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31篇
  20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试验旨在研究果寡糖(FOS)对固始鸡生产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影响,并确定果寡糖的最佳添加剂量。选用1日龄固始鸡公雏150只,分成5个处理组,一个为对照组,其余的4个为试验组,对照组不加果寡糖,其他4个组的果寡糖添加水平分别为3、5、7、9mg/kg。测定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胴体组成、肌肉滴水损失率和pH值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在0~42日龄阶段,果寡糖试验组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在42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果寡糖可以显著提高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和肌肉的pH值(P<0.05),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肌肉的滴水损失率(P<0.05);3)日粮中添加5mg/kg果寡糖对提高固始鸡日增重、饲料效率和胴体组成以及改善肌肉肉品质具有最佳效果。试验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果寡糖能够提高固始鸡的生产性能和胴体组成,并且也能够改善肌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92.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农业院校的农业气象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能力。从实施趣味教学、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及更新教师教育思想观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李晓丽 《绿色科技》2011,(1):153-155
通过电化学合成法合成了聚3-甲基噻吩(PMeT),并使用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谱仪对合成的聚合物膜进行结构分析,随后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紫外--可见光谱仪连用技术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方面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电化学法合成的聚3-甲基噻吩膜均匀规整具有良好的电致变色性能,并且可发生砖红色、豆绿色和天蓝色之间的可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94.
儿茶素和咖啡碱是茶叶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为了探索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结合可见近红外光谱(Vis/NIR)用于茶叶儿茶素和咖啡碱无损快速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来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并与样本的光谱信息建立对应关系;采用回归分析和CNN建模构建了光谱与茶叶内含物的定量关系;采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选择特征波长,用于开发基于这些特征波长的简单模型。结果表明:4种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从第1叶位到第6叶位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提取特征波长不仅减少了光谱变量数,还获得了比全谱更优或接近的模型性能;CNN在回归分析和特征提取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预测儿茶素和咖啡碱最优模型的决定系数(R2)和残余预测偏差(RPD)分别达到了0.93和3.28以上。因此,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可见近红外光谱可以对儿茶素和咖啡碱的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95.
针对动物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及传统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实际问题,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课程组在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分别从采用自主性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合理化以及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利用常规切片技术对褐云玛瑙螺肝及肾的组织结构进行了显微方面的观察。结果发现,褐云玛瑙螺的肝脏表面被纤维性结缔组织覆盖,它的外面是浆膜,在黏膜下层存在较多的脂肪组织,肝小叶之间存在结缔组织,能观察到肝脏静脉,没有很明显的肝细胞索;肾脏表面包着的纤维膜紧贴在皮质上,其下面为平滑肌,可见肾小管和肾小球,肾小管管腔较窄。  相似文献   
97.
阴山北部土地荒漠化与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内蒙古阴山北部地区地处农牧交错带,是土壤风蚀、土地荒漠化和区域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低丘陵区平均土壤侵蚀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52.65%,高平原区平均土壤侵蚀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3.13%。影响土地荒漠化的因子很多,自然气候是很重要的影响因子,分析自然气候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十分有意义。以阴山北部7个旗县多年降水量、地温、风速、观测和对沙尘暴日数的记录资料为重要参考,以武川县、四子王旗地表土壤风蚀试验数据为基本依据,短尺度分析自然气候对土壤风蚀影响的结果表明,土壤风蚀具有十分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即冬、春季是土壤风蚀的重要时期,尤其春季是土地荒漠化的最强烈时期。得出阴山北部地区风蚀平均侵蚀模数与风速、沙尘暴日数呈正相关,与地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的关系较复杂。阴山北部轻度风蚀地区的自然气候变化有增强风蚀作用的趋势,需多加关注;而风蚀作用强烈地区,地温的升高有增强风蚀作用的趋势,但年降水量的增加,年平均风速的减小,有减弱风蚀作用的趋势,并且沙尘暴日数有下降的趋势,土地荒漠化有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
本文根据大量的野外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岩性调查等资料,查明了研究区非饱和带岩性发育和不同类型的沉积和颗粒分析,划分出3种能够代表一定区域的岩性空间组合以及变幅带沉积物平面分布特征。为研究区含水系统的分析与辨识,研究垂直向水交替,准确测定有关参数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
裸露耕地土壤风蚀跃移颗粒分布特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内蒙古阴山北部的典型农牧交错带耕地为试验区,利用DEM6型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和LV50便携式风速仪(可测瞬时风速和任一时段的平均风速),采用SC—I型沙尘采集器收集跃移沙粒,并对收集到的沙粒进行筛分、称重,详细地分析了不同高度风蚀物百分含量、输沙量等风沙运动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得出了耕地土壤在风沙跃移运动中的粒径分布特征,初步了解了该地区土壤风蚀的特点,为今后风沙运动力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实施保护性耕作和其他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