城南部棉区棉花播种期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苏-沙湾植棉区春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棉花播种期受春季气温、开春期、终霜期、≥10℃初日、同期气象灾害等影响;乌苏-沙湾棉区棉花播种期呈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66.
为了探究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修复植被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纯草地(A1)、纯林地(A2)和覆草林地(A3)3种不同样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理化因子检测及扩增子测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不同修复植被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的pH值、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A1和A3的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显著高于A2(p<0.05); 相关分析显示样地土壤细菌群落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与土壤SOC和T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Chao1指数与土壤SOC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 不同样地土壤的细菌优势种群无明显区别; 属水平上6个优势种群的相对丰度与土壤SOC和TN含量显著相关(p<0.05); 冗余分析显示SOC是影响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修复植被样地细菌群落的主要显著性因子(p<0.05)。由此可以得出,不同修复植被类型的消落带土壤的细菌优势种群无明显差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SOC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家兔生长性能、行为方式、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5日龄体重相近(943.86±51.13)g,健康的雄性新西兰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笼),即Ⅰ组每个重复(笼)2只(5只/m2)、Ⅱ组每个重复(笼)4只(10只/m2)、Ⅲ组每个重复(笼)6只(15只/m2)、Ⅳ组每个重复(笼)8只(20只/m2)。预饲期5 d,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在生长性能方面,Ⅰ组和Ⅱ组家兔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且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Ⅲ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Ⅳ组(P<0.05);平均日采食量Ⅰ组和Ⅱ组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Ⅲ组高于Ⅳ组(P<0.01)。在趴卧行为发生率方面,家兔的趴卧行为Ⅰ组和Ⅱ组极显著低于Ⅲ组(P<0.01),Ⅲ组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Ⅰ组和Ⅱ组的运动和站立行为发生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