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李槿年  齐好 《水利渔业》2005,25(5):100-103
采用纸片扩散法,系统测试了3株致病性拟态弧菌对8类2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联合用药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氨基糖甙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对病原弧菌均有抑制或杀死作用。庆大霉素与四环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红霉素或氯霉素联用以及多粘菌素与头孢类、喹诺酮类、红霉素或氯霉素联用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累加或协同作用;同时,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从9株非致病菌中筛选对致病性拟态弧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益生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HX-01和HX-05两株细菌的菌液和无细胞上清液对3株致病性拟态弧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在拮抗菌—病原菌混合体系中,病原菌经24 h培养,菌数由原来的105CFU/mL增至2ⅹ108CFU/mL,但从第2天开始,随着拮抗菌产生的抗性产物浓度的增加,菌数快速下降,至第6天病原菌完全被杀死。而拮抗菌培养至第6天,菌数仍保持较高水平(2ⅹ107CFU/mL)。表明这两株拮抗菌对致病性拟态弧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经数值鉴定法确定两株拮抗菌均为产碱杆菌。  相似文献   
62.
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制定出相应措施并在教学中初步尝试,旨在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3.
64.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酶免疫测定(EI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了家禽血清、卵黄和牛乳清中HBV标志物及人HBV-DNA。经RPHA测定发现,HBsAg阳性率分别为48/205(鸡血清),9/31(鸭血清),31/107(鸡卵黄)和5/35(牛乳清);在EIA测定中,HBsAg的阳性率和滴度均低于RPHA法,而且还发现其他HBV标志物(HBsAb、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的样品。对其中阳性样品应用PCR测定HBV-DNA,结果全部阴性。此外,在RPHA测定中,经热处理的样品中56.99%由阳性转阴性;RPHA-HI测定中,人的阳性对照组明显地被抑制,而畜禽的阳性样品几乎均不能被抑制。根据上述结果,提示存在于家禽血清等样品中的HBV标志物可能是由非特异性因素和/或其他交叉抗原所引起,而与人HBV无关。  相似文献   
65.
正常鱼体内条件致病菌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 年4 - 6 月, 作者对安徽省六安地区某养殖场正常鱼体内条件致菌种类进行调查。结果共分离到83 株条件致病菌, 经初步鉴定归为8 个菌属, 其中气单胞菌数量最多, 占总菌株数的59-1 % , 且在各种鱼不同组织脏器中和不同水温条件下均能分离到。表明气单胞菌是该养殖场鱼体中存在的主要条件致病菌。其余各菌属所占比例依次为不动杆菌(13-3 % ) 、黄杆菌(10-8 % ) 、肠球菌(6-0 % ) 、假单胞菌(4-8 % ) 、爱德华氏菌(3-6% ) 、变形杆菌(1-2 % )和克雷伯氏菌(1-2 % )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治疗该养殖场鱼类气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为环丙沙星、丁胺卡那和氯霉素。此外, 池水细菌总数与水温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6.
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不连续电泳法分析8种不同鱼类的血清蛋白,发现不同目、同目不同科,同科不同属鱼类的蛋白电泳图谱,扫描图型及各蛋白组份含量明显不同。初步认为醋纤膜电泳可作为鱼分类的参考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7.
编码鸡CD8α链无信号肽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T-PCR技术,通过自行设计的1对引物以ConA诱导的鸡胸腺淋巴细胞RNA为模板,扩增出编码鸡CD8α链的无信号肽基因片段,大小为651 bp.该片段经酶切初步鉴定后,被插入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发现与已发表的鸡CD8α链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98%.进一步将该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质粒,构建pGEX-4T-1-CD8α,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培养并提取表达蛋白质.在SDS-PAGE电泳图谱中可见大小约为50 000的蛋白带,表明所克隆的编码鸡CD8α链无信号肽基因片段在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68.
鲫鱼鳃中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市售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研究对象,从鳃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编号为Et-1,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征鉴定、16S rDNA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等方法进行系统鉴定,结果表明Et-1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进一步PCR扩增Et-1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为1 508 bp;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Et-1菌株与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亲缘关系最近,自然聚为一支,序列同源性达98.7%~100%,最终确定Et-1为迟钝爱德华氏菌.  相似文献   
69.
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PS)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感染性腹泻及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病原特性、生态分布、对人和动物的致病作用以及微生物学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联系作者从动物粪便中检出类志贺邻单胞菌的事实,概述本菌的研究进展。 一、发现分类和命名 本菌最早系1947年Ferguson和Henderson于美国密执安州一病人粪便中分离,由于此菌具有宋内氏志贺氏菌Ⅰ相抗原而引起注意,并标志为C_(27)副大肠菌,属肠杆菌科。兹后许多国家先后自人及动物粪便中分离到具有同样特性的C_(27)菌株,并对其分类学进行了研究。鉴于该菌在形态生理 生化特性上和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相近,故曾分别建议将此菌归  相似文献   
70.
安徽省黄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查明安徽省黄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取该省 6个县 (市 )进行了黄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研 ,在 42头黄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 ,其感染率为 1 5 2 7% (42 /2 75)。经鉴定 ,所获虫体为鼠隐孢子虫 (Cryptosporidiummuris)和小隐孢子虫 (Gryptosporidiumparvum)。黄牛隐孢子虫感染存在年龄和地区性差异 ,但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