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日粮中添加整粒稻谷对河田鸡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6日龄的河田鸡进行9~12周、13~16周两阶段的饲养试验和肉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①同阶段同性别同部位3个处理间的理化性状(包括肌肉含水率、pH1值、pHu值、滴水损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13~16周公鸡胸肌pH1值除外);9~12周公鸡胸肌、母鸡腿肌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13~16周公鸡胸肌肌纤维密度和母鸡胸肌直径以及9~12周公鸡腿肌肌纤维密度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同阶段同性别3个处理间的肌肉组织学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日粮中稻谷添加比例的提高,上述肉质性状的变化趋势因阶段、性别及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②同阶段同性别不同部位间(胸肌、腿肌)的肉质性状存在差异;③同阶段同部位不同性别间的肉质性状存在差异,其中13~16周肌肉的组织学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④同性别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肉质性状存在差异,其中胸肌pH1值、胸肌及腿肌的组织学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大豆磷脂油对河田鸡脂肪代谢与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大豆磷脂对河田鸡生产性能、脂肪代谢和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大豆磷脂,可改善生产性能,降低料肉比,提高肌内脂肪含量,而降低腹脂率。在日粮中添加大豆磷脂可以显著降低肝脏苹果酸酶(ME)活性以及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烹饪损失、剪切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河田鸡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肌肉嫩度的影响,为肉鸡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户外散养、室内平养、室内笼养3种饲养方式对不同日龄河田鸡腿肌和胸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与肌肉嫩度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户外散养鸡的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和肌肉剪切力显著大于笼养鸡(P〈0.05),而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肌纤维的直径和肌肉剪切力显著增加,而肌纤维密度显著下降。公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大于母鸡。相关性分析表明,胸肌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肌纤维密度呈负相关(P〈0.05);腿肌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饲养方式对肉鸡肌纤维的组织学特性有显著影响,户外散养促进肉鸡肌纤维发育,相应增加了肌肉剪切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用体重为(18.0±0.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54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栏)6头猪.对照组日粮配制参照美国NRC(1998)猪饲养标准和当前福建省规模养猪常用的日粮营养水平,粗蛋白为18.59%,表观可消化赖氨酸(Lys)为0.85%.试验Ⅰ、Ⅱ组日粮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粗蛋白浓度下调为16.96%和15.53%,相应补充合成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各处理日粮赖氨酸浓度相同.结果表明,Ⅰ组、Ⅱ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83%和2.59%(P>0.05),料重比Ⅰ组比对照组增加3.54%(P>0.05),Ⅱ组比对照组降低1.18%(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血清尿素氮浓度分别降低10.43%(P<0.05)和26.78%(P<0.01),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各处理间相近(P>0.05);随日粮蛋白质浓度的降低(1.5和3.0个百分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5.
从饲料生产的原料、添加剂、加工、包装、运输及贮存等环节,分析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提出从加强现有饲料法规的学习与宣贯、加大行业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力度、规范饲料企业生产台帐记录并加快建立饲料质量可追溯体系、推广应用宰前配方等方面,构建肉鸡产业中饲料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将150头21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即A组(100%普通玉米)、B组(50%普通玉米+50%蒸汽压片玉米)、C组(100%蒸汽压片玉米)、D组(50%普通玉米+50%膨化玉米)、E组(100%膨化玉米),每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头仔猪,进行5 d预试及14 d正试期,测定其生长性能。结果表明:使用蒸汽压片玉米或膨化玉米均可以提高21日龄断奶仔猪日增重及采食量、降低仔猪腹泻频率,对料重比的影响呈不规则结果;各处理组生长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三阶段肥育法和五阶段肥育法对商品肉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三阶段肥育法相比,五阶段肥育法可使生长肥育猪增重4.53%,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两者相近(2.96∶2.97);日均采食量提高4.13%,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减少0.66元。  相似文献   
18.
将1980羽1日龄河田鸡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330羽。在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一致条件下,对照组全期(1~105d)添加黄色素及红色素,试验组1~42d日粮不添加色素,生长后期(43~105d)在对照组基础上减量添加黄色素及红色素各2.5mg/kg、提高维生素E50...  相似文献   
19.
美洲大蠊对低免疫力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环磷酰胺造低免疫力小鼠模型,再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美洲大蠊粉给小鼠灌胃,研究虫粉对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血清溶血素含量、外周血CD4/CD8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虫粉组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外周血CD4/CD8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中、高剂量虫粉组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比模型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说明美洲大蠊虫粉能提高低免疫力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对福建河田鸡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商品代河田鸡进行4个阶段日粮能量、蛋白质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于试验结束时(16周末)进行署宰测定,并对胸肌的常规化学成分、脂肪酸以及腿肌的游离氨基酸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日粮能量、蛋白质对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也不存在交互作用;胴体脂肪与日粮能量、蛋白质呈负相关;胴体蛋白质与日粮蛋白质呈正相关;胴体水发与日粮能量、蛋白质呈正相关;胸肌饱和脂肪酸与能量呈负相关,而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