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9篇
  47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22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洛川塬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揭示洛川塬土壤水分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为优化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壤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农地、荒草地以及8,13,15,24,28和30a果龄的苹果园0—10m剖面的土壤水分,对比分析各样地的土壤含水率、土壤储水量及土壤干燥化特征。[结果](1)0—10m平均土壤水分含量:荒草地农地≈8a果园13a果园≈15a果园24a果园≈30a果园28a果园;≥24a果园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而其他样地的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逐渐接近田间持水量。(2)以农地为参照,不同果园4—10m土壤水分减少量明显高于0—4m减少量,与农地的差异性随果龄增大而越发显著。(3)农地和荒草地转化为不同年限果园后出现水分亏缺现象,亏缺量占田间持水量的12%~46%。(4)24,28和30a果园分别出现轻度、中度和轻度干燥化现象。[结论]农地和荒草地转变成不同年限果园后,出现不同程度水分亏缺,并导致一定厚度的干层存在。  相似文献   
92.
以山药品种“雅山药1号”为试材,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养分含量对山药叶片黄化的影响,以期为改善黄化山药基地生产现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山药叶片黄化程度加剧,土壤pH、交换性Ca含量逐渐升高,土壤鲜样含水量、碱解N、速效K、有效Fe、总Fe、有效Mn含量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有效P含量总体显著降低,有效S含量仅2级黄化低于0级,土壤交换性Mg、有效Zn、有效B、HCO-3含量与0级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与交换性C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与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碱解N、有效P、速效K、有效Fe、总Fe、有效Mn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该研究初步确定山药叶片黄化与土壤pH、Ca含量升高,土壤有机质、含水量、N、P、K、Fe、Mn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3.
94.
荔枝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营养特点及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8年以8—10年树龄三月红荔枝为试材,进行荔枝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氮磷钾需求特点及配方肥、进口复合肥、通用复混肥施用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荔枝营养生长期与生殖生长期氮磷钾营养存在较大差异,采果后第1次抽梢转绿将成熟营养生长期叶片氮磷钾含量之比为1.000:0.170:0.518,秋梢老熟生殖生长期叶片氮磷钾含量之比为1.000:0.172:0.711,并粒生殖生长期叶片氮磷钾含量之比为1.000:0.156:0.680;在同等氮磷钾总养分施用条件下,配方肥处理荔枝鲜果平均产量33.145t/ha,分别比进口复合肥、通用复混肥增产10.76%、17.93%,增收12753、20097元/ha。因此,荔枝营养生长期采用高氮低钾施用配方,生殖生长期采用低氮高钾施用配方,可满足荔枝正常生长发育对氮磷钾养分的平衡需求,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5.
为了使规模兔场在高投入的同时也能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对新设计的配方饲料同兔场原来采用的经验配方饲料进行了饲喂试验.结果表明,虽然试验料的饲料配方成本高,但也实现了高产出、高效益,可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推广使用,并能推动该地区獭免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6.
黄瓜栽培要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志 《现代农业》2010,(1):11-11
一、我国黄瓜近年来栽培状况及市场 近年我国黄瓜栽培面积已达125.3万公顷.占全国蔬菜面积的10%左右,其中58%左右为露地种植。近每我国黄瓜种植区分布逐渐扩散,几乎在每一个省,每一个大城市周围都有一些大田黄瓜生产基地,区域化生产越来越突出。另外,近10年来,随着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我国保护地黄瓜发展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97.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与气象条件关系及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预测杨干象、美国白蛾及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发生率及发生面积,达到控制灾害的目的。分析了1989~2008年杨干象、美国白蛾及松纵坑切梢小蠹虫发生率和气象因子的相关性,找出影响3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害生物发生率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月平均气温、3月极端最高气温、5月极端最低气温和3月平均气温与3种有害生物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关系。用建立的回归方程对1989~2008年3种有害生物发生率进行回代检验,发现结果与实际比较一致。3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年发生率对温度的变化较敏感,建立的回归模型预报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8.
为确保富硒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为小麦高效富硒提供理论依据,以‘宁春55号’小麦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探究了富硒有机肥不同施用方法及施用量对小麦叶绿素荧光、产量和地上部器官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和追施方式下,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值随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其中两种施硒方式下孕穗期和灌浆期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Fo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处理小麦茎秆和麸皮中全硒含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总体上,基施富硒有机肥地上部各器官全硒含量高于追施方式下,但二者差异不显著,表明两种施肥方式对小麦体内硒的富集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基施方式下,小麦产量各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0.9%~8.9%,而追施方式下,不同处理小麦产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种施肥方式下,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根据两种施肥方式下小麦的叶绿素荧光、产量及体内硒的富集效果,建议在小麦富硒农产品生产中基施富硒有机肥,减少小麦农艺操作环节,降低人工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陶瓷球热载体加热工艺下生物质在下降管内的快速热解的挥发特性,在热解温度分别为723,773,823K,下降距离分别为150,550,850,1 150mm工况下,对40~46目的玉米秸秆粉末进行了热解实验,利用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研究了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过程。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表明,生物质热解挥发程度随温度的升高和下降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0.
在以固体热载体加热实现生物质快速升温热解液化工艺中,热载体与热解半焦颗粒的分离极为重要。为了研究陶瓷球热载体与生物质半焦颗粒的分离过程,设计制作了V型下降管冷态实验装置,并利用粒子图像测速仪对不同质量比(30:1,40:1,50:1,60:1)、圆形出口和方形出口条件下的颗粒分离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装置能够保证热载体和生物质半焦颗粒喂料流畅、稳定且均匀,能够满足实验所需要的两种颗粒的不同混合质量比的要求;陶瓷球对生物质半焦颗粒的携带作用明显,受生物质半焦颗粒影响水平流动速度、轨迹的高度和射程减少50%左右;管口下底面与筛网的竖直高度应大于20mm,水平距离应大于32mm,筛网的水平投影长度应大于120mm,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