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对市售的6种淡水鱼共采肠内容物样品73份,检出气单胞菌32株,阳性率为43.84%;类志贺邻单胞菌17株,阳性率为23.29%。其中有8份样品同时检出上述两菌。对32株气单胞菌用8项生化试验鉴定为4个种,分别是嗜水气单胞菌16株,豚鼠气单胞菌8株,温和气单胞菌7株,简达气单胞菌1株。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家兔人工免疫后血清干扰素的测定及注射聚肌胞后的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兔病毒必出血症疫苗同聚肌胞一样,是一种良好的干扰素诱生剂,疫苗诱导产生的内源性干扰素参与疫苗的免疫保护机理,提供早期保护作用,而特异性转移因子基本上不保护家兔抵御强毒攻击,故不以用之替代脏器组织灭活苗。  相似文献   
23.
1998年1月5日,我省沿江江南的一家养鳗场,有3—5个食用鳗养殖地的部分鳗鱼,出现异常狂游现象,鳗鱼摄食量明显下降,不几天,鳗鱼开始死亡。我们在接受这一病倒后,经诊断,确定为鳗鱼因患指环虫病而引起的出血性死亡,对此,进行了及时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效果。l发病经过  相似文献   
24.
中华鳖普通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5.
作者曾在《畜牧与兽医》1990年第4期发表了“家鸭空肠弯曲菌带菌率的研究”一文,对合肥市禽蛋公司宰杀鸭盲肠内容物中空肠弯曲菌(以下简称空弯菌)带菌率进行了调查。鸭盲肠空弯菌检出率平均为77.3%。  相似文献   
26.
1996-1999年从患病鱼、鳖、蟹等水产动物体内分离并保存了17株病原菌.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对这l7株病原菌进行表型鉴定.并应用优化的热变性温度法(Tm法)分别测定其染色体DNAG+C mol%含量,进行分子遗传学鉴定,从而确定了17株病原菌的种属。  相似文献   
27.
细菌分类鉴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细菌常规鉴定法、细菌的数值分类和自动化鉴定、化学分类法和分子遗传学分类鉴定法作了具体的介绍和全面的总结 ,从而为临床和科研中细菌鉴定方法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鸡IL-2基因克隆及其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对自行设计的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ConA诱导的5周龄SPF鸡脾细胞中扩增出鸡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片段,其长度为439 bp,经酶切鉴定,初步确定为鸡IL-2基因.再将该IL-2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经DNA序列鉴定,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含有IL-2基因,该基因的cDNA序列与Sundick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然后,将IL-2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导入菌株BL21, 经诱导培养、蛋白提取和SDS-PAGE,获得分子量约为42 000的蛋白条带,表明所克隆的鸡IL-2基因在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29.
从安徽省合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生乳中分离鉴定2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采用E-test方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对乳源MRSA合肥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乳源MRSA合肥分离株形成生物膜的能力,PCR方法检测这些分离株携带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情况。结果显示受试MRSA分离株对苯唑西林、克林霉素、甲氧苄胺嘧啶、红霉素、利福平、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四霉素、丁胺卡那、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依次为100%、75%、54.2%、50%、45.8%、45.8%、33.3%、29.2%、25%、20.8%、4.2%和0%,且83.3%分离株呈现多重耐药;受试MRSA分离株携带耐药基因mec A、blatem-1、aac(6’)/aph(2")、Erm B、tet M和qac 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100%、54.2%、70.8%、33.3%、41.7%和50%,而毒力基因Clf A、Fn BPA、SEA、PVL、TSST、Hla、Ca L和Nuc的携带率分别为33.3%、83.3%、79.2%、37.5%、58.3%、87.5%、100%和100%;受试MRSA分离株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强、中等、弱以及不能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分别占37.5%(9/24)、12.5%(3/24)、25%(6/24)和25%(6/24),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ica A、ica D、agr、Sig B和Sar A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50%、50%、50%、91.7%和83.3%。结果表明,乳源MRSA合肥分离株均为产毒性和多重耐药性MRSA,且75%分离株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30.
8株鳖源变形杆菌外膜蛋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1 2批送检病鳖体内分离出 8株细菌 ,经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特性测定、致病性测定和血清学鉴定 ,确定 7株为普通变形杆菌 ,1株为奇异变形杆菌。进一步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破菌法提取 8株鳖源变形杆菌的外膜蛋白 (OMP)进行SDS PAGE电泳 ,比较分析细菌OMP型。结果显示奇异变形杆菌的OMP型由 3条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 3 0× 1 0 4~4 3× 1 0 4的主要蛋白带组成 ;7株普通变形杆菌的主要外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 3 0× 1 0 4~6 7× 1 0 4,分属 2个OMP型 ,其中 4个分离株属OMP1型 ,由 4条主要蛋白带组成 ;其余 3个分离株属OMP2型 ,由 7条主要蛋白带组成。表明不同种变形杆菌的OMP型差异较大 ,同种不同株变形杆菌的OMP型相似 ,但蛋白带的迁移率及颜色深浅在菌株间仍有差异。此外 ,发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4 3× 1 0 4的一条外膜蛋白带为所有菌株所共有 ,可能是变形杆菌属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