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1 毫秒
61.
吐翠1号为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薄皮甜瓜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果实扁圆形, 单果重0.5 kg左右, 果形指数1.09;果皮灰绿色, 果肉绿色, 果肉厚度2.2 cm左右, 质地细脆, 风味浓郁,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5%;春季全生育期约100 d, 果实发育期约34 d。长势中等, 中抗白粉病和蔓枯病;春季平均产量约32 t·hm-2。适宜在河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春季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62.
青梗菜夏尊是宁波微萌种业有限公司以自交不亲和系Qgc89A、Qgc45B为亲本育成的青梗菜杂交一代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稍束腰,耐热性较好,生长速度快,秋季生长期50 d;叶色中等绿色,叶面、叶缘光滑,粗纤维含量0.7%,可溶性糖1.5%;商品性好,口感佳。中抗软腐病和霜霉病。该品种适宜华东、华中等地区栽培。颗菜采收采用设施育苗、露地定植栽培,用种量1.2 kg·hm-2左右;鸡毛菜采收可用设施栽培,周年皆可播种,用种量30~45 kg·hm-2,气候适宜时也可露地栽培。定植后3 d或苗龄15 d开始施肥,整个生长期施复合肥300~450 kg·hm-2。整个生长期需要充足水分,雨季时需注意排水。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重点防治菜青虫、跳甲、蚜虫、霜霉病等。作颗菜种植春、秋季40~50 d可采收,夏季30~40 d可采收;作鸡毛菜撒播时夏季最短20 d可采收,冬季最长可达45 d采收,早晨或傍晚采收能保持其商品性。  相似文献   
63.
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种植布局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环境条件,气候因素中的温度、日照时数及降水量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区划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收集统计年鉴数据资料及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对近50年新疆植棉区气候因子与棉花种植区划和生长发育进行相关性分析,探明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种植布局与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疆棉花生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4.
为明确大豆植株离体器官饲养对点蜂缘蝽若虫(Riptortus pedestris)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点蜂缘蝽为害大豆的主要器官,采用大豆离体叶、茎、花、荚饲养点蜂缘蝽,系统观测其若虫生长发育情况,测定这些器官的脂肪、总蛋白和总糖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并分析营养成分含量与存活率间的关系.结果 表明:在24±1℃恒温下,以离体荚饲养的若虫可顺利完成个体发育,种群存活曲线符合Ⅰ型曲线;以离体叶、茎、花饲养的若虫不能完成个体发育,种群存活曲线符合Ⅲ型曲线.荚的脂肪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叶、茎、花.以叶、茎、花、荚饲养的点蜂缘蝽若虫期存活率与总蛋白、脂肪含量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但与总糖含量之间无相关性.因此,大豆荚有利于点蜂缘蝽若虫存活,是其个体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也是其刺吸为害的主要器官;大豆荚中的脂肪和蛋白质是点蜂缘蝽若虫,特别是2~5龄若虫的主要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喷施对葡萄叶蝉及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田间和温室试验各设6个处理,从葡萄展叶期开始定期喷施不同浓度沼液,开展霜霉病病原菌接种试验和叶蝉危害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沼液喷施对葡萄叶蝉危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与未喷施沼液的T0相比,露地栽培叶蝉危害显著降低,且随着喷施沼液浓度的提高而逐步下降,喷施沼液原液叶蝉危害率为17.40%,防治效果达49.12%;不同浓度的沼液喷施葡萄叶片对不同栽培环境下(露地和温室)葡萄霜霉病均具有防治效果,且喷施80%浓度沼液效果最显著,防治效果分别达58.54%和50.56%。研究结果揭示了沼液在葡萄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沼液可在葡萄栽培中得到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66.
水中存在大量的致病性微生物,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目前检测病原菌通常采用培养基培养法。但在不良环境下,一些病原菌能够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采用培养基培养方法可能无法检测出。文章介绍几种能够进入VBNC状态的水生病原菌和VBNC病原菌检测方法,为建立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稻虾共作生态系统磷素平衡状况和利用效率,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投入产出法,设置3个处理:水稻单作(RM)、稻虾共作投食(RC feed 1)、稻虾共作不投食(RC feed 0),分析了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下水稻产量、磷素平衡状况、利用效率、环境风险以及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农田磷平衡均表现为盈余,RC feed 0处理农田磷盈余低于RM和RC feed 1处理;与RM和RC feed 1处理相比较,RC feed 0处理水稻茎叶磷素吸收量显著增加(P0.05),磷素利用率较高。在种植前期(6—8月),RC feed 0处理较RC feed 1处理显著降低了稻田田面水总磷和溶解磷的浓度;在水稻收获时,3个处理间稻田田面水总磷和溶解磷的浓度无显著差异。与RM处理相比较,RC feed 0和RC feed 1处理净收入分别增加了54.22%和51.11%。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效应、磷素平衡、磷素环境风险和经济效益的条件下,稻虾共作不投食模式是一种资源利用率较高、环境风险较小、经济效益好的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68.
吉林省西部土壤硒含量、形态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洮南市、通榆县和乾安县3个地区的50个表层土壤样品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土壤硒含量、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吉林省西部土壤硒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洮南市、通榆县和乾安县土壤硒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130,0.118,0.104 mg/kg。研究区的土壤62%属于缺硒土壤,余下的38%属于少硒土壤。洮南市以残渣态硒(32.77%)、强有机结合态硒(20.17%)和离子交换态硒(16.81%)为主;通榆县以强有机结合态(23.21%)、残渣态(22.32%)和腐植酸结合态硒(22.32%)为主;乾安县以强有机结合态(26.53%)、离子交换态(18.37%)和碳酸盐态硒(16.33%)为主。残渣态和强有机结合态是吉林西部土壤硒的主要形态。土壤铁锰结合态硒与土壤p H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强有机结合态硒与土壤p H呈显著负相关。残渣态硒、强有机结合态硒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水溶态硒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呈显著正相关。水溶态硒、离子交换态硒、碳酸盐态硒和强有机结合态硒受到土壤相关组分(Fe、Mn、As、F、Ca O、Si O2)的影响较大,而腐植酸结合态硒、铁锰结合态硒和残渣态硒与土壤相关组分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9.
本文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简要的介绍了中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过程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0.
西藏色季拉山蔷薇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色季拉山区有丰富野生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是西藏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蔷薇科植物在医学、经济和育种上的利用潜力很大,现采用区域与线路的野外标本采集、样方调查结合文献资料的方法对西藏蔷薇科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色季拉山区域约有蔷薇科观花植物21种,观花观果类观赏植物38种,观果植物9种,地被类观赏植物7种。并对蔷薇科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