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鸡粪生物炭对土壤铜和锌形态及植物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300℃制备的鸡粪生物炭既可以固定碳和重金属,又可以克服鸡粪不当处理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但由于鸡粪中Cu和Zn的含量较高,因此使用时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风险。本文研究了温室大棚中土壤培养和小白菜盆栽下施用鸡粪生物炭对土壤Cu和Zn形态以及植物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鸡粪生物炭可以明显增加土壤pH,减少土壤有效态Cu含量,小白菜盆栽条件下鸡粪生物炭对有效态Cu抑制程度小于土壤培养。空白土壤中施入鸡粪生物炭后有效态锌的含量增加了6.19 mg·kg~(-1),使用鹿粪则可以减少鸡粪生物炭对土壤有效态Zn含量的影响。随着土壤培养时间的延长,施用鸡粪生物炭可降低酸溶态与可还原态Cu的比例,增加残渣态Cu比例,提高施加鸡粪生物炭处理中可氧化态与残渣态Zn比例。高温高湿环境下施用2%鸡粪生物炭能够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增加小白菜干重,减少小白菜根部重金属Cu和Zn含量,降低Cu和Zn的根富集系数,二次盆栽后添加鸡粪生物炭还能够降低小白菜茎叶部Cu和Zn的含量。以上结果说明,鸡粪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可引起短时间的污染风险,且Zn的污染风险大于Cu,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鸡粪生物炭既可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减少Zn的释放,又能固定Cu和Zn,从而减少植物对Cu和Zn的吸收。  相似文献   
32.
鸡粪中的含硫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危害畜禽的健康及污染环境。试验以减少鸡粪中硫化氢释放量为目的,从菹草内分离得到1株具有异养硫氧化作用的细菌,命名为JS3。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JS3与杀鲑气单胞菌的亲源关系最近。以硫代硫酸钠为唯一硫源时菌株JS3的硫氧化特征:碳源优先利用顺序为葡萄糖柠檬酸钠乙酸钠;氮源优先利用顺序为硝酸钠氯化铵;菌株JS3氧化硫的最佳碳氮比为15∶1,此时77.82%的硫代硫酸根被转化为硫酸根;pH从4.05增加到10.05,菌株的氧化硫能力先增强后下降,当pH为9.05时,硫酸根的积累量最高,可达到4.33 g/L;当氯化钠添加量达到4.0%时对菌株JS3才产生明显影响,说明株菌具有一定的耐盐性;最佳硫代硫酸根初始浓度为2 810 mg/L,此时83.22%的硫代硫酸根被转化为硫酸根;2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为75 mL时,菌株JS3是硫氧化能力最强。在硫化氢减释模拟试验中,与对照相比,菌株JS3可降低84.53%的硫化氢释放量。  相似文献   
33.
李明堂 《新农业》2011,(3):39-39
螽斯是柞蚕主要害虫,种类多、分布广、为害重,全国各柞蚕区均有发生。螽斯若虫、成虫均能为害柞蚕,成虫对秋蚕为害严重,为害率20%~30%,发生重的年份为害率可达80%,有的甚至蚕期就被"吃下山"。大部分种类只为害1~3龄秋蚕,优势种亦能为害秋期壮蚕。老龄若虫可为害4~5龄春蚕。成虫还能食害春蚕茧及秋蚕种卵。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柞蚕饰腹寄蝇在吉林地区的发生日趋严重,寄生率逐年上升,个别地区平均寄生率高达49.0%。导致寄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春蚕放养规模不断扩大,以及柞蚕饰腹寄蝇的自然迁飞。生产中可采用药杀柞蚕体内蝇蛆和妥善处理脱出的蝇蛆的方法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35.
