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 在1996-2002年间, 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均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 (抗性倍数为0.3~3.5倍)。 在2005-2007年间,监测到江苏 \[江浦(JPZY), 2005年\]和海南\[陵水(HNLS),2007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达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8.8倍和19.4倍);其余种群如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湖南\[常德(CDTY)\]、浙江\[余姚(YYLJ)\]、江西\[新建(XJSM)\]、安徽\[和县(HXLY)、潜山(QSMC)\]及江苏\[南通(NTZY)\]等地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6~9.1倍);而江西\[上高(SGMS)\]、浙江\[兰溪(LXYC)\]和湖北\[孝感(XGXC)\]3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2.5~4.1倍)。室内饲养22代,用噻嗪酮对1996年采自安徽\[安庆(AQNS)\]的褐飞虱间断筛选13代,它的LC50下降了30%,筛选前后抗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随后连续筛选15代,抗性倍数达1157.7倍。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已产生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如果连续单一使用噻嗪酮,褐飞虱将具有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2.
为了筛选防治褐飞虱的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于2005-2006年, 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6类20余种杀虫剂对广西南宁、桂林,湖南常德和江苏南京褐飞虱种群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噻嗪酮、氟虫腈、噻虫嗪、烯啶虫胺、毒死蜱、异丙威、猛杀威、丁硫克百威等8种药剂对褐飞虱具有较高的毒力,可作为替代高毒药剂的候选品种。采用稻茎浸渍法对1个室内褐飞虱种群用吡虫啉筛选23代后,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从筛选前的200.1倍上升至筛选后的1298.5倍(上升了5.5倍);高抗吡虫啉的褐飞虱种群对氯噻啉、噻虫啉和啶虫脒表现出明显的交互抗性,而对呋虫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则无明显的交互抗性。 还讨论了褐飞虱的抗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3.
江苏沛县利用当地气候生态条件发展多 种设施蔬菜周年栽培模式,其中早春甘蓝-夏 菜用大豆-秋花椰菜高效栽培模式,复种指数 300%,用养地结合,每667 m2 年产值达到1.53 万元,纯效益在1.1 万元以上,目前已形成稳 定的上海-徐州蔬菜生产外延基地。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对辣椒斜纹夜蛾的敏感性,并提供防治指导,将10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67 m^2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5.00、60.00 mL,667 m^2用20%虫酰·茚虫威悬浮剂65.00、57.50、50.00 mL,667 m^2用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60.00、40.00 mL,667 m^2用10亿PBI/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20.00、85.00、60.00 mL对辣椒斜纹夜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药后3 d和8 d防效均在90%以上;667 m^2用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 mL、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60.00 mL、667 m^2用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30.00 mL和667 m^2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5.00、20.00 mL对斜纹夜蛾有较好的敏感性,药后3 d和8 d防效在70%以上;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斜纹夜蛾的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广西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对水产本科卓越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预定的水产本科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体系,充分利用水产养殖学科的科研项目优势、平台优势和技术力量,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路径,依托学科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水产养殖本科生学习、研究和社会适应能力,取得了显著的预期效果.该文总结2011 ~2013年广西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教学工作,旨在探讨依托产业的本科教学在水产卓越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凡纳滨对虾对低温持续胁迫的耐受力,为评估低温对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可能造成的风险及有效应对寒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7、8、9、10和11℃ 5个低温持续胁迫试验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室内自然水温20℃),通过观察凡纳滨对虾对不同低温胁迫的行为反应并分别记录死亡历时,应用统计学方法拟合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模型。【结果】试验期间对照组凡纳滨对虾未出现死亡,存活率为100%。凡纳滨对虾在低温持续胁迫下,首尾死亡及100%死亡历时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延长,7和11℃低温胁迫时,首尾死亡及100%死亡历时分别为2.6和13.3 h、27.0和158.4 h。凡纳滨对虾对低温反应敏感,7~11℃的持续胁迫均能导致其死亡,但死亡历时时域不一,7和11℃持续胁迫下,其死亡历时时域分别为24.4和145.1 h,即死亡历时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缩短。5个低温持续期内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与死亡历时回归方程R2的置信度均高于0.9500,在7、9、11℃持续胁迫下,凡纳滨对虾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方程,其幂函数指数分别为1.2751、1.0508和1.1173;而8和10℃持续胁迫下,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曲线更符合多项式。【结论】凡纳滨对虾不耐低温,低温胁迫致死过程有一定持续期,但死亡速度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加快,因此养殖过程遇低温季节应加强应急管理,最大限度规避寒害风险:胁迫温度较低(7℃)时,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应急管理,最长应急处理时间为1 d;胁迫温度较高(11℃)时,可适当延长应急管理,但最长应急处理时间不宜超过6 d。  相似文献   
97.
科技摄影是一项专门技术,它涉及光学、化学、电子及机械的有关知识,这门技术一方面处于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又日益扩大其应用领域,它不仅进入艺术和生活中,也进入生产科研的各部门。在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中,常需要利用摄影技术将物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早春大棚甘蓝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大棚建造、品种选择、精细育苗、苗床管理、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沛县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迅速发展,栖山镇667hm2日光温室栽培的西葫芦,每公顷产量连年超过15万kg,西葫芦—长豆角种植模式每公顷效益在30万元以上。西葫芦因其营养丰富、低钠保健深受广大市民青睐,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李文红 《蔬菜》2014,(4):26-27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上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可有效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地温、气温,大幅度提高番茄产量、改善品质,并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