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1.饲养方式。①肉兔生产除长治云海集团扶植的肉兔企业以规模生产方式外,山西省多数肉兔生产属小规模生产。饲养方式除规模生产场用颗粒饲料外,小规模多以青粗饲料+补充精料方式生产。②獭兔生产多是规模生产,采用全价颗粒饲料,标准化兔笼、自动饮水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22.
选用72头21日龄断奶的PIC配套系五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6.0%的血浆蛋白粉(SDPP组)、2.5%的血球蛋白粉(SDBC组)和3.5%的肠膜蛋白粉(DPS组)替代基础日粮中鱼粉进行4周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①对于仔猪断奶后0-4周(21-49日龄)平均日增重,对照组为(143.45±13.54)g/d,DPS组和SDBC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0.22±50.38),(154.27±26.79)g/d,而SDPP组低于对照组,为(113.19±5.06)g/d。对于断奶后0-4周(21-49日龄)内的饲料增重比,对照组为1.81±0.1,DPS组和SDBC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0±0.17,1.61±0.05,而SDPP组高于对照组,为2.06±0.18。表明用2.5%的SDBC和3.5%的DPS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鱼粉,具有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趋势,而用6%的SDPP替代鱼粉效果不理想。②3个试验组均提高了仔猪断奶后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阳性率,表明此3种蛋白源能促进仔猪免疫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
猪的微量元素锌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锌是目前发现的微量元素中生理功能最多的,锌参与动物体内蛋白质、氨基酸、核酸、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是骨骼发育、生殖、免疫、凝血、生物膜稳定等生理机能所必需。缺锌导致猪物质代谢和造血功能受阻,通常表现为贫血、骨变形、生长...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日粮中添加原花青素(GSPs)对生长猪背最长肌中肌苷酸(IMP)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影响,选取48头体质量相近、日龄相同的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100、150、200 mg/kg的GSPs,35 d后测定猪背最长肌中IMP、IMF含量和背最长肌、肝脏、心脏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GSPs能极显著提高猪背最长肌中IMP的含量、降低IMF的含量,且不同浓度的添加量对IMP和IMF含量影响差异显著;日粮中添加GSPs对猪背最长肌、肝脏和心脏中ADSL、AMDP1、DGAT1、LPL基因的表达量也有一定影响。原花青素添加量为150 mg/kg时,IMP含量最高,IMF含量适中。  相似文献   
25.
本文总结了用析因法确定母猪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一些研究结果,提出了应用于母猪生产的一些营养物质的养分建议值,并就母猪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需要量提出了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26.
比较骨粉与磷酸氢钙对獭兔生产性能与养分消化率的影响差异,评价骨粉的生物学效价,为准确利用磷源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56天美系獭兔120只(其中饲养试验96只、消化试验24只),通过饲养试验与消化试验,研究了0.35%,0.45%,0.55%和0.65%水平磷骨粉与磷酸氢钙对3月龄獭兔饲养性能和养分的表观消化率,并用斜率比法评价了骨粉的生物学效价。结果表明:①不同磷水平的骨粉和磷酸氢钙对3月龄獭兔的日增重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粗蛋白和钙的表观消化率差异极显著,以磷酸氢钙组高(P<0.01);两种磷源均以0.35%添加水平较好。②相对磷酸氢钙(CHM),骨粉(BM)的生物学效价为97.66%。骨粉用于3月龄獭兔的磷源供应效果不及磷酸氢钙,3月龄獭兔的适宜磷添加水平以0.35%为宜。  相似文献   
27.
为评价单宁酸和乳酸菌单独以及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晾晒至含水量约为55%的初花期紫花苜蓿为青贮原料,设无添加剂为对照组(CK),单宁酸(Tannic acid,TC)、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和单宁酸+乳酸菌(Tannic acid+Lactic acid bacteria,TL)为添加剂处理组。青贮60 d后开袋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添加剂处理组均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乙酸和非蛋白氮含量(P<0.05),干物质和真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添加剂处理组均能促进瘤胃丙酸生成,提高微生物蛋白产量(P<0.05);与TC处理组相比,TL处理组能够减轻TC处理组对青贮饲料干物质降解的抑制作用。综上,单宁酸和乳酸菌组合添加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调控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5年以来的中国生猪生产、消费情况进行了回顾分析,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猪肉的需求、发展布局与发展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回顾分析显示:增加出栏肉猪胴体重作为提高我国猪肉产量的重要途径,应该加以研究与推广;根据我国目前的统计资料数据,我国近一段时间的猪肉人均占有量增长速度以年均增长4.85%为宜,即人均占有量逐年净增加1.16kg,猪肉产量年均净增加173.9万t,相当于每年增加出栏胴体重77kg的肉猪2258.44万头;年出栏数与猪肉产量增速稳定在3%~4%,年末存栏增速在1%~2%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29.
对动物科学类本科专业实习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校内实习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建立和完善校内实习基地的措施与效果。  相似文献   
30.
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主要以酶的必需组分或激活剂而参与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进而影响体内的物质代谢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相对很微小,但作用很大,其他养分无法替代。本文就仔猪和生长肥育猪微量元素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目前的研究状况、影响需要量的因素和存在问题作一概述,供同行们参考。1 猪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仔猪和生长肥育猪微量元素需要量的方法从本质上讲可分为两类:剂量反应法与析因法。11 剂量反应法 剂量反应法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最古老、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含有低水平被研究微量元素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