东北设施叶菜类蔬菜镉铅污染安全生产分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东北地区设施蔬菜种植业发展迅速,导致菜地土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镉(Cd)和铅(Pb)污染,影响了蔬菜的安全生产。本文以保护90%和5%的蔬菜品种为划分依据,利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对Cd和Pb污染设施蔬菜土壤进行了安全生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中Cd和Pb的含量超标率分别为23.53%和20.59%。蔬菜对Cd的富集系数与土壤pH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P<0.05),而对Pb的富集系数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菠菜和小白菜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强,而油麦菜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弱。小白菜和韭菜对Pb的富集能力较强,而茼蒿对Pb的富集能力较弱。建议设施叶菜类蔬菜宜产区、限产区和禁产区土壤中Cd的含量分别为≤0.43、0.43~2.88 mg·kg-1和≥2.88 mg·kg-1;Pb的含量分别为≤24.21、24.21~392.31 mg·kg-1和≥392.31 mg·kg-1。设施叶菜类蔬菜对Cd和Pb的吸收富集特征不同,并且在蔬菜样品间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因此进行宜产区、限产区和禁产区划分对Cd和Pb污染设施蔬菜土壤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锗在土壤-水稻系统内的迁移和积累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吉农大3号水稻和稻田水稻土为材料,锗胁迫水平分别为0.0、5.0、10.0、20.0、40.0μg·g^-1,进行温室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锗在土壤-水稻系统内的迁移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锗处理水平下,植株各干重组织中锗含量变化规律一致,茎叶〉根〉糙米;随着土壤中锗含量的增加,糙米中锗含量增加非常明显.土壤中锗含量为40.0μg·g^-1时糙米中锗的平均含量高达17.8μg·g^-1干重。在20.0μg·g^-1处理水平下,水稻在整个生长期内不断吸收锗,但同一部位锗的含量在灌浆期最大。拟合曲线表明,以每盆水稻的平均总籽粒重减少10%为标准时,土壤锗污染的阈值为34.3μg·g^-1。试验结果可为锗的环境和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柞蚕线虫病是危害柞蚕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防治柞蚕线虫病给柞蚕生产带来的潜在危机,从10种线虫防治药剂中筛选出了新型药剂线蛟清。以0.108 00%、0.054 00%、0.021 67%和0.016 25%线蛟清药液喷洒的药叶饲喂柞蚕,对柞蚕寄生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均达100%,但前2种浓度的药液可导致柞蚕慢性中毒。给柞蚕全龄添食0.016 25%线蛟清药液喷洒的药叶,其结茧率和全茧量与清水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且子代的产卵量、孵化率、收蚁结茧率、全茧量及茧层率均与清水对照差异不显著。喷洒0.016 25%线蛟清药液0.5 h后人工降水20~25 mm,用药叶给柞蚕添食的防效仍达到100%,正常情况下该浓度药液的持效期达35 d,柞蚕被线虫寄生8 d内,连续4 d取食药叶,可全部杀死寄生于体内的线虫。试验结果表明:0.016 25%线蛟清药液对柞蚕线虫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药液喷洒后的内吸性好,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对柞蚕的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8.
文章通过研究在吉林省气候和土壤条件下,采用土壤培育和盆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再生水不同灌溉模式下黑土对玉米幼苗抗性的累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再生水灌溉可行,其含有的营养元素可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但长期(10年)灌溉后,再生水中累积的其他有害物质会对幼苗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数据差异性对比分析,可将测定幼根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作为再生水灌溉风险控制的生物标志物,为再生水在农业中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为减控畜禽养殖场硫化氢恶臭气体排放,以菌株S2-氧化性能及其在粪污中的硫化氢减排效果双重指标为标准筛选高效硫氧化菌,并研究其生物氧化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奶牛场污水贮存池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异养硫氧化菌,该菌株S2-氧化能力较强,对奶牛场污水中硫化氢的减控率可达 47.1%。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盐单胞菌属(Halo...  相似文献   
40.
大豆与玉米根部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荧光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表征大豆和玉米根部土壤水溶性有机物(WEOM)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大豆根部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占土壤总有机碳的比例分别为25.72 mg/kg和0.2%,高于玉米根部土壤的16.96mg/kg和0.13%;但WEOM的比紫外吸收值为2.47 L/(mg·m),低于玉米根部土壤的4.72 L/(mg·m).大豆根部土壤WEOM中的类色氨酸蛋白质、类富里酸、类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富里酸物质的区域积分值都高于玉米根部土壤,但类酪氨酸蛋白质稍低.大豆根部土壤WEOM中类酪氨酸蛋白质和类色氨酸蛋白质占的比例明显低于玉米田土壤,但类富里酸、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酸的比例却明显高于玉米田土壤.大豆根部土壤微生物源的WEOM量高于玉米根部土壤.玉米根部土壤WEOM的类酪氨酸蛋白质、类色氨酸蛋白质和类腐殖酸物质的芳香度及分子量均大于大豆根部土壤,但类富里酸物质的芳香度和分子量则较低.研究结果说明,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大豆和玉米根部土壤WEOM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对研究营养物质和有毒污染物在根部土壤的环境行为能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