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213.
214.
1992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猪病学会,主要讨论了大型猪场疾病检测和诊断新方法及预防注射方法的革新,本文对此作一报道。1 诊断新技术在捷克斯洛伐克一屠宰厂进行的一项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可对猪场严重疾病作出诊断。这种方法称戊二醛凝固试验,可在屠宰后尽快检查血液样品,以鉴定猪的急性炎性感染。该方法用装有一种试剂的试管,加入少量新采集的血液样品,无需昂贵的分析设备。在加入血样后,倒转试管数次混合内容物,注意凝固(块)出现的时间。这一时间与血液中γ—球蛋白的浓度有关,可表明动物生前对疾病的免疫应答状态。  相似文献   
215.
生物芯片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也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前景。笔者就生物芯片应用方面作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216.
母猪的年生产力是衡量猪场效益的关键指标,母猪年生产力低下是制约我国养猪业生产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17.
选取猪链球菌2型的cps2J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PCR扩增Cy3标记的DNA片段与固定于芯片上的探针进行杂交,并将杂交完毕的芯片进行信号扫描分析,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来确定是否存在猪链球菌2型。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5μmol/L的探针与PCR产物杂交30min即可得到清晰的荧光信号,表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好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建立可以快速有效地对猪链球菌2型做出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18.
以在黄淮海区域广泛种植的郑单958为供试材料,研究喷施“玉黄金”对玉米抗倒伏性能及穗位叶光合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玉黄金”在75 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玉米子粒产量平均增加了11.34%,产量的提高得益于“玉黄金”处理后玉米的可收获穗数与千粒重显著增加。此外,“玉黄金”能够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与重心高度,并提高玉米基部节间的茎秆质量,玉米的田间倒伏率从10.31%降低至3.36%。“玉黄金”能够通过提高玉米穗位叶的光照环境提高其相对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进而保证玉米产量的形成。化控处理能够通过提高玉米的抗倒伏性能与穗位叶光合能力提高夏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19.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南部地区马铃薯传毒蚜虫的迁飞消长规律、病毒种类及其田间扩散,并以7个脱毒品种和7个未脱毒品种在自然条件下连续种植3年的感病情况和产量等性状的变化研究了该地病毒病对马铃薯的危害。结果表明,平均每年累积迁来有翅蚜3072头/百株,其中桃蚜为16.6%;7月上旬累积无翅蚜每百株7000多头。侵染马铃薯的病毒、类病毒和类菌原体等病源达10种之多;植株感病速度极快,且多被复合侵染,田间花叶、卷叶和束顶类型的病情指数在50%以上;7个脱毒品种亩产逐年递减448.3~1469.1公斤,同时还发现在其产量显降前有2年左右的潜伏期,随后急剧下降,最后保持在一个基本恒定的低水平。  相似文献   
220.
本文研究了马铃薯对卷叶和花叶病毒抗性的遗传及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性与群体产量没有显著的遗传相关性,抗病性主要通过保证马铃薯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而间接保持群体的高产稳产性能.马铃薯对卷叶病毒抗性、株高、茎粗、有效株率和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主要由亲本的累加基因效应决定,且同一亲本在不同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差异较大.因此,抗病高产育种中各目标性状的协调选择是十分重要的.群体有效株率和茎粗的选择可使抗病性和丰产性同步提高.马铃薯对花叶病毒的抗性、加性和非加性作用同时存在.群体抗病性、有效株率和产量的遗传进度高,选择潜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