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熊猫肠梗阻是大熊猫非传染性内科急腹症中的一种多发病,无论在野外或圈养条件下均可发生[1]。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发病率较高,如不及时抢救,容易导致大熊猫死亡。近年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多次遇到大熊猫患肠梗阻,通过经验积累和临床实践,探索出手术治疗大熊猫肠梗阻的方法,并成功治愈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针对天津市最具发展潜力的栾树、刺楸、柳树3种木本蔬菜,对其食用、药用价值和食用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初步分析了这3种木本蔬菜发展的经济潜力,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为了探讨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标准菌株及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体及粪便中菌群数量的影响,设计了抑菌试验和饲喂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AA白羽肉仔鸡240只(公母各半),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根提取物0.02%、0.04%和0.1%,试验期42 d,测定肉鸡生长性能、血清抗体及粪便中菌群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对试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64~128 mg/L。试验Ⅰ、Ⅱ、Ⅲ组粪便中有害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粪便中乳酸菌数量无显著差异;随着蒲公英根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肉鸡生长性能持续增强,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蒲公英根提取物对鸡肠道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肠道益生菌无影响,且对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4.
通过野外调查、走访、市场调研以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天津木本蔬菜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初步确定天津有木本蔬菜资源23科35属41种,并依据食用器官的不同将其分为4类。为天津木本蔬菜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初步参考。  相似文献   
35.
超声诊断大熊猫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大熊猫主要急腹症之一,其临床特点是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便,并且发病急,进展快,病情严重,发病率较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是目前胃肠疾病中对大熊猫生命威胁较大的疾病之一.以往肠梗阻诊断主要靠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较大程度上依靠兽医的临床经验,对于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超声仪器及超声技术的进步并逐步用于大熊猫临床,超声波已成为鉴别各类急腹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肠梗阻的诊断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1].  相似文献   
36.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人工饲养的一只亚成体大熊猫,雄性,2009年1月2日上午10点突然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在圈舍内疾走,出现间歇性尖叫,走动时有弓背,食欲废绝,不听使唤,紧急麻醉输液治疗,经过超声波检查:心,肝,脾,胰腺,胆囊,肠管均正常,尿液测定结果 :潜血为200 cells/μL,白细胞大量为140cells/μL,血液化验结果 :白细胞升高到20.01×109/L,参考范围值4.00~10.00×109/L,体温升高到38.1℃,外阴水肿严重,触摸腹部无坚实内容物,无胀气等,由此判定为急性尿路感染.经过精细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37.
某县林业局在野外发现1只双后肢受伤的野生大熊猫,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并送往该县人民医院治疗,在相关专家的协助下进行了截肢术及残端修复术。经过长时间的护理、调养及康复训练,该大熊猫已经痊愈,精神、食欲恢复正常,双后肢残端能支撑身体自由活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大熊猫是我国特产的濒危珍稀动物,由于在野外的种群数量的大量减少,人们正试图通过圈养大熊猫的途径来挽救大熊猫。但圈养大熊猫的雄兽只有10%能进行自然交配,不能与公兽进行自然交配的雌兽只能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成功率往往由于冻精的活力(Motility)、活率(Percentalive)  相似文献   
39.
雌性大熊猫配种后尿液孕酮含量的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作者之一研制的酶免疫分析测试盒检测了 5头雌性大熊猫配种后 4至 5个月内尿液孕酮含量的变化。未产仔的大熊猫“英英”的尿液孕酮含量在检测的时期内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平均为 191 7ng/mgCr(肌酐 )。发生流产的大熊猫“佳佳”在配种后至流产前的时期内亦较低 ,平均为 15 2 1ng/mgCr。已顺利产仔的“白雪”、“1号”和“2 8号”大熊猫的尿液孕酮含量在配种后的第 4或第 5个月内升至较高水平 ,平均分别为 6 47 6ng/mgCr、496 4ng/mgCr和 892 2ng/mgCr。产双胞胎的“1号”和“2 8号”大熊猫比产一仔的“白雪”更早出现尿液孕酮含量的升高。结论认为大熊猫妊娠后期 1~ 2个月对其尿液孕酮含量进行检测 ,可能有助于判断该大熊猫是否产仔。  相似文献   
40.
日本楤木作为木本蔬菜资源的代表之一,具有适应性强、营养和药用成分丰富等特点,在食用、药用、经济、生态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本文介绍了日本楤木食用和药用价值,详细阐述日本楤木从栽培地选择、大棚建立与养护、移苗定植、棚内温湿度调节、病虫害防治与采收等设施栽培技术。与露天栽培相比较,当大棚栽培温度控制在9~28℃,湿度为70%~80%之间时,日本楤木嫩芽采摘期将明显提前,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