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本试验选用48周龄海兰灰蛋鸡292只,分为对照组、5%、10%、15%桑叶粉添加组共4组,每组73只,试验期6周.统计全程生产性能,期末采样分析血清生化及蛋品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桑叶粉后,蛋鸡的产蛋率、蛋重、产蛋量、耗料量、体重、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蛋黄胆固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5%添加组生产性能下降较明显,料蛋比比对照组高12.8%,期末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5%组血糖、甘油三酯与对照组和5%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15%组蛋黄胆固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添加组的蛋黄色泽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提高幅度在2~2.9个罗氏色级;桑叶活性成分1-脱氧野尻霉素(DNJ)在各添加组的蛋清中可检出并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反映了桑叶降糖降脂功效在蛋鸡上的体现,并且其添加比例以5%~10%为宜.  相似文献   
42.
为了将人工栽培桑黄后的废弃物菌袋应用于动物疾病防控,研究桑黄菌袋提取物(SHM)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SS组的小鼠体质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长度极显著变短(P<0.01),结肠组织增厚水肿,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泛素结合酶13(Ubc13)、细胞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NLRP3)和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基因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与DSS组相比,给予375 mg/(kg·d) SHM的小鼠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血浆中IL-1β和MPO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结肠组织形态得到恢复,但给予125 mg/(kg·d) SHM的小鼠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与DSS组相比,给予375 mg/(kg·d) SHM的小鼠结肠中IL-1β、IL-6和NLRP3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SHM在一定剂量下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TLR-4通路下游蛋白IL-1β和IL-6的基因表达,以及调控NLRP3的表达以降低IL-1β蛋白的活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3.
本实验利用3个不同桑树品种的桑叶为原料提取桑叶多糖,比较其多糖含量及组分差别,发现多糖含量依次为农桑14号,强桑1号和丰田2号.农桑14号粗多糖中含有4个组分,强桑1号和丰田2号都是由5个多糖组分组成,这3个桑品种中具有两个相似的桑叶多糖组分,其HPLC检测图谱中峰顶时间分别为15 min和41 min左右,不同桑品种问桑叶多糖主要组分相一致(41 min);另外丰田2号与强桑又共同含有峰顶时间为25.8 min左右多糖组分.  相似文献   
44.
李有贵  乔云芳 《中国家禽》2002,24(18):38-39
随着养殖业的蓬勃发展,抗菌药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已日趋成熟,而益生素等新发展起来的新型活菌制剂由于能增强动物抗病能力,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且无残留,无毒害作用,已被普遍认同.以下简述几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添加剂.  相似文献   
45.
为了明确人工栽培桑黄(Phellinus spp.)的药用价值,以野生桑黄和人工栽培桑黄的子实体为材料,检测分析其水溶性活性物质粗多糖和粗酚的含量,以及其抗肿瘤、抗感染活性。采用乙醇浸提及甲醇萃取的方法提取栽培桑黄子实体粗酚的得率显著高于野生桑黄子实体,经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MS)技术分析2种桑黄子实体中的桑黄酚主要由丁香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咖啡酸4种单体酚组成。采用MTT法检测2种桑黄子实体来源粗多糖、粗酚以及4种单体酚物质对体外培养HCT116、HT-29、HepG 2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较强抑制作用,2种来源的活性成分样品在相同剂量下的抑制作用差异不显著,其中原儿茶醛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较强。用流式细胞术体外检测桑黄粗酚中的单体酚物质对结肠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凋亡具有诱导活性,且咖啡酸、原儿茶酸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活性较强。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其中多糖和原儿茶醛成分是抑制结肠癌、肝癌细胞增殖的主要活性物质,丁香酸、原儿茶酸通过诱导CD4+T细胞凋亡发挥抗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46.
以天然蚕丝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粉碎细化,辅以玉米淀粉等,研制让孩子感到凉爽、舒适、清洁的丝素婴幼儿爽身粉。经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测试,丝素婴幼儿爽身粉符合卫生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和国家规定标准;皮肤多次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7.
为发掘家蚕蛹虫草的药用价值,研究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及免疫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低、高剂量组[0.2、0.4 g/(kg.d)],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按剂量30 mg/kg腹腔注射CCl4造模。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表明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可极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血清中的IL-2、IFN-γ水平(P<0.01),并极显著降低AST、ALT活性及TNF-α含量(P<0.01)。研究结果显示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促进IL-2、IFN-γ的分泌,进而降低TNF-α的水平,调节CCl4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这也是其发挥抗肝脏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8.
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蛹虫草为珍稀中药材,基于为培养出含有类似天然冬虫夏草主要活性物质的蛹虫草提供基础依据的目的,对人工培养蛹虫草及菌丝体、子实体和冬虫夏草及菌丝体中的氨基酸、多糖、虫草素等活性物质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在氨基酸种类上完全一致,但人工培养蛹虫草中赖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组氨酸则显著降低;二者组成的多糖基本一致,但冬虫夏草特有一个分子质量约100 kD的组分,该组分占多糖总量的1.38%,人工培养的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冬虫夏草。以上成分的细微变化是否是造成二者药理活性差异的原因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49.
桑椹是一种药用食品,广泛用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为了探索桑椹的抗高脂血症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方式,将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饮食组(NCD)、正常饮食+桑椹醇提取物组(NCD+MFE)、高脂饮食组(HFD)和高脂饮食+桑椹醇提取物组(HFD+MFE),分别灌胃给药28 d后,采用试剂盒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和肝脏的脂质、葡萄糖水平,以及抗氧化酶和肝脏损伤等指标,并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法分析各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口服MFE对NCD小鼠的体质量和血糖没有影响,但显著降低HFD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的体质量及脂肪质量。MFE显著降低了NCD和HFD喂养小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显著增强了多种抗氧化酶的表达和活性。MFE治疗还显著减轻HFD诱导的肝脏脂肪变性和损害。宏基因组分析显示,口服MFE显著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特别是提高了产丁酸菌Clostridium_XIVb的相对丰度。相关分析表明,Clostridium_XIVb的富集与血清/肝脏脂质沉积呈显著负相关,与抗氧化酶水平提高呈正相关。总之,MFE有潜力...  相似文献   
50.
为优化桑黄子实体中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实验,分别考察了桑黄子实体的粉碎粒度、提取溶剂、提取方式、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桑黄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确定最优提取条件后,进一步考察该提取条件下磷钼钨酸显色法测定桑黄多酚的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中间精密度等参数,最后利用该提取测定方法测定10份浙江产区的不同生产批次的桑黄子实体的多酚含量。结果显示,粉碎粒度为过三号筛、料液比1:100(质量体积比)、50%乙醇70 ℃水浴回流3 h是桑黄多酚的最优提取条件。该提取条件下磷钼钨酸显色法测定同批次桑黄样品的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中间精密度均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用该方法测定的产自浙江省的10批桑黄样品多酚含量为3.98%~8.54%。以上研究结果为浙江产区桑黄的多酚含量测定提供方法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