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96篇
农学   92篇
基础科学   80篇
  83篇
综合类   564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50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纳雍县位于贵州西北部,地处东经104°55′40″~105°38′04″,北纬26°30′16″~27°05′54,海拔1050~2476m,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3.6℃,年日照时间1180h,年均降雨量1240mm,年均无霜期268d,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畜禽繁衍与牧草生长。全县国土面积2448km2,其中耕地3.48万hm2,地占92%,适宜种植玉米、水稻、洋芋、烤烟、柑橘等农作物。2006年末总人口81.82万人,全县大牲畜存栏22.23万头(匹),牧地面积约5.3万hm2,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具有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适宜的水氮管理是提高关中平原夏玉米产量的关键。研究水、氮减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夏玉米养分积累和转运以及氮素利用的影响,为关中平原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8—2019年,在陕西杨凌设置水、氮二因素裂区田间试验。3个灌溉处理为传统灌水量800 m3/hm2 (W2)、减量50%灌水 (400 m3/hm2,W1)和无灌溉(W0)。每个灌溉量下设传统施氮量的100% (300 kg/hm2, N300)、–25% (225 kg/hm2, N225)、–50% (150 kg/hm2, N150)、–75% (75 kg/hm2, N75)和不施氮(N0) 5个水平,W2N300为传统水氮管理模式对照。分析夏玉米籽粒产量、氮磷钾养分积累与转运特征,计算氮肥利用效率。  【结果】  与W2N300相比,W2N225、W1N225、W1N150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差异。W1N225显著提高了玉米抽雄后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了玉米抽雄后氮、磷、钾养分积累和所占比例,W2N225、W1N300则与W2N300无显著差异。与W2N300相比,W1N225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转运量,分别比W2N300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磷钾转运量提高了11.67%、16.28%、19.80%、18.9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抽雄前后氮、磷、钾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抽雄后的氮、磷、钾积累量与产量的相关性高于抽雄前。  【结论】  在传统灌水量和施氮量基础上,减少50% 的灌水量,减少25%的氮素投入量可显著提高玉米抽雄后养分积累,促进养分转运量和抽雄后转运养分对籽粒贡献率的协同提高,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夏玉米产量,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其转运特征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等因素,在关中平原灌溉区,以灌水减量50% (即400 m3/hm2)、施氮减少25% (即 225 kg/hm2)的模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逐渐落实,我国对于山地苹果树腐烂病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重视山地苹果树腐烂病的恢复与研究。腐烂病对山地苹果树的正常生长进行了影响,导致我国的山地苹果树的成长急剧缩减,影响了我国整体林木业的发展。而随着人民思想的不断解放,国家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认识到了山地苹果树腐烂病研究与治理的重要性,想要进行全面的保护与恢复山地苹果树腐烂病,提高我国苹果树腐烂病研究与治理工作的能力与质量,因此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政策。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山地苹果树腐烂病研究与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探究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整地、选种、播种、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和收获为核心的吕梁春大豆标准化裁培模式,为丘陵半干旱地区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施氮量和拔节期不同测墒补灌量对冬小麦的产量及构成因子、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和施氮量3×3完全均衡方案和裂区设计,土壤目标相对含水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拔节期60%(W1)、70%(W2)和80%(W3),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施纯氮0 kg/hm2(N0)、195 kg/hm2(N195)和255 kg/hm2(N255),以周麦18为供试材料。[结果]拔节期测墒补灌和施氮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植株氮素积累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补灌量和施氮量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植株氮积累量的交互效应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不同水氮处理组合中,以W2N195产量最高,而以W1N255产量最低。[结论]随着补灌量的增加,相应地降低氮肥用量有利于增加穗数、穗粒数、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降低施氮对千粒重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56.
为了加快沙梨新品种苏翠1号的繁殖过程,本试验以该品种的嫩梢作为外植体,建立了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苏翠1号组培苗的适宜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增值系数可达到5.6;在该培养基上继代2次后转入生根培养基(1/2MS+IBA 1.5 mg/L),诱导生根30 d后移栽,植株于温室生长半年后即可用于嫁接,可极大缩短育苗时间。  相似文献   
57.
本试验设置了施肥量500~1200 g 8个施肥水平,从中选取生长最好的一个施肥水平(1000 g)对尾巨桉幼苗进行5个月内的需肥规律跟踪试验。氮、磷、钾在生长的3~4月期间需肥量分别占整个观察期总需肥量的46.93%、40.88%和42.42%。5个月生桉苗总氮需求量约3394.91 mg·株-1、总磷需求量约1069.56 mg·株-1、总钾需求量约3605.13 mg·株-1,转化为每公顷氮、磷、钾的施肥量为34.0 kg·hm-2、10.7 kg·hm-2、36.7 kg·hm-2,比例为1.00:0.35:1.12。每个月对桉苗的氮、磷、钾需求量进行测定,得出苗木生长的过程中需肥拐点出现在3个月左右的时期,采用Logistic曲线对苗木的氮、磷、钾的需求规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良好,拟合度可达0.97以上。  相似文献   
58.
李慧  张盛旺  江国英  潘滢  沈云玉 《现代园艺》2023,(19):125-128+124
高职院校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以恢复性环境理论为研究基础,分别从情感激发型氛围营造、交互体验型互动支持、活动参与型场地规划、主动探索型环境引导4个维度,总结了健康视角下高职院校恢复性环境的设计策略,以期能够为今后高职院校的户外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采用垂直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湖北省恩施州8个地区的续断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并用NTSYS软件对谱带进行聚类分析.供试的8份续断材料共显示出5条谱带,并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具体表现在酶带数目、酶带强弱的不同.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续断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0.
自动清粪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清粪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复杂,不仅有静态障碍物(如牛栏),且动态障碍物众多(如人和牲畜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行为方法的路径规划法。该方法非常适合于动态环境下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其原理简单、计算快捷、容易实现。根据该算法,确立了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和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制造出了样机。经过样机在奶牛养殖场的工作和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