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猪源大肠杆菌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喹诺酮类药的耐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1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6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测定,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qepA和aac(6′)-Ib-cr,并分析PMQR基因阳性菌株染色体gyrA、gyrB、parC、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突变区(QRDRs)突变。结果显示,31株猪源大肠杆菌对兽医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呈现耐药。在31株猪源肠杆菌中共检测到2株携带qnrB10和4株携带qnrS1基因的大肠杆菌,未检测到qnrA、qepA和aac(6′)-Ib-cr。在PMQR阳性菌株gyrA基因的QRDRs中,低耐药菌株的gyrA基因出现83位S→W突变,高耐药菌株的gyrA基因同时出现83位S→L和87位D→N突变。而在parC基因的QRDRs中,大部分耐药菌株出现80位S→I突变,1株耐药菌株出现45位V→L突变。gyrB和parE基因的QRDRs未检测到突变。结果表明,本地区猪源大肠杆菌对兽医临床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PMQR的出现和QRDRs的点突变可同时协同贡献对喹诺酮类耐药,而PMQR的出现加速了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12.
从某鸡场9日龄鸡群的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出奇异变形杆菌22株,并进行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的PCR检测.然后通过接合试验、电转化试验以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来分析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扩散机制.结果显示,22株鸡奇异变形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均呈现高水平耐药,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PCR检测表明,在7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中仅扩增出rmtB基因;同时,这些菌株也携带有blaCTX-M基因.接合试验和电转化试验重复多次均未成功.脉冲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提示该场鸡源奇异变形杆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的扩散以克隆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13.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俗称"猪蓝耳病"。2006年以来,我国出现了以基因Nsp2编码特殊性病毒,即缺失30个氨基酸的高致病性毒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猪群呈现高发病率,临床上以妊娠母猪大批流产造成发热、厌食和死产、产木乃伊胎和产出弱仔等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呼吸困难和高死亡率,剖检以肺脏严重充血、水肿为特征。此病已成为我国养猪生产的第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郑州地区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在健康动物大肠杆菌中的流行情况,对2009年在郑州地区鸡、犬、猪的肛门拭子中分离保存的231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并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结果显示:在6种基因中,鸡、犬源大肠杆菌可检测到armA和rmtB,而猪源大肠杆菌仅检测出rmtB。鸡、犬源大肠杆菌armA的检测率分别为7.6%和3.3%;鸡、犬、猪源大肠杆菌rmtB的检出率分别为47.8%、20.0%和0.9%。其中,鸡、犬中分别有3.3%的大肠杆菌可同时检测到armA和rmtB。  相似文献   
15.
仔猪腹泻长期困扰着养猪生产者,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近年来仔猪因腹泻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数总比例的38.9%,每年因仔猪腹泻造成的经济损失到100亿元,具体损失还远远不止这统计的数据.对仔猪腹泻的临床诊断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确定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本文主要讲述仔猪腹泻临床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规模化猪场ESBLs大肠杆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目的是了解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中ESBLs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型分布情况,为猪场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科学指导。从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10个规模化养猪场采样861份,对采样采用麦康凯平板初筛、ECC平板和16S rRNA测序鉴定相结合分离大肠杆菌。采用水煮法提取细菌基因组,PCR检测ESBLs耐药基因包括TEM、OXA、SHV和CTX-M。结果表明:861份样共分离出704株大肠杆菌,704株大肠杆菌中产ESBLs基因的检出580株,检出率为82.39%;ESBLs基因型以CTX-M、TEM和OXA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8.41%、32.81%和24.57%;SHV基因型检测率最低,检出率为2.56%;携带1种耐药基因ESBLs菌284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0.34%;同时携带2种及以上耐药基因的ESBLs菌296株,占总检测菌株的42.05%;3种ESBLs基因共存菌株有88株。河南省规模化猪场广泛存在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7.
为了调查研究河南省某规模化养猪场粪肠球菌中酰胺醇类-噁唑烷酮类交叉耐药基因optrA、cfr和poxtA的扩散情况,对52份采样菌株进行了分离、纯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并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接合转移及MLST分型试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比对,鉴定52份采样菌株为粪肠球菌,序列同源性达99.9%。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52株粪肠球菌分离株对氟苯尼考的耐药率达76.9%,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9.6%(5/52)。PCR扩增结果显示optrA阳性检出率为75.00%(39/52),poxtA阳性检出率为0.19%(1/52),cfr阳性检出率为0%。通过平板接合试验获得了4株optrA阳性接合子,发现其耐药表型发生了转移。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试验结果表明:在接合成功的4株供体野生菌株中,3株(水源/病猪源/苍蝇源)分型为ST692,1株仔猪源野生株分型为ST632。  相似文献   
18.
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不断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替加环素作为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是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仅剩的有效选择之一。然而替加环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严重限制了替加环素的临床使用,其耐药机制主要与AdeABC外排泵、OqxAB外排泵、KpgABC外排泵、Tet(A)突变体及核糖体蛋白有关。论文就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替加环